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硬化
  • 2篇点突变
  • 2篇突变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位点
  • 2篇位点突变
  • 2篇病因
  • 2篇病因分析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新型布尼亚病...
  • 1篇血钠
  • 1篇血钠水平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汪茂荣
  • 7篇杨志国
  • 5篇陈晓慧
  • 3篇常静霞
  • 3篇李平
  • 3篇沈敏
  • 1篇隋云华
  • 1篇耿家宝
  • 1篇张馨
  • 1篇程岩
  • 1篇王敏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首届全国病毒...
  • 1篇第二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钠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调查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及并发症情况,分别比较伴有血钠低于135 mmol/L(低钠血症)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例以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存在1种、2种及以上并发症时伴低钠血症的患者比例。结果 580例肝硬化患者包括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5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24例;伴低钠血症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例分别为2.34%和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4,P=0.000)。3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伴有1、2、3种并发症的病例分别为298、24、2例;在伴有1种、2种及以上并发症的患者中,伴低钠血症的患者比例分别是14.09%、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P=0.000)。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更为常见,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数量越多,其病情越重,低钠血症越常见。低钠血症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在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时,应充分考虑低钠血症的影响和价值。
杨志国沈敏陈晓慧汪茂荣
关键词:肝硬化低钠血症
58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组成情况,为肝硬化的合理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按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和环境因素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病对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
杨志国陈晓慧沈敏汪茂荣
关键词:肝硬化病因
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被引量:2
2012年
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某部战士,发病前2周曾在安徽三界地区野外驻训。病例1,男性,19岁,因"发热、全身肌肉酸痛5d"于2011年8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11年8月20日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最高达40.1℃,伴寒战、全身肌肉酸痛。发病次日起卫生队曾给予林可霉素、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等抗感染及对症治疗3d,病情无好转,偶有恶心。
程岩耿家宝隋云华王敏杨志国汪茂荣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利巴韦林
58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组成情况,为肝硬化的合理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按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和环境因素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病对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
杨志国陈晓慧沈敏汪茂荣
关键词:肝硬化病因分析
逆转录酶区A181T/V和A181T/V+N236T变异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比较逆转录酶区A181T/V变异与A181T/V+N236T变异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对55例发生rtA181T/V单独变异和34例发生rtA181T/V+rtN236T联合变异的乙型肝炎病毒...
李平杨志国张馨常静霞高蕾汪茂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rtA181位点突变患者67例临床分析
杨志国陈晓慧李平常静霞汪茂荣
文献传递
67例乙型肝炎病毒rtA181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rtA181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对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突破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HBV DNA P基因区NUCs相关耐药位点(共22个常见位点)的检测,其中出现rtA181位点突变者,回顾性分析其NUCs使用情况;观察部分病例改变治疗策略后的疗效,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27例NUCs相关耐药位点变异阳性患者中出现rtA181位点突变者共103例;病例资料完整的67例患者中,单一A181T或A181V突变者21例,A181T+A181V突变者2例;A181T、A181V合并N236T突变者22例,A181T、A181V合并L180M、M204V和(或)M204I突变者13例,A181T、A181V合并其他突变者(包括L80I、V173L、S202G和M250L)者9例。5例患者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出现病毒学突破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效果不佳;9例患者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出现病毒学突破或效果不佳加用拉米夫定,HBV DNA下降也不理想;检测HBV DNA P区NUCs相关耐药位点,均出现rtA181位点突变,改变治疗方案为阿德福韦酯加用恩替卡韦治疗3~6个月后,HBV DNA均出现显著下降,效果理想。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中,如出现HBV DNA病毒学突破或疗效不佳,只是简单地分别加用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可靠的方法是检测HBV DNA P区NUCs相关耐药位点,根据耐药位点的检测结果来变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合并rtA181位点突变患者,可考虑阿德福韦酯加用恩替卡韦治疗。
杨志国陈晓慧李平常静霞汪茂荣
关键词: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