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和荣

作品数:34 被引量:39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盆地
  • 12篇油气
  • 10篇勘探
  • 6篇成藏
  • 5篇渤海湾盆地
  • 5篇储层
  • 4篇油气富集
  • 4篇古地理
  • 3篇地质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源岩
  • 3篇上古生界
  • 3篇生烃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前中生代
  • 3篇中生代
  • 3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古生界
  • 3篇海相

机构

  • 34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作者

  • 34篇郑和荣
  • 11篇胡宗全
  • 4篇袁玉松
  • 4篇王毅
  • 3篇陈新军
  • 3篇王传刚
  • 2篇张功成
  • 2篇林舸
  • 2篇金之钧
  • 2篇冉波
  • 2篇刘士林
  • 2篇王成善
  • 2篇杨帆
  • 2篇刘春燕
  • 1篇钟锴
  • 1篇刘春燕
  • 1篇林会喜
  • 1篇肖焕钦
  • 1篇陈建平
  • 1篇周小进

传媒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沉积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沉积、资源...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中西部碎屑岩领域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被引量:15
2010年
在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来源将中国中西部碎屑岩层系油气藏类型分为内源型、外源型和混源型,其中内源型又细分为内源自源型油气藏和内源它源型油气藏,外源型细分为外源次生油气藏和外源原生油气藏。内源自源型油气藏具有烃源岩与储集层在纵、横向上就近配置的特点,易于形成大面积岩性油气藏或富集高产的构造油气藏,其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强生烃灶、凹中隆起和有利相带,是碎屑岩层系中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首选领域;内源它源型油气藏既需要碎屑岩层系内部存在烃源岩,又需要通过纵、横向运移至上部碎屑岩层系中聚集成藏,其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强生烃灶、输导体系和(古)构造,是寻找富集高产构造油气藏的重要领域;外源型油气藏需要与下伏海相层系强生烃灶或者大型海相层系油气藏(田)在横向上邻近,还需要断层、不整合或疏导层构成的运移网络,其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输导体系有效性和下伏油藏规模,是寻找中小型次生油气藏(田)群和较大型地层油气藏的重要领域。
郑和荣尹伟胡宗全伍新和王传刚陈新军李松
关键词:碎屑岩岩性油气藏油气富集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特征及其含油气性被引量:4
2008年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砂体总体上呈近南北向展布,北西厚南东薄。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等次生孔隙为主,其他类型孔隙较少。该区东河砂岩储层经历了比较普遍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受成岩作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砂岩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25%,平均渗透率23.99×10-3μm2,孔渗正相关性好。根据储层物性及评价标准,该区储层可划分为3类,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研究认为,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及物性对其含油气性具有控制作用。
冯兴强郑和荣向赞
关键词:含油气性储层泥盆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次生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
郑和荣张忠民冯兴强苏小军王明高山林宋海明张卫彪贺凯马丽娟卞昌蓉王书荣郑孟林李京昌庞雯
项目属于地质学科石油地质勘探领域,主要研究内容为:(1)上古生界-中新生界主要层系层序划分与对比研究,建立层序地层框架,明确主要目的层系沉积相特征、沉积体系以及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2)开展叠后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等,结...
关键词: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油气富集油气富集规律
中西部重点碎屑岩领域油气富集规律与分布预测
郑和荣胡宗全尹伟黄泽光江兴歌张忠民伍新和李松陈新军王传刚冯兴强高山林方成名刘春燕陈纯芳
以石油地质理论及其新进展为指导,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的实验分析测试和物理与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史,各时期原型盆地类型及相互作用,研究盆地沉降、抬升史及沉积充填史;研究生储盖组合及生烃区与圈闭空间配置,生、运、聚...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富集规律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被引量:23
2010年
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特提斯构造域一直作为活动古地理重建的重点研究地区,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全球古地理研究工作的深入。近年来对位于该构造域东部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工作实践,其主要思路是:在古地理重建数据库和古地理重建模拟系统开发的基础上,依据古地磁学运动轨迹研究古大陆位置,结合古构造和古生物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印度北缘)、拉萨、东和西羌塘地体的古大陆位置进行复位;利用深部地球物理、地表地质断裂证据,借助生物古地理资料,对古大陆和盆地的边界、规模予以限制;利用变形缩短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等对原型盆地进行复原;在沉积和生物环境识别划分基础上,编绘基于古大陆重建的岩相和生物古地理图;进一步通过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有关方法和技术,对古海洋海水参数特征、海洋气候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控制下的古海洋、古气候条件与盆地、储集岩和烃源岩的形成环境。