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平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3篇淋巴瘤患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金淋巴瘤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病毒
  • 2篇病理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黏膜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5篇郑文
  • 5篇朱军
  • 5篇刘卫平
  • 4篇张晨
  • 4篇邓丽娟
  • 4篇林宁晶
  • 4篇应志涛
  • 4篇王小沛
  • 4篇谢彦
  • 4篇宋玉琴
  • 3篇涂梅峰
  • 1篇时云飞
  • 1篇王贵强
  • 1篇李忠武
  • 1篇崔建涛
  • 1篇田乐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转化型淋巴瘤14例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淋巴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病理类型的转化,称之为转化型淋巴瘤(transformedlymphoma,TL),通常伴有侵袭性的临床过程,常规治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预后不佳。现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诊治的14例TL患者,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治疗方法与生存的分析。
刘卫平郑文王小沛宋玉琴谢彦涂梅峰林宁晶平凌燕应志涛邓丽娟张晨朱军
关键词: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病理类型
乙型肝炎病毒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流行区,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NHL中HBV感染率高于其他实体瘤和普通人群。NHL治疗过程中常出现HBV再激活,已有研究提示HBV再激活增加了肝脏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在NHL治疗前预防性给予抗HBV药物可有效地减少HBV再激活。
刘卫平郑文王贵强朱军
关键词:乙型淋巴瘤
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RIP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是否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并初步观察RIP3的表达是否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相关。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淋巴瘤和非肿瘤侵润淋巴结病理组织中RIP3表达,并观察RIP3亚细胞定位。结果:(1)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相对弱表达。(2)RIP3表达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为研究RIP3是否与淋巴瘤的发病、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任建鸿郑文谢彦崔建涛宋玉琴李忠武时云飞林宁晶王小沛涂梅峰应志涛平凌燕刘卫平邓丽娟张晨朱军
关键词:淋巴瘤病理免疫组化
40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NHL患者血清中HBV血清学标志物,并与全国普通人群HBV检出率对比。结果405例NHL患者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1.6%、39.8%和47.9%,与全国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细胞NHL和T细胞NHL的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3.3%对7.1%(P=0.083)、40.6%对37.5%(P=0.567)、53.2%对33.9%(P=0.001)。93例NHL患者中22例(23.7%)HBVDNA阳性,其中38例HBsAg阳性患者中19例(50.0%)HBVDNA阳性,HBsAg阴性但抗-HBc阳性的55例患者中3例(5.5%)HBVDNA阳性。结论NHL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全国普通人群,其中隐匿性HBV感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B细胞NHL患者的抗-HBc阳性率高于T细胞NHL患者。NHL患者如果合并HBV感染,则在抗肿瘤治疗前应该给予抗HBV治疗以预防病毒再激活。HBV与NHL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卫平郑文王小沛宋玉琴谢彦涂梅峰林宁晶平凌燕应志涛邓丽娟张晨朱军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肝炎病毒乙型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2年11月北京肿瘤医院80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原发部位分为胃组和非胃组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胃组32例(40.0%),非胃组48例(60.0%)。两组比较,胃组患者易出现贫血[50.0%(16/32)比25.O%(12/48),P=0.022];非胃组患者Ⅲ-Ⅳ期比例高于胃组[35.4%(17/48)比12,5%(4/32),P=0,022]。中位随访30个月,5年总体生存(os)率为90.0%,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O%。非胃组Ⅲ~Ⅳ期手术联合化疗组3年PFS率优于单独手术组(83.0%比33.0%),中位PFS期分别为43.4个月和20.3个月(P=0.040)。初治选择化疗者含利妥昔单抗组和单纯化疗组5年0s率分别为100.0%和86.0%(P=0.106)。多因素分析中初始疗效(OR=0.258,P=0.020)和白蛋白减低(OR=3.967,P=0.009)是Pb-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非胃MALT淋巴瘤进展期较常见,进展期患者可考虑全身治疗;胃MALT淋巴瘤手术治疗易残留。
田乐张晨刘卫平王小沛郑文谢彦林宁晶应志涛平凌燕邓丽娟宋玉琴朱军
关键词:疾病特征预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