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韬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工程
  • 1篇动用储量
  • 1篇星级管理
  • 1篇压裂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物理
  • 1篇岩石物理模型
  • 1篇声学
  • 1篇声学特性
  • 1篇速度频散
  • 1篇频段
  • 1篇频散
  • 1篇气田
  • 1篇难动用储量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宽频
  • 1篇宽频段
  • 1篇含水

机构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刘韬
  • 1篇曹桐生
  • 1篇王尚旭
  • 1篇陈奎
  • 1篇雷涛
  • 1篇王智
  • 1篇周涌沂
  • 1篇尤启东
  • 1篇王翔
  • 1篇刘小波
  • 1篇刘小波

传媒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星级管理在复杂高含水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低品位、高含水、高成本等因素制约着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的效益开发,针对以上难点,首次提出了星级管理理念,即以储量价值和投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手段,从勘探、开发、钻井、工程、生产5个维度对井位井网、钻井方式、压裂工艺、生产工艺等进行链条式优化,通过各个板块之间实时/适时反馈,实现从单井到区块再到全气田的全尺度迭代提升,最终以各单井的收益率作为星级评判标准排序实施。在此基础上,依托于智慧气田的建设,应用星级管理成果,将地下到地面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全气田整个生命周期内更高层次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取得以下主要成果:①形成了复杂高含水气藏精细描述方法,气层钻遇率提高20.8%;②建立了“分级约束”井网优化体系,储量动用率提高28%;③创新“井、震、测”一体化井壁稳定、井间协同防漏、小井眼窄间隙固井等技术,钻井周期缩短51%、投资成本降低31%;④采用“大排量、短时间、高砂比”压裂,直井、水平井产量增幅分别达56%和39%;⑤创新“多参数定量识别、两相耦合、泡排+、同井采注”技术组合,含气饱和度动用下限降至45%。“十三五”以来,东胜气田经济效益指标持续向好,形成了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开发模式,具备推广价值。
刘小波刘小波周涌沂王智雷涛王翔尤启东曹桐生陈奎于耀南
关键词:星级管理难动用储量压裂
基于孔隙纵横比谱反演的饱和岩石宽频段岩石物理模型被引量:1
2022年
对于常规砂岩,速度主要受孔隙度、矿物成分和孔隙流体控制。然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岩石的孔隙结构同样是岩石的弹性参数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仅影响岩石的弹性参数,也决定了流体饱和岩石中流体流动造成的频散与衰减效应。Gassmann理论模型忽略微观孔隙结构影响,往往不能解释岩石弹性性质的压力和频率依赖性,本文则对K-T模型进行扩展来表征压力对流体饱和岩石的弹性模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喷射流模型计算的频变流体体积模量带入到K-T模型中建立岩石的频率依赖性。首先,基于速度-压力变化曲线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利用实测超声速度数据来反演孔隙纵横比分布及其孔隙度(即孔隙纵横比谱);其次,将干燥硬孔隙加入岩石基质,基于K-T等效介质模型计算岩石干骨架弹性模量,并带入流体频变体积模量,计算加入饱和软孔隙后的岩石“干骨架”的弹性模量;最后利用Gassmann流体替换理论计算硬孔隙中饱和流体的弹性模量。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一块饱油致密砂岩样进行超声速度测量并与该模型预测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Gassmann模型,新模型能更好的解释测量结果,且能预测饱和岩石的速度的压力和频率依赖性。实际测量和建模结果表明,压力和频率的影响是耦合的,因为它们通过孔隙的微观结构相互连接。该模型不需要多余的拟合参数,所有参数均由实验室测量和推导,提高了理论建模的准确性。改进模型可用于描述饱和岩石宽频带内弹性频散和衰减,如果能通过地震数据反演获得干燥和饱和状态的弹性模量,则该模型可用于提取岩石孔隙微观结构和流体特性。
韩旭王尚旭刘浩杰刘韬唐跟阳
关键词:孔隙结构速度频散声学特性岩石物理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