通过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趋势分析和青藏特提斯的实践认为,古地理重建是现代地质科学的集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研究不仅具有从过去走向未来,从固定走向活动,从古大陆再造到古地理重建,从示意性的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以及模拟技术、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等特点;而且具有从单一沉积学要素到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等多种要素,可以表现地质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结果(如古构造和地貌、岩浆和变质作用与各种岩体的剥露)的优势。我们相信,活动古地理重建研究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沉积地质学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王成善郑和荣冉波刘本培李祥辉李亚林孙红军陈建平胡修棉
关键词:活动论古大陆再造古地理重建地体构造
中国前中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条件被引量:23
2010年
中国前中生代主要发育海相沉积,发育多层系、多沉积类型的烃源岩,展示了中国海相层系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但受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性控制,这些烃源岩的品质和分布规律也存在很大差异。震旦纪—早古生代早期(Z-O2),中国主要板块处于洋盆扩张、陆块离散的构造—沉积阶段,围绕华北、扬子、塔里木等主要陆块周围,发育被动大陆边缘斜坡相烃源岩,这类烃源岩具有宽带状分布、范围广、品质优、长期继承性发育的特点。早古生代晚期(O3-S),为洋盆俯冲消减、古中国陆汇聚形成阶段,受板块边缘隆起围限,主要发育台内坳陷烃源岩,这类烃源岩具有面状分布、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D-T),华北以相对的稳定构造背景为主,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此类烃源岩具有面状分布、分布面积大、以生气为主的特点;南方以离散构造背景为主,华南台地裂解成"盆包台"格局,在深裂陷内部发育深水盆地相烃源岩,此类烃源岩具有窄带状分布、品质优、分布面积较小的特点。
金之钧郑和荣蔡立国胡宗全
关键词:海相层系前中生代烃源岩
渤海湾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对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均具有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和基本的自生自储成藏条件。对成藏条件时间配置关系的对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以1个沉降—抬升幕、持续生烃、早期成藏为特征,渤海湾盆地则以多个沉降—抬升幕、二次生烃、晚期成藏为特征。成藏条件的空间配置关系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在时间上及纵横向上具有连续性,天然气保存条件良好,可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气藏,资源潜力大。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储层、盖层时间连续性较差,天然气需要较大幅度的垂向运移才能成藏,二次生烃区与构造高部位成藏区之间的横向重叠区分布局限,以形成中、小规模但丰度较高的构造气藏为主。
郑和荣胡宗全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天然气成藏条件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异常压力分布和演化特征及与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22
2010年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新生界地层异常压力的分布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地层中广泛发育异常压力,且以超压为主。自沙河街组沉积以来,超压系统开始发育;东营组沉积末期,超压系统逐渐增大。渐新世末喜山运动II幕时期,地层抬升剥蚀,发育负压系统;中新统馆陶组沉积时期,超压系统再次迅速增大;直至明化镇组—第四系沉积时期达到最大范围和最高值。现今凹陷2 200 m以上地层基本为常压,2 200 m以下开始出现明显压力异常。沙河街组高沉积速率导致的欠压实,引发了该时期超压系统的形成,而粘土矿物脱水和烃类大量生成造成了晚期超压系统的发育。结合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东营组末期、馆陶组末期及明化镇组—第四系沉积时期,超压系统与凹陷的3期成藏期次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暗示生烃作用是超压的重要成因,超压又是油气运移的良好动力。
刘士林郑和荣林舸王毅云金表高山林许雷
关键词:油气成藏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被引量:16
2006年
断裂发育是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的主要特征。运用盆地分析技术和调节带理论研究认为,中央隆起带的构造特征是二级断层控制隆起带的形成,三级、四级断层控制局部构造的形成并对局部构造起复杂化作用,断裂组合样式制约油气富集程度。综合应用地震、钻井资料,采用相干和小波变化等技术,精细解释复杂断块构造,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研究、描述、表征与预测的方法和配套技术,经勘探开发证实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马丽娟郑和荣
关键词:相干分析小波变换中央隆起带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华北地区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湾盆地在生烃史、成藏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间上古生界资源潜力的不同。目前,鄂尔多斯盆地的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多个储量超过1000×10m的特大型天然...
郑和荣胡宗全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