刘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粘蛋白MUC5AC含量的变化
- 刘伟李会琳邢小丽李筱荣季健
- 重视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前,国内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均显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青光眼独立于眼压之外的危险因素。虽然开角型青光眼是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但是近些年却不断有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报道。本文对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类型以及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讨论分析,目的是提醒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重视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以免误诊漏诊。
- 李筱荣刘伟
- 关键词:高度近视青光眼
- 成骨不全一家系突变基因的检测
- 刘伟谷峰季健鲁端阳李筱荣马旭
- 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状体前囊膜在兔眼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兔眼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成品生物羊膜和晶状体前囊膜的疗效。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只,随机选取每组兔的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A组术中植入成品生物羊膜,B组术中植入晶状体前囊膜,C组术中无植入物。术后1d、7d、14d、28d观察眼前节反应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并测量术眼眼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滤过道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之后逐渐升高,三组术后7d、14d、21d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相比较,羊膜降眼压效果较好,两组术后7d(7.17±0.22)mmHg、(7.79±0.16)mmHg(1kPa=7.5mmHg)、14d(7.54±0.47)mmHg、(8.76±0.81)mmHg、21d(11.81±0.74)mmHg、(14.03±0.25)mmHg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前房反应眼数及滤过泡类型的眼数比较:A、B组术后1d、3d、7d、14d前房反应眼数均较C组多,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1d、7d、14d、21d功能性滤过泡的数量较C组多,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早期滤过道均通畅。有功能滤过泡的维持和植入物有关,术后28dA、B组滤过道均完全开放,A组成纤维细胞少,但有炎性细胞浸润,B组可见囊膜边缘变钝,未见淋巴细胞浸润,C组术区可见瘢痕组织填塞滤过道。结论兔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成品生物羊膜、晶状体前囊膜均能安全、有效降低眼压,抑制或减轻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而成品生物羊膜降眼压效果较好。
- 秦书娟刘伟季健邢小丽刘爱华
- 关键词:晶状体前囊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 抗青光眼药物对青光眼患者泪液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眼表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分析抗青光眼药物对青光眼患者泪液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眼表改变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青光眼患者27例(30眼)为青光眼组,所有患者均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降眼压治疗≥3个月。另选择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健康志愿者30人(30眼)为对照组。2组均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及眼表改变评分,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基础泪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基础泪液胰岛素含量为13.40~193.40(70.66±38.16)μIU·mL-1,青光眼组为1.90~137.90(31.49±25.90)μIU·mL-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5,P<0.01)。未诊断为干眼者泪液胰岛素含量为20.30~193.40(70.56±37.63)μIU·mL-1,诊断为干眼者为1.90~68.60(23.79±13.90)μIU·mL-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74,P<0.01)。对照组眼表改变评分为1~3(1.73±0.58)分,青光眼组为1~12(3.57±2.06)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7,P<0.01)。泪液胰岛素含量和眼表改变评分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8,P<0.01)。结论局部药物治疗可引起干眼,从而影响眼表基础泪液胰岛素的含量;泪液胰岛素含量和眼表改变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 白东娥刘伟季建
- 关键词:青光眼干眼症胰岛素抗青光眼药物
- 青光眼药物治疗患者泪液中P物质的表达及与干眼症发生率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定量检测神经肽P物质(SP)在接受药物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泪液中的质量浓度,并探讨用药、SP、干眼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检测SP在30例正常人和40例接受药物治疗青光眼患者泪液中的质量浓度,并进行眼表的干眼诊断。结果:药物治疗青光眼患者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8.16±8.81)pg/mL,正常人泪液SP质量浓度为(336.37±6.80)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用药时间上,药物治疗时间>3月组SP质量浓度为(254.05±8.20)pg/mL,≤3月组SP质量浓度为(262.27±7.52)pg/m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种类上,单独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64.78±5.50)pg/mL,联合两种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8.00±10.20)pg/mL,联合三种用药组泪液SP质量浓度为(254.16±6.8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组SP的质量浓度与干眼呈负性相关(r=-0.360,P=0.022)。结论:增加用药时间和种类会导致青光眼患者泪液中SP质量浓度降低,同时伴随干眼症发生率的升高,提示SP对眼表发挥营养并具有稳定眼表的作用。
- 李璐希刘伟季建
- 关键词:P物质泪液青光眼抗青光眼药物干眼症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超声生物显微镜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超声生物显微镜特征。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30例(30眼)作为急性发作组,选取眼内压经药物控制良好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日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测量两组的前房深度及颞侧、鼻侧、上方及下方4个象限的距离巩膜突500μm处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睫状突距离及虹膜睫状突距离,两组之间各项均值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急性发作组前房深度为(1.55±0.27)mm,对照组为(1.78±0.26)mm,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01)。急性发作组颞侧、鼻侧、上方及下方四个象限的房角开放距离分别为(0.051±0.082)mm、(0.010±0.033)mm、(0.012±0.041)mm、(0.039±0.086)mm;对照组分别为(0.136±0.064)mm、(0.130±0.102)mm、(0.115±0.093)mm、(0.097±0.071)mm,两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组4个象限小梁网睫状突距离分别为(0.606±0.122)mm、(0.656±0.091)mm、(0.624±0.124)mm、(0.579±0.142)mm;对照组分别为(0.815±0.155)mm、(0.775±0.164)mm、(0.721±0.117)mm、(0.810±0.162)mm,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组4个象限虹膜睫状突距离分别为(0.125±0.086)mm、(0.153±0.138)mm、(0.150±0.127)mm、(0.114±0.081)mm;对照组分别为(0.372±0.130)mm、(0.383±0.122)mm、(0.357±0.098)mm、(0.395±0.157)mm,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前房更浅,房角更窄,睫状体的位置更加贴附于小梁网和虹膜,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从解剖学上进一步认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
- 刘伟梁娟梁娟李丹丹邢小丽
- 小梁切除手术对眼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小梁切除术仍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其手术区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是手术成功的主要标志。但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其术眼的泪膜成分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术眼的眼表结构和舒适度改变,甚至发生干眼症。多数研究者认为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损害与手术中联合使用抗代谢药物、术后滤过泡隆起度高或形成薄壁无血管的滤过泡密切相关。
- 李璐希刘伟季建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泪器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