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娜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刀柄
  • 1篇刀头
  • 1篇短脉冲激光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眼底
  • 1篇眼底自发荧光
  • 1篇眼科
  • 1篇眼压
  • 1篇医生
  • 1篇荧光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视网膜
  • 1篇手术

机构

  • 4篇西安市第四医...

作者

  • 4篇孙娜
  • 2篇王伟伟
  • 2篇郑波
  • 2篇高鸽
  • 2篇杨欣
  • 2篇刘建荣
  • 1篇姜媛
  • 1篇薛晓辉
  • 1篇王双梅
  • 1篇姚倩
  • 1篇李佩君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41例(82只眼)急性PACG(APACG组)、34例(68只眼)慢性PACG(CPACG组)和30例(60只眼)白内障(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及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APACG急性发作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基质层呈激活状态,基质细胞肿胀,反光增强,交联成网状;内皮细胞大小不均,细胞表面有点状高反光物质沉积[角膜后沉着物(KP)],病情严重者细胞体积增大变形、融合;内皮细胞密度平均(1 654±999)个/mm^2,与临床前期的(2 601±529)个/m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8,P<0.001)。CPACG表现为部分角膜上皮细胞活化,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内皮细胞密度平均(2 440±442)个/mm^2,与对照组的(2 582±372)个/mm^2无显著差异(t=1.945,P=0.054)。结论高眼压情况下可出现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丛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异型性增加。急性高眼压比慢性高眼压对角膜损伤更重,表现为基质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密度降低,角膜后出现KP。急性高眼压导致角膜水肿时,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效果优于角膜内皮镜。
王伟伟姚倩杨欣周歆孙娜刘建荣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眼压共聚焦显微镜
一种方便使用的眼科手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眼科手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刀柄、操作部和刀头,操作部转动的安装在刀柄的上端,刀头安装在刀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当转动操作部时,可以将两个刀头其中的一个从刀柄下底面上的伸出孔中顶...
王伟伟刘建荣杨欣孙娜王双梅
文献传递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应答反应,分析应答差异及CNV的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确诊为CNV的患者52例(55眼),所有患眼在治疗前及随访中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及OCTA检查。一方面按照CNV病因分组,观察不同病因CNV治疗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另一方面按照CNV形态及视网膜层间有无积液分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结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CNV、特发性CNV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性近视合并CNV及脉络膜炎合并CNV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NV血管粗大且视网膜层间有积液组及CNV血管细小且视网膜层间有积液组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NV血管粗大且视网膜层间无积液组治疗前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CNV对抗VEGF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CNV的形态学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生血管的活动性及成熟性,有助于预测抗VEGF治疗的应答反应。
高鸽孙娜姜媛郑波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短脉冲激光术和传统激光术后视网膜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短脉冲激光术及传统激光术后视网膜结构的变化。方法对短脉冲视网膜激光术后16例(22眼)、传统激光术后19例(25眼)行欧堡眼底照相、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检查,观察光斑情况,观察时间为术后1 h、1~2周、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结果短脉冲激光术后1 h,光斑为中央灰白色环绕灰晕的n级光斑;光斑处椭圆体区形成环形脱离带,内层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变化不显著;FAF显示多个FAF信号降低的圆形区域。短脉冲术后1~2周,光斑中心为灰白色,环绕灰晕扩大,光斑中心FAF信号增强;外层神经上皮层向光凝斑中心牵拉;1~3个月时光斑处部分神经上皮层恢复正常;>3~6个月时,神经上皮层基本恢复正常;>6~12个月时,神经上皮层恢复正常。传统激光术后1 h,眼底照相与FAF表现与短脉冲激光组类似,SD-OCT提示光斑处视网膜全层水肿;1~2周时,光斑中心为灰白色,环绕灰晕扩大,光斑中心FAF信号增强,神经上皮层全层向光斑中心牵拉粘连;1~3个月时,眼底照相与FAF表现与短脉冲激光组类似,SD-OCT提示光斑处RPE细胞增生,周围环形萎缩;>3~6个月时,光斑周围RPE萎缩逐渐扩大,神经上皮层全层粘连;>6~12个月时,RPE层萎缩,神经上皮层全层粘连。所有随访组自发荧光结果与OCT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通过SD-OCT和FAF观察激光术后视网膜结构变化,客观证实了短脉冲激光损伤小于传统激光,为优化激光参数提供新的思路。
高鸽薛晓辉孙娜李佩君崔阳阳郑波
关键词:眼底自发荧光激光光斑短脉冲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