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士德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颈
  • 2篇子宫颈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宫颈
  • 2篇宫颈肿瘤
  • 1篇原代培养
  • 1篇正常人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上皮
  • 1篇逆转
  • 1篇逆转作用
  • 1篇细胞超微结构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陈莲凤
  • 2篇司静懿
  • 2篇宋国兴
  • 2篇李昆
  • 2篇刘士德
  • 1篇麦永嫣
  • 1篇曾苹
  • 1篇宋爱华

传媒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_6E_7基因反义质粒对人宫颈癌细胞恶性的逆转作用被引量:12
1995年
构建可为地塞米松诱导表达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_6E_7基因反义质粒(p16asE_6E_7Neo),利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其分别转染到HPV-16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和HPV阴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C-33A中。地塞米松诱导反义质粒表达后,CasKi细胞失去其恶性表型,而C-33A细胞的生长特性及恶性行为未发生变化。说明反义质粒能够改变Caski细胞的恶性表型,且这种改变是通过特异性抑制E_6E_7基因表达实现的。
曾苹司静懿郭仁李昆宋爱华刘士德陈莲凤宋国兴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被引量:2
1994年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刘士德,陈莲凤,闫伦飙,宋国兴,司静懿,李昆,麦永嫣(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北京医科大学妇儿医院)原代培养细胞作为研究模型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但由于人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存在...
刘士德陈莲凤闫伦飙宋国兴司静懿李昆麦永嫣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宫颈鳞状细胞原代培养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