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成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语文
  • 3篇语言
  • 2篇语言建构
  • 2篇情感
  • 2篇逻辑
  • 2篇教学
  • 1篇东南飞
  • 1篇形而上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诗
  • 1篇叙述语言
  • 1篇学科
  • 1篇殉情
  • 1篇意蕴
  • 1篇因果关系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学
  • 1篇语文学习
  • 1篇育人
  • 1篇育人功能

机构

  • 1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11篇王志成

传媒

  • 3篇语文教学之友
  • 3篇语文学习
  • 3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月刊
  • 1篇现代教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例谈语言建构中思维提升的有效策略
2020年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四个要素,即语言、审美、思维、文化,绝不是截然割裂开来的,而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渗透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如何从语言的视角出发,将其它三个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本文从文本内部整体与局部关联、文本外部关联及对话意识两个方面,对语言建构与思维逻辑形成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提升的观察点加以阐释,希望以此找寻到搭建语言与思维之间桥梁的钥匙。
王志成
关键词:语言建构思维逻辑思维提升
“悲”从何来——重读《守财奴》
2020年
在执教《守财奴》一文时,教师有时会将小说中的细节与人物形象进行对接,水到渠成地得出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六亲不认、为富不仁的吝啬鬼、守财奴的结论。但是经典作品中塑造出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王志成
关键词:尊严真诚亲情生命
课堂问题支架用矛盾分析法的策略被引量:1
2017年
课堂问题提出的水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与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找到课堂问题生成的策略,借助矛盾分析法的三个维度加以阐述,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希冀找到化解课堂问题障碍的有效路径,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效应的最大化。
王志成
关键词:课堂问题
当“情感”遇上“思想”
2013年
语文课改一直在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一线教师的面前,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扎实推进,后是“二期课改”的新鲜出炉,再后来是“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创新……至于接下来还会出现何种新名词,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一直在为实现一个自主、多元、开放的新型课堂而不断摸索前行,这期间的任何非议都在情理之中,因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渐渐成为语文课改的共识。
王志成
关键词:情感语文课人文性
《侍坐》究竟教什么
2018年
笔者曾就《侍坐》查阅过相关资料,尤以高尚榘主编的《论语歧解辑录》为最,盖其几乎囊括了历代学者对本文主旨的解读与阐释。而细细想来,都无外乎站在一家立场,探微索隐,虽不乏可圈之处,但似乎与核心语境若即若离。倘若仅以此为教学重点,虽然会给课堂增添了一些"玄幻"色彩,但是貌似高深的背后,是将孔子与当下剥离的一种曲解与晦释,是一种形而上的教学误读。
王志成
关键词:《侍坐》教学重点形而上论语孔子
做一个幸福的守望者
2014年
总想让自己的课堂魅力四射,但每每看到学生如坐针毡的痛苦表情,心中便有一种无奈与怅惘。曾试图改变眼前的现状,却又面临着“分数”的围堵,不由得被推向功利的浪尖。自己就像一个久困于贫瘠沙漠中的探险者,多么渴望能得到泉水的滋养。
王志成
关键词: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语言建构促逻辑生成的案例探究
2019年
语言建构促逻辑生成是从文本内部的联系、文本外部的联系两个方面切入。其中,文本内部整体联系侧重表情达意的言语前后的逻辑错位,文本内部局部联系侧重语言运用前后内容的逻辑勾连,文本外部联系侧重逻辑联系中语言运用的深化。据此不断调整解读过程中的思维路径,从而实现语言建构与思维的共同提升。
王志成
关键词:语言逻辑
“徘徊”一词的情感意蕴——读《孔雀东南飞》被引量:1
2019年
笔者在教学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曾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如孙绍振的《抓住情节的情感因果关系: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任富强的《是殉节,还是殉情——〈孔雀东南飞〉备课札记》等,每读常有豁然之感,但又陷入难解之困中,总觉得文中有其心理密码还没被真正破解。
王志成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情感意蕴长篇叙事诗因果关系备课札记殉情
以朗读教学提高学科育人效能——以《想北平》一课为例
2013年
《想北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力图使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从而进行语言的深度感知。同时,我还试图引导学生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渗透的情感、哲思等,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从而进行生命的深度体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品读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让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陶冶人、塑造人、净化人的育人功能。
王志成
关键词:《想北平》育人功能朗读教学文本对话学科
从“里边没人”说起被引量:1
2015年
师:课前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困惑:父亲和我告别时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火车车厢里怎么可能没人呢?他为何要这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生:可能真的没什么人吧,冷清。生:我倒是觉得他应该是想说"里边没人看见"吧。师:你有什么依据吗?生:我觉得父亲这样说,是说"没人看见,孩子,你就不要有顾忌了"。
王志成
关键词:买东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