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粘附
  • 1篇细胞粘附分子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学
  • 1篇临床病理学分...
  • 1篇囊性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乳头状...
  • 1篇甲状腺肿
  • 1篇甲状腺肿瘤

机构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篇罗玉凤
  • 1篇孟云霄
  • 1篇常晓燕
  • 1篇李霁
  • 1篇成殷
  • 1篇杨春明
  • 1篇姜英
  • 1篇陈杰
  • 1篇崔全才
  • 1篇梁智勇
  • 1篇曹金玲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EpCAM 及 E-cadherin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细胞间黏附分子EpCAM及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非生物素法检测EpCAM及E-cadherin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结果(1)EpCAM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例均呈一致胞膜表达,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均有胞质表达100%(91/91),其中36.3%(33/91)同时有细胞核表达。 E-cadherin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例,亦呈胞膜阳性表达100%(24/24),而在84.6%(77/9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有下调。(2) EpCAM细胞核阳性的33例中,同时伴有E-cadherin低表达的病例为30例,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P=0.000, Spearman相关系数=0.857)。(3) EpCAM在细胞核阳性表达与甲状腺癌滤泡亚型及甲状腺外浸润有关,分别P=0.037和0.033,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与年龄≥45岁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8和0.010)。结论 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现低表达,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及乳头状增生组织有下调。 EpCAM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及甲状腺癌中表达由细胞膜转移到细胞质,甚至部分到细胞核。联合检测这两种指标可为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浸润及转移机制及评判其生物学行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成殷孟云霄梁智勇杨春明罗玉凤崔全才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甲状腺肿瘤
胰腺胶样癌四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胶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分析4例胰腺胶样癌的临床特点,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4例胶样癌中3例发生在胰头部,患者均为男性;另1例在胰体尾部,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6.5岁。其中2例首发症状为腹痛,1例为尿糖增高,1例为查体发现。3例大体形态为囊实性结节,囊内含黏液,1例大体呈实性。低倍镜下,纤维及胰腺组织中可见边界清楚的黏液结节,大的黏液湖巾可见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成多个小黏液湖;肿瘤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呈小巢或条索状,或腺管状,也可看到印戒细胞漂浮其中。3例癌周可见肠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仅例1伴发胰胆管型IPM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MUC2细胞膜阳性,1例MUC1阳性。3例中例1和例3发现K—ras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均佗于12密码子G1y12Asp(GGT〉GAT)和G1y12Arg(GGT〉CGT)。结论胰腺胶样癌是少见的胰腺导管腺癌亚型,经常伴发于1PMN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应与普通胰腺导管腺癌、印成细胞癌及假性囊肿等病变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MUC2多阳性表达,MUCI多为阴性,K—ras基因突变率较低。
常晓燕姜英李霁罗玉凤曹金玲陈杰
关键词:胰腺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