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乾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外科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术后
  • 2篇外科术
  • 1篇心静脉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心脏外科术后
  • 1篇氧合
  • 1篇氧合指数
  • 1篇乳酸
  • 1篇上腹部
  • 1篇上腹部手术
  • 1篇食管癌术
  • 1篇食管肿瘤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吴乾
  • 4篇杨敏
  • 2篇张海
  • 2篇李俊
  • 1篇周建桥
  • 1篇詹维伟
  • 1篇张伸
  • 1篇李赛琪
  • 1篇祝敏芳
  • 1篇余开颜
  • 1篇沈轶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随着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无创通气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呼吸衰竭,逐渐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免疫缺陷宿主重症肺炎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等多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首选通气支持手段[1-4]。其中在外科术后呼吸支持的研究也有报道[5-8]。因上腹部手术及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
余开颜祝敏芳李赛琪吴乾杨敏
关键词:NONINVASIVE上腹部手术氧合指数呼吸功能衰竭PEEP外科术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腔静脉内径变化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下腔静脉内径变化规律及其与中心静脉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住院手术的6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于手术前、术后当日、术后24 h、48 h行便携式床边超声检查,测量肝后下腔静脉平静呼气末最大径、吸气末最小径,计算呼吸变异指数,并记录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而分析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与中心静脉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术期下腔静脉呼气末最大径、吸气末最小径与中心静脉压呈正相关(r=0.64、0.71,P均<0.01),呼吸变异指数与中心静脉压间无相关性(P=0.38)。结论 :便携式床边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内径变化能为食管癌、贲门癌围术期患者循环容量评估提供帮助。
吴乾詹维伟杨敏周建桥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中心静脉压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将其中出现并发症的120例患者与同期行食管癌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各个危险因素对比,并将各种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年龄60岁以上,术前全身情况,基础疾病,术前病理分级,入信ICU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激素使用,意识障碍,抗酸制剂的使用,术后纤支镜使用,术后循环情况,液体出入量,术后氧合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术前全身情况,术后循环情况,术后氧合情况。【结论】年龄,术前全身情况,术后循环情况,术后氧合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为食管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李俊杨敏沈轶张海吴乾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乳酸比值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监测患者术后早期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与乳酸的比值,判断其是否为成为预测心脏外科术后病死率的可靠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49例,术中均行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后3、6、9、12和24h监测ScvO2/乳酸比值,并记录患者术后3d生命体征的各项参数取最差值进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以术后28d为观察终点,通过结合SOFA评分来比对ScvO2/乳酸比值预测患者病死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49例患者中存活142例;死亡7例,存活时间3~26d,平均存活时间为(14.0±2.6)d。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为17分和ScvO2/乳酸比值为8与患者预后不良具有独立相关性,以此两个数值节点可预测患者术后早期病死率。149例患者中,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的患者的病死率(8.7%)显著高于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的患者(1.3%,P<0.01),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的患者的病死率(18.8%)显著高于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的患者(2.6%,P<0.01)。瓣膜置换组、先天性心脏病纠治组、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置换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9%(3/103)、8.0%(2/25)、1/8、1/13,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瓣膜置换组和先天性心脏病纠治组中,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8%(1/53)和0,均显著低于同组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1/15和1/4(P值均<0.01);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病死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同组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1/10和2/3(P值均<0.01)。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置换组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中,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3和1/4,均显著高于同组SOFA评分≥17分且ScvO2/乳酸比值≤8者的0和0(P值均<0.01)。ScvO2/乳酸比值≤8时预测患者病死率的灵敏度为98.1%,特
李俊杨敏张伸张海吴乾
关键词:心脏外科术后乳酸病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