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针粉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对小鼠血清IgG抗体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以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为研究对象,对比自制的无针粉末注射系统与普通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对小鼠的免疫效果。考察氢氧化铝吸附破伤风类毒素(Al(OH)3-TT)粉末的制备工艺,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考察其微粉学性质。结果表明,增加盐浓度、延长吸附时间均可提高吸附药量。NaCl浓度为0.4mol·L-1吸附效果较好,大于0.8mol·L-1,蛋白会发生盐析;反应10min后吸附量趋于稳定。体系pH值及温度在考察的范围内对吸附药量影响不大。根据优化后工艺制备的Al(OH)3-TT平均粒径为(60.6±4.4)μm。将自制的Al(OH)3-TT无针粉末注射剂与普通皮下注射剂对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破伤风抗毒素IgG抗体浓度。结果表明,Al(OH)3-TT(含TT30μg)无针粉末注射小鼠,4周后破伤风抗毒素IgG抗体浓度为(6.19±0.52)U·L-1,8周后为(10.70±0.78)U·L-1,而普通皮下注射组(含TT20μg)分别为(4.25±0.58)、(7.48±0.57)U·L-1,提示自制的Al(OH)3-TT无针粉末注射剂免疫原性较好,为进一步开发破伤风类毒素无针粉末注射剂提供了技术参考。
- 王伽伯周旭王喆桅金城肖小河
- 关键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