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炎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射电
  • 2篇太阳射电
  • 2篇天文
  • 2篇亮度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度分布
  • 1篇一同
  • 1篇宇宙
  • 1篇增益
  • 1篇日地关系
  • 1篇日面
  • 1篇日面图
  • 1篇日食
  • 1篇日食观测
  • 1篇射电辐射
  • 1篇射电望远镜
  • 1篇射电源
  • 1篇神话
  • 1篇神话故事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云...

作者

  • 10篇刘炎
  • 2篇吴洪敖
  • 1篇曹逸庭
  • 1篇宋其武
  • 1篇周树荣
  • 1篇孟璇
  • 1篇王思潮
  • 1篇宁宗军
  • 1篇许富英
  • 1篇张旸
  • 1篇李东
  • 1篇纪树臣
  • 1篇秦志海
  • 1篇周爱华

传媒

  • 2篇天文学报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地理教学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 1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科普研究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0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金塔地区大气对太阳射电辐射吸收的测量研究
2011年
2008年8月1日,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区可以观测到一次日全食的天象,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在甘肃省金塔用两架太阳射电望远镜对这次日全食进行了观测,并成功地取得了观测资料.为了科学分析观测资料,在日全食的前两天,实测了当地的大气吸收.着重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结合太阳射电方法,测得在λ=2.4 cm和λ=8.6 mm波段上,当地天顶方向的大气吸收因子Γ_0分别为0.012 Nb和0.068 Nb.这完全符合以前大气吸收的测量结果.利用所得到的大气吸收因子,对这两个波段的食变曲线作了相应的修正.其结果显示,原始的食变曲线被大幅度更正,更靠近无吸收的实测结果.但是要对食变曲线作进一步的修正,还需要分析诸如地面辐射、天空背景辐射、月亮辐射、仪器增益漂移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刘炎李东宋其武孟璇许富英吴洪敖宁宗军
《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特色浅析
2018年
本文对卞毓麟著《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作了简析,认为该书的主要特色有"高屋建瓴三线并进""科文交融异趣纷呈""准确及时义深词简""专章鉴史揭伪斥谬"以及"寄情宇宙期待后昆"。在某种意义上,此书可视为卞毓麟名著《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的姐妹篇。
刘炎
关键词:天文学
冥卫一首批12个地貌特征名称的背景资料
2018年
1.Argo Chasma——阿尔戈深谷 阿尔戈(Argo):源自希腊神话故事,在拉丁叙事诗《阿尔戈英雄纪》( Argonautica )中由伊阿宋(希腊语α ′ σων和拉丁语Easun的音译,英语译为Jason)和阿尔戈众英雄驾驶的寻找金羊毛的探险船名字。2.Butler Mons——巴特勒山 巴特勒(Butler):美国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1947—2006),是第一个以科幻小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1995)的杰出人物。她的标志性作品《黎明三部曲》( Xenogenesis Trilogy )描述了人类离开地球然后又返回的历程。
刘炎
关键词:地貌特征科幻小说神话故事ARGO
百武慧星天穹生辉
1996年
1996年3月下旬,在晴朗清澈的夜晚,可以看到一道巨帚似的弧光斜倚在空中,发出淡淡的乳白色辉光。弧光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先是在牧夫座,然后越过天龙座,擦过北极星的近旁,直向鹿豹座和英仙座(见P34左下方图)。这就是近来全球瞩目的天文奇观——百武彗星的回归。百武彗星是近20年来夜空中所出现的最明亮的一颗彗星。
刘炎王思潮
关键词:天文爱好者彗核紫金山天文台慧星
8.6毫米波段太阳射电亮度温度分布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根据1980年2月16日的8.6毫米波长射电日食观测资料,计算了太阳射电辐射的亮度温度的径向分布.由日食过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日面光学边缘内侧的二角分范围内,均存在明显的单峰状增亮结构.三个接触的平均增亮峰值约为18%,增亮区的射电辐射占日面总辐射的4%.日食当天在8.6毫米波段上测得的日面平均亮度温度为9727K.
周爱华吴洪敖周树荣刘炎肖汉流
关键词:太阳射电亮度温度
射电日食观测的资料分析方法要点
1990年
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时,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局组织了一次多波段的射电联合观测,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观测之后,又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联合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本文介绍对射电日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归算和研究的方法要点。
刘炎纪树臣
关键词:日食观测射电源亮度分布归算日面图
太阳活动和日地关系
2000年
刘炎
关键词:太阳活动日地关系太阳黑子太阳大气
明制简仪上地平日晷时间刻线的偏差与地理经度差修正问题的考证被引量:1
2014年
在著名的明制简仪(现今保存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有一架按西法建造的地平日晷。对于此日晷来历,百余年来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清代加上去的。此晷面上的刻线有一个迄今未解的重大疑问:晷盘时间刻线的午正线方向相对于方位盘刻线的子午线北侧为何有着一个向东二度左右的偏离角?文章对这一问题作了多方面的考证,认为:这一偏离角正相应于南京和北京的地理经度之差,是当时的设计制造者有意为之的。由于在整个明代所用的官方标准时间并非北京的地方时间(顺天之数),而是南京的地方时间(应天之数),为了在北京的观测能在此日晷刻线上直接读取相应于南京的地方时时刻,必须作两地经度差的改正。而这一向东二度左右的偏离角,正是相应于南京和北京经度差的改正角。在明代末期,中国天文学家也已经了解了关于地理经度和经度差的某些概念。由此,可以认为该地平日晷最迟在明代末期已经建造于北京了。
刘炎张旸
用射电天文方法测量小型天线的增益
1992年
本文讨论了以太阳和月亮作为校正源,用射电天文方法测量小型天线增益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实测方法,并列举和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实测结果。
秦志海周玉兰梁镇献江淑英刘炎魏双林
关键词:天线小型天线
三毫米射电望远镜用于大气参数测量
曹逸庭刘炎
关键词:射电望远镜大气吸收测量方法大气折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