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玲 作品数:7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检查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9 2022年 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生儿脑发育评估、脑损伤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为新生儿颅脑MRI的适应证和临床实践规范制定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包括:(1)疑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脑卒中,以及原因不明惊厥者应行颅脑MRI;颅脑MRI不纳入早产儿常规脑损伤筛查管理,当颅脑超声筛查有明确损伤证据时应行颅脑MRI进一步评估;对于颅脑超声未见异常的超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在纠正胎龄足月时行颅脑MRI;(2)新生儿颅脑MRI应尽量在非镇静状态下完成;(3)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优化检查条件,保障安全,危重患儿检查需严格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可应用磁共振兼容的转运培养箱和呼吸机;(4)目前新生儿颅脑MRI检查可选1.5 T或3.0 T设备,应用新生儿颅脑专用线圈以提高信噪比;常规扫描序列选择应遵循:至少包含轴位T1加权像、轴位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矢状位T1加权像或T2加权像;(5)建议采用结构化或分级报告系统,通过双人审签报告、多中心协作等方式提高报告可靠性。[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1):14-25]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马雪玲 史源 蔡金华 毛健 封志纯关键词:脑损伤 颅脑磁共振 新生儿 中医面部色诊中医理论基础及客观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年 色诊是中医诊疗的重要手段,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随着中医学科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信息处理科学的发展,色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初步实现了色诊的数字化、客观化,为中医色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精确的量化指标。文章对色诊的中医理论基础以及相关客观化研究进行了梳理以及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中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杨倮 乐娜 芦煜 马雪玲 刘红霞关键词:中医 色诊 客观化 婴儿运动能力检查对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价值文献回顾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与婴儿运动能力检查(the 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TIMP)对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从建库至2017-05-20有关早产儿中使用NBNA或者TIMP进行神经行为或运动评估的文献,使用基于共识选择健康测量工具的标准清单(the 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selection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checklist,COSMIN)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分析NBNA与TIMP的预测效度。结果最终获得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5篇关于NBNA在早产儿随访中的应用研究,均存在明显威胁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的因素;11篇关于TIMP在早产儿随访中的应用研究,其中9篇研究结果示TIMP对纳入早产儿半岁后的神经发育评分有良好的预测效度(灵敏度:0.50~1.00;特异度:0.68~1.00)或相关度(r:0.36~0.44),故TIMP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论 TIMP作为一种功能性运动的评估方法,对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结局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马雪玲 张倩男 华子瑜关键词:早产儿 运动发育 磁共振转运培养箱用于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检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MRI)转运培养箱用于新生儿头颅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在3家医院住院且需行头颅MRI检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60)。试验组使用磁共振转运培养箱转运后,于转运培养箱内行头颅MRI检查;对照组使用普通暖箱转运后,在暖箱外行MRI检查。采集患儿主要有效性指标(检查时间)、次要有效性指标(检查次数、首次使用日MRI完成率),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MRI检查时间、MRI检查次数及首次使用日MRI完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检查前后不同时期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转运培养箱的使用未能显著缩短检查时间,但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检查环境,且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可在更大样本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刘莲 张鹏 夏红萍 王斌 马雪玲 程国强 史源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0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在足月儿中诊断标准明确,但在早产儿中,HIE的定义、临床病程、治疗及预后情况都更为复杂,目前仅少数研究探讨了早产儿HIE的诊治,但纳入对象及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异质性。因"医疗警讯事件"的原因,早产儿HIE发生率可能比目前文献报道更高,且与足月儿相比,其病程更复杂、神经发育伤残率更高。本文旨在阐明早产儿HIE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以期促进将来研究设计以及神经保护策略的实施,从而改善早产儿HIE的预后。 马雪玲 史源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JAMA、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6日,纳入生后自主呼吸、有RDS风险或征象的早产儿,采用细导管法(试验组)和传统气管插管方式(对照组)给予PS的RCT。主要结局指标:住院期间病死率,72 h内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次要结局指标:首次给PS失败率(未能插管到预定位置)、PS反流率、重复给予PS率、并发症、住院期间有创/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采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根据Schulz对分配隐藏的情况分级。用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I2检验对效应量进行异质性检验,Peters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 9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均体现分配隐藏。试验组均以细导管法给予PS后行经鼻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2篇为传统气管插管给予PS并行有创机械通气,余均以气管插管-PS-拔管方式给予与试验组等量PS后行NCPAP。(1)试验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OR=0.570;95%CI:0.387~0.840,P=0.005)。试验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OR=0.653,95%CI:0.458~0.932,P=0.019)和气胸(OR=0.565,95%CI:0.349~0.915,P=0.02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S反流率高于对照组(OR=3.038,95%CI:1.622~5.690,P=0.001);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导管法与气管插管法给予PS相比,有减低72 h有创机械通气需要、BPD和气胸发生率的可能,但PS反流率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马雪玲 张倩男 华子瑜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META分析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与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确诊为HDN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建立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使用IVIG分为IVIG组和非IVIG组,比较两组患儿NEC发生情况。进一步以配比后病例建立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溶血病患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 217例HDN患儿纳入研究,其中40例合并NEC,309例进行IVIG。进行1∶2的倾向评分配比后,共有199对匹配成功,其中NEC组25例,非NEC组572例。结果显示,倾向评分配比后,IVIG治疗并未增加溶血病患儿NEC的发生率,4.5%(9/199)vs 4.0%(16/398),χ2=0.083,P=0.773。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低出生体重、多胎、胎膜早破、产前糖皮质激素、静脉营养、先天性心脏病、最高胆红素值与溶血病患儿发生NEC有关。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是溶血病患儿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21,95%CI:1.286~12.578)。结论 IVIG治疗不增加溶血病患儿发生NEC的概率,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HDN患儿更易发生NEC。 邓文欣 李秋月 马雪玲 何华云 陈新红 华子瑜关键词:静脉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