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碳酸锂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MECT组18例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行12次MECT治疗,碳酸锂组24例患者使用碳酸锂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共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SOD指标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26,P<0.01),碳酸锂组的水平整体高于MECT组(P<0.05);MDA指标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8.18,P<0.01),MECT组的水平整体高于碳酸锂组(P<0.05);GSH-Px指标分组主效应(F=6.24,P=0.02)、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F=6.39,P=0.02)有统计学意义,碳酸锂组的水平整体高于MECT组(P<0.05),治疗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末MECT组GSH-Px低于碳酸锂组(P<0.05)。治疗6周末,MECT组中治疗有效者CAT水平较无效者高(P<0.05)。结论 MECT能改变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其对血浆CAT的调节可能是治疗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 吕钦谕鲍晨曦陆燕华路伟胡海琦易正辉何永光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氧化应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碳酸锂
- 研究吸毒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毒品种类对其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检测吸毒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度免疫的各项指标,从而研究其整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与吸食毒品种类的相关性。方法取47例吸毒者(其中26例海洛因成瘾者、21例冰毒成瘾者)以及23例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B细胞以及NK细胞百分率;采用ELISA法测IL-2血清含量;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其血清中抗体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结果吸毒者CD3+T细胞、CD4+T细胞、B细胞、IgM及C3较健康人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或P<0.05);吸毒者NK细胞及IL-2较健康人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海洛因组与冰毒组较健康对照组免疫功能均有显著变化,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毒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广泛而严重的紊乱或损伤,吸毒者细胞、体液及非特异度免疫均有明显改变,毒品种类对其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则不大。
- 施苗盛朱莉莉路伟高琼胡海琦
- 关键词:吸毒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亚群
- 改良电抽搐治疗与碳酸锂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 目的: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及碳酸锂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门诊或住院患者共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
- 吕钦谕鲍晨曦陆燕华路伟胡海琦何永光应启昂易正辉
- 精神运动性兴奋对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路伟金通观
- 关键词:精神运动性兴奋肌酸激酶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骼肌CK
- 神经丝蛋白AD7c-NTP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性神经丝蛋白(AD7c-NTP)在AD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尿AD7c-NTP水平检测。结果 AD组、VD组与对照组尿AD7c-NTP水平分别为(1.504±1.766)、(1.463±1.422)、(0.479±0.285)ng/mL,AD组、V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当尿AD7c-NTP水平为0.585ng/mL时,对AD的诊断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77.6%。结论尿AD7c-NTP定量检测在AD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方伟张晓晨刘遵建朱莉莉路伟林萍
- 关键词:神经组织蛋白质类阿尔茨海默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环状RNA差异表达初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环状RNA(circRNA)的差异表达谱,并预测其下游微小RNA(miRNA)靶点和亲本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3例AD患者(AD组)和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达谱,筛选出2个组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选取其中2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30例AD患者和22名正常对照者中进行独立验证。结果筛选出144个A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倍数改变>1.5且P<0.05)的circRNA,表达上调和表达下调各72个。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亲本基因主要涉及生殖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反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亲本基因主要参与炎症性肠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吞作用、IgG Fc段γ受体(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等信号通路。选取表达上调、下调的circRNA各1个(hsa_circ_0018905和hsa_circ_0024825)进行验证。RT-qPCR结果显示,AD组hsacirc001890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sacirc0024825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AD患者外周血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部分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通过"miRNA海绵"作用参与AD的发生、发展。
- 娄小燕王涛高琼路伟李丹李振华林萍
- 关键词:微小RNA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