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个性化杂交手术在复杂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杂交手术方式在复杂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7月—2018年9月26例复杂性多节段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5~88(66.4±10.8)岁。采用个性化腔内联合开放手术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及一期通畅率等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出院时:术后患肢ABI升至0.89±0.14,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1,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523±56)m,明显长于手术前的(132±4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2,P<0.05)。26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2.30%(24/26),患肢保肢率为100%(26/26),患者生存率100%(26/26);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6.92%(20/26),保肢率为92.30%(24/26),患者生存率为100%(26/26)。结论对于累及多节段的复杂性LEASO,采用个性化的杂交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患者获益更多。 唐文波 高涌 余朝文 聂中林 陈世远 宋涛 卢冉 孙勇 官泽宇 王孝高 徐超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杂交手术 血管腔内技术 非心源性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诊疗体会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原因导致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经验与诊疗体会。方法对52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分别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诊断与治疗,如经股动脉入路切开取栓术、动脉硬化斑块切除+经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取自体血管(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进行移植重建术、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损伤动脉修复、吻合术及髂动脉开窗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3例患者截肢,49例患者肢体得到救治,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结论非心源性原因所导致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其诊断与治疗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我们实际可以认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并发症。 孙勇 高涌 聂中林 宋涛 王晖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 动脉损伤 股青肿 下肢动脉 肺动脉栓塞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类型比例分析与解读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表现,归纳各种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住的4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征象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表现为下肢轻微度至中度肿胀者27例(60.0%),重度肿胀者10例(22.2%),无下肢肿胀者8例(17.8%)。症状为轻中度肿胀或无肿胀为35例,重度肿胀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5)。通过静脉顺行造影发现下肢周围型血栓,即腘静脉、股静脉及髂静脉通畅者9例(20.0%);股、腘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通畅者19例(42.2%);髂静脉血栓形成者10例(22.2%);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合并血栓形成者7例(15.6%),其中髂静脉通畅或未完全闭塞的患者为42例(93.3%)。结论下肢肿胀程度较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的风险更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造影类型中髂静脉通畅及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2种类型是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 王颖 王孝高 宋涛 高涌 余朝文 聂中林 陈世远 卢冉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栓塞 下肢肿胀 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技术在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4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2~53岁。均采用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技术治疗,即无论新鲜或陈旧性血栓,病变部位导丝开通后行小球囊(8 mm)第1次扩张并予抗凝治疗,1周后采用小球囊(12 mm)第2次扩张,1个月后行大球囊(18~25 mm)扩张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近期通畅率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最终手术成功开通33例,成功率97.06%(33/34);其中新鲜血栓14例(14/34)均行经导管溶栓后下腔静脉血栓清除,血流恢复,病变段开通。1例未开通者为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在第1次扩张时反复尝试均无法通过闭塞段,改行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手术。33例在1周后行12 mm球囊扩张和1个月后大球囊扩张时导丝均能顺利通过病变段,顺利实施球囊扩张术。33例扩张成功患者在小球囊第1次扩张前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和血小板水平分别是(111.91±22.38)U/L、(20.76±1.82)U/L和(103.85±21.98)×109/L,在大球囊扩张术前分别是(78.88±10.04)U/L、(19.79±2.03)U/L和(137.27±17.68)×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41、2.039、6.802,P值均<0.05);但红细胞、白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变化不明显。大球囊开通术后6个月患者门脉高压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腹水消减、肝脾缩小、肝功能好转。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无患者死亡。围术期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下腔静脉破裂、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溶栓期间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和致死性肺拴塞。33例患者术后6个月、1年经彩超复查显示下腔静脉通畅率分别是96.97%(32/33)、90.91%(30/33)。结论分期递增式球囊扩张技术,应用于BCS合并下� 刘亚 高涌 余朝文 陈世远 聂中林 卢冉 宋涛 孙勇 官泽宇 唐文波 王孝高 徐超 蔡瑶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取栓和溶栓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5例,11例采用单纯手术取栓,84例采用杂交手术治疗,121例采用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29例采用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结果18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5.9%,随访时间4-86个月,平均49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中,单纯手术取栓组占27.2%(3/11),杂交手术治疗组占21.4%(15/70),导管直接溶栓组占50%(8/16),均高于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13.1%(12/92)。全身系统性药物溶栓组肢体发生浅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者占48.9%,均高于其他三组。结论手术取栓可以保护部分患者下肢的主干深静脉瓣膜,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联合腔静脉滤器导管直接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老年人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聂中林 高涌 余朝文 卢冉 陈世远 孙勇 宋涛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血管外科手术 腔静脉滤器 腘动脉陷迫综合症的诊治经验 间歇性跛行常见病因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椎管狭窄等疾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当跛行发生于健康的运动员或是年青人,特别是在缺乏明显的肌肉肌腱的损伤和动静脉闭塞性疾病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外科干预的问题,但是要... 宋涛 高涌 周为民 余立权关键词:临床诊治 间歇性跛行 椎管狭窄 文献传递 导管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经导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经抗凝及导管溶栓治疗后存在严重髂静脉狭窄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86例,其中32例经导管溶栓后,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开通髂静脉(观察组);另54例单纯行导管溶栓治疗(对照组)。统计血栓消除率、肢体肿胀缓解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第3、6、12、24个月分别采用Villalta评分量表和Vcss量表评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及静脉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结果:2组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Ⅲ级消除率达82.6%;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PTS的发生率及血栓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上15 cm周径差较对照组小(P<0.05);随访3、6、12、24个月,观察组Villalta体征和症状评价、V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清除率高,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开通髂静脉有助于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卢冉 高涌 聂中林 陈世远 宋涛 徐超关键词:髂股静脉血栓 支架植入术 PBL联合CBL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学员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的学员5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考核,对超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巧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在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2组学员在超声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技能的提高、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解及分析,综合判断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3.45±8.45)分、(84.86±8.28)分和(85.25±5.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76.45±5.78)分、(74.35±6.68)分和(76.45±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所有学员对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的评价均为良好。结论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都晓英 唐文波 宋涛 孙医学关键词:临床教学 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治疗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经验。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直径28-42mm覆膜支架封堵降主动脉近端破裂口,其中2例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1例远端真腔明显变细,先置入20mm裸支架,覆... 高涌 余朝文 周为民 聂中林 陈世远 宋涛关键词: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疾病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过表达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 2019年 将外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探讨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蛋白提取试剂、u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体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噻唑蓝(MT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分为3组:空白对照(PBS)、空载体(空腺病毒载体)、过表达(携带外源uPA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组,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宋涛 余朝文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腺病毒载体 蛋白质印迹法 增殖能力 U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