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2012年至2014年我院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2年至2014年抗精神病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DUI)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3.84%,8.90%;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4.04%,DDDs平均年增长率为10.92%;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稳居前3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3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C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DUI趋于1。结论医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符合当前精神疾病临床治疗原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主导。
- 曾环思张璇钟彩妮李裕基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用药分析
- 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的不确定度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采用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2D-LC)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2D-LC法检测丙戊酸人血清药物浓度,第一维色谱柱为Aston SC2(25 mm×3.5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5.0 mmol·L^(-1)磷酸铵盐水溶液=2∶2∶3(v∶v∶v,pH=5.35);流速1.0 mL·min^(-1),第二维色谱柱为Aston SCB(125 mm×4.6 mm,5 μm),捕获柱为Aston SH(10 mm×3.5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0.0 mmol·L^(-1)磷酸铵盐水溶液=44∶56(v∶v,pH=3.00),流速1.2 mL·min^(-1),柱温40℃,紫外检测波长215 nm。依据不确定度来源分类原则,建立不确定度模型,分析测定方法中重复性、样品称量、溶液配制、仪器允差、提取回收、标准曲线拟合等不确定度源拟合类型,选定散布函数,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2D-LC法测定丙戊酸低、中、高血清药物浓度的拓展不确定度分别为U_L=1.8657 μg·mL^(-1),U_M=6.8542 μg·mL^(-1),U_H=13.9458 μg·mL^(-1)(P=95%),结果可分别表示为(7.52±1.87)、(123.85±6.85)、(249.33±13.95)μg·mL^(-1)。结论本法不确定度小,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低浓度对不确定度贡献最大,溶液的配制和提取回收率过程对不确定度有部分影响。
- 钟彩妮曾环思蒋家兵王裕锋张璇
- 关键词:丙戊酸血清药物浓度
- 索他洛尔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索他洛尔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用于研究索他洛尔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为3.0)-乙腈(90∶10)为流动相,用AgilentTC-C18(4.6mm×250mm,5μm)柱,采用荧光检测,Ex=235nm,Em=313nm。结果索他洛尔线性范围为0.02~2.50μg.mL-1(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2.0%,日内RSD≤3.4%,日间RSD≤7.3%。12名受试者单次服用160mg索他洛尔片后,体内呈一室模型药动学特征。结论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索他洛尔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 闫小华周凡张宏久张毕奎许蕴马经野邓小敏张璇
- 关键词:索他洛尔药物浓度药物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2种进口索他洛尔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评价2种进口索他洛尔片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12名中国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受试和参比索他洛尔片160mg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由DAS2.0药学与统计程序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最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Wi=1),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14±0.279)μg/mL和(1.29±0.262)μg/mL,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91±4.906)h和(8.780±3.034)h,达峰时间分别为(3.583±0.669)h和(3.042±0.75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6.221±3.098)μg·h/mL和(15.932±2.675)μg·h/mL,以AUC0→t计算的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0±0.146)%。结论两制剂生物等效。
- 闫小华李东周凡张宏久张毕奎许蕴马经野邓小敏张璇
- 关键词:索他洛尔生物等效性片剂
- 广东151家医院近5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统计广东地区151家医院2015年至2019年抗抑郁药的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NRIs)的销售金额和DDDs构成比均接近80%;5年来销售金额和DDDs均排名前5的药物是艾司西酞普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舍曲林、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阿戈美拉汀的销售金额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194.75%),DDDs年均增长率207.40%;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使用极少,销售金额和DDDs均排名靠后;各年度DUI总体趋近1;新型抗抑郁药DDC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广东地区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以SSRIs和sSNRIs为代表的新型抗抑郁药已替代传统的抗抑郁药,占主导地位。
- 曾环思张璇钟彩妮李东刘宇恒
- 关键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用药分析
- HPLC测定头孢呋辛酯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采用HPLC测定考察头孢呋辛酯片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流动相A:0.2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流动相B:甲醇,A∶B=62∶38,流速:1 mL/min;柱温:28℃;检测波长:278 nm;进样量:20μL。结果回归方程Y=600.4X+2.781,r=0.9999,0.048288~0.6036μg/mL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用方法可用于孢呋辛酯片的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 李裕基张璇闫小华
- 关键词:头孢呋辛酯片HPLC
- 129例奥氮平药品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奥氮平药品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康宁医院上报129例奥氮平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探讨患者性别、年龄、剂量、合并用药及血药浓度及浓度/剂量比值(C/D)与奥氮平ADR的关系。结果129例奥氮平ADR主要为神经精神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以肝功能异常、锥体外系反应和静坐不能最为常见;患者年龄以19~40岁居多,女性患者ADR报告多于男性,男性发生严重ADR占比高于女性(P<0.05);联合用药发生严重ADR比率与单一用药无显著性差异(P>0.05);72.87%患者在ADR发生期间监测了血药浓度,严重ADR血药浓度及C/D值与一般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奥氮平时应加强其ADR监测和治疗药物监测,减少合并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曾环思钟彩妮钟易霖彭陈陈张璇
- 关键词:奥氮平药品不良反应血药浓度合并用药
- 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医院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医院2014年至2016年抗抑郁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DUI)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年来,医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6.11%和17.3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使用较多;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排序排名前3的是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舍曲林,DDDs排序稳居前3是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DDC较高的有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和艾司西酞普兰;各种药物的DUI趋于1。结论医院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增长,SSRI占主导地位,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 钟彩妮曾环思张璇李裕基
- 关键词: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用药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浓度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人血中文拉法辛的测定方法,为临床应用和药动学研究提供分析手段。方法采用HPLC紫外检测法,流动相甲醇-水-四甲基乙二胺-冰醋酸(63∶37∶0.44∶0.37,v/v),Agilent Eclipse XDB-C18分离柱,UV检测波长为230nm,以安眠酮为内标,正戊烷提取。结果线性范围20~1 2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99.1%,日内日间RSD在1.1%~4.5%,且常用的其他抗抑郁药及安定类药物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 闫小华周凡张毕奎邓小敏张宏久张璇
- 关键词:文拉法辛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治疗药物监测
- 门诊患者齐拉西酮血药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及其治疗药物监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考察服用齐拉西酮门诊患者的血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4月我院门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剂量、合并用药对齐拉西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结果590例门诊患者的齐拉西酮平均血药质量浓度为(128.39±126.92)ng/mL,C/D为(1.53±1.41)(ng·d)/(mL·mg)。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性别、年龄、给药剂量及合并用药只能解释16.10%的齐拉西酮血药浓度的变化。女性组齐拉西酮的C/D高于男性组(P<0.05);未成年组的C/D高于成年组(P<0.05),老年组的C/D与成年组、未成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抗精神病药组的C/D高于无合并用药组(P<0.05),合并其他精神科药物组及多药联用组的C/D与无合并用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引起齐拉西酮血药浓度升高,临床应加强监测血药浓度,减少合并用药,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 钟彩妮张璇钟易霖蒋家兵王裕锋曾环思
- 关键词:齐拉西酮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合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