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金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1篇道集
  • 1篇地表
  • 1篇地面地震
  • 1篇地震技术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多次波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速度反演
  • 1篇偏移速度分析
  • 1篇偏移速度建模
  • 1篇自由表面多次...
  • 1篇近地表
  • 1篇勘探
  • 1篇反射波
  • 1篇反演
  • 1篇复杂近地表
  • 1篇干涉成像
  • 1篇凹陷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作者

  • 5篇陈国金
  • 4篇张亚红
  • 3篇吴永栓
  • 2篇郭建
  • 2篇曹辉
  • 1篇任跃华
  • 1篇刘百红
  • 1篇张洁
  • 1篇陈占国
  • 1篇孙振涛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VSP地震干涉成像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受井中检波器串级数局限,垂直地震剖面(VSP)反射波成像范围窄,且不能对井中最浅接收点上方区域有效成像.虽然多次波成像能扩大成像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根据Wapenaar的地震干涉理论,基于上下行波场分离技术,研发了VSP地震干涉成像方法.该方法将VSP自由表面多次波重建为在地表震源位置激发(虚震源)接收的拟地面地震反射波,然后偏移成像,以达到对多次波间接成像的目的.通过数值模型实验,测试了VSP干涉成像的极限分辨率,并讨论了主要采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垂向和水平极限分辨率分别达约10m和20m,且能分辨深度达6500m处的50m×100m溶洞;采用12至24道井中检波器串采集的VSP资料,其干涉成像结果显著优于VSP反射波成像,与相应的地面地震成像效果相当.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新疆地区采集的VSP资料,结果表明:与VSP反射波成像相比,成像同相轴更加连续,成像范围显著扩大;与地面地震成像相比,成像结果相当,尤其在浅中部甚至更好.新方法不仅无需进行井中接收点静校正,且能显著增大成像范围,有利于成像同相轴的追踪对比、地震属性提取和地质解释,尤其对中国新疆地区深部缝洞型储层的成像,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陈国金陈占国雷朝阳张亚红张洁孙振涛张卫红吴永栓
关键词:自由表面多次波
虚源法地震技术及数值模型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根据Calvert和Bakulin等人提出的虚源法原理,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值模型,利用稳相位理论和相关道集来分析构建的虚源信号,并探讨了导致虚源构建中干扰信号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指出了稳相位理论和相关道集是虚源构建的质量控制工具,并能用于指导虚源地震技术的观测系统设计;然后,通过数值模型试验,对虚源法算法进行了检验和验证,分析了起伏地表激发等情况下虚源构建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虚源法地震技术内涵.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张亚红郭建
基于Tesseral的盲源地震响应恢复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将盲源地震波记录中有用的反射波信号恢复并降低噪声影响,历来是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环节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利用tesseral软件,通过建立一个典型凹陷模型,对影响盲源地震响应恢复的六个主要因素:自由表面、被动源的震源分布、被动源数目、被动源子波信号的持续时间、震源子波类型和随机噪声的响应特征分别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盲源地震响应恢复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被动源的震源分布情况、能捕获的被动源数目和被动源持续时间这三个因素直接决定了被动源地震响应的恢复质量,能否接收到来自自由地表的多次波,决定了地震响应恢复的可能性.这对实际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亚红陈国金
关键词:影响因素
虚源法地震技术综述被引量:4
2012年
地震虚源法是为了解决复杂近地表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技术,采用地表激发井中接收的观测方式,通过在接收器位置构建虚源,能够获得井中接收器之间的地震响应.这一过程无需速度和震源位置信息,从而避开了复杂近地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目前主要应用于复杂时变近地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如4D油藏监测、钻探风险评估和高陡构造精细成像等.本文首先详细介绍地震虚源法的发展历史、原理和技术特点,其次介绍其实际应用的成功实例,最后简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曹辉陈国金吴永栓张亚红郭建
关键词:复杂近地表
偏移速度分析与速度反演方法评述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阐述了各向同性介质中纵波偏移速度建模中的速度分析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包括常规速度分析、偏移速度分析、层析偏移速度分析以及全波形反演。其中着重阐述了深度域速度建模中的速度分析方法原理及其在实用中的优缺点。最后对深度域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刘百红任跃华陈国金
关键词:地震勘探偏移速度建模偏移速度分析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