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ZrSiO_4纳米粉体的微波水热法合成及其合成机理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rmal,M-H)在160~200℃下制备出了高纯的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可使ZrSi O4的结晶温度降低到160℃,合成时间可缩短到30 min,大大地降低了硅酸锆粉体的合成能耗.微波水热法合成的硅酸锆粉体颗粒呈圆片状,外形规则,粒度分布均匀(约为400 nm),ZrSi O4晶体尺寸小(约为20 nm).此外,结合测试分析,对纳米硅酸锆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刘大为王芬朱建峰李栋李强
- 关键词:ZRSIO4微波水热法纳米粉体反应机理
- 分相呈色陶瓷釉的特性及呈色机理被引量:33
- 2009年
- 通过在R2O-RO-Al2O3-SiO2-P2O5(R2O为Na2O,K2O,L2O;RO为CaO,MgO等)系分相基础釉中引入不等量的Ca3(PO3)2、滑石、石英和方解石,研究了以分相微珠结合基础釉基色获得不同釉色的方法。以四角配料实验法、能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分相法呈色的物理光学原理以及釉的组成、烧成温度对分相微珠及呈色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相釉的呈色机理符合Rayleigh散射及Mie散射规律,即当分相微珠尺寸小于100nm时,釉层以Rayleigh散射为主,釉色呈蓝色;而分相微珠尺寸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以Mie散射为主,釉色呈乳白色;控制分相微珠尺寸及分布状态是获得分相色釉的关键。
- 王芬罗宏杰李强李伟东
- 关键词:陶瓷釉呈色机理
- 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
-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rmal,M-H)在160-200℃下成功的制备出了高纯的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
- 刘大为王芬朱建锋李栋李强
- 关键词:微波水热法硅酸锆粉体反应机理
- 文献传递
- 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
- 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rmal,M-H)在160-200℃下成功的制备出了高纯的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
- 刘大为王芬朱建锋李栋李强
- 文献传递
- 环境友好型高白乳浊釉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以Ca3(PO3)2、滑石、石英及硼熔块为基本组成,研制了无乳浊剂R2O-RO-Al2O3-SiO2-P2O5-B2O3体系环境友好型高白乳浊釉。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B2O3/P2O5质量比和烧成温度对釉面性能及釉的显微结构等的影响,并对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B2O3/P2O5质量比为1/2~2区域,1200℃烧成温度,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乳浊釉;B2O3/P2O5质量比不同时,釉熔体产生多次不混溶相,出现微相功能转换,乳浊度也随之改变;B2O3/P2O5质量比为1时,釉中分相小滴相对较多,尺寸与可见光相近,且分散性高,使釉对光的折射与散射能力强,釉面呈现高乳白效果,白度可达87。
- 王芬李强罗宏杰朱建锋
- 关键词:分相乳浊釉乳浊机理
- 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rmal,M-H)在160-200℃下成功的制备出了高纯的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可使ZrSiO4的结晶温度降低到160℃,合成时间可缩短到30min,大大的降低硅酸锆粉体的合成能耗。微波水热法合成的硅酸锆粉体颗粒呈圆片状,外形规则,粒度分布均匀(约为400nm),ZrSiO4晶体尺寸小(约为20nm)。在950℃下煅烧微波水热合成的粉体,结果表明:煅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粉体的结晶程度,该粉体颗粒形状及粒度均未产生显著的变化。结合测试分析,对纳米硅酸锆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刘大为王芬朱建锋李栋李强
- 关键词:微波水热法硅酸锆粉体反应机理
- 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被引量:11
- 2010年
- 以Ca3(PO3)2、滑石、石英及硼熔块为基本组成,采用四角配料法制备了R2O–RO–Al2O3–SiO2–P2O5–B2O3体系多相乳浊釉。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B2O3与P2O5的质量比和烧成温度对釉面性能及釉的显微结构等的影响,并对磷硼多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磷酸钙的质量含量为3%~15%,B2O3与P2O5的质量比为1/2~2区域,在1200℃烧成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乳浊釉;B2O3/P2O5质量比不同时,釉熔体产生多次不混溶相,出现微相功能转换,乳浊度也随之改变;B2O3与P2O5的质量比为1时,因微相转换,釉中分相小滴相对较多,尺寸与可见光相近,且分散性高,使釉对光的折射与散射能力强,釉面呈现高乳白效果,白度可达87。
- 李强王芬罗宏杰朱建锋
- 关键词:分相乳浊釉乳浊机理
- 微波水热法合成硅酸锆纳米粉体的研究
- 2010年
-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乙酯为原料、NaF为矿化剂,采用微波水热法(Microwave-hydrothemal,M-H)在160~200℃成功地制备出高纯硅酸锆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水热使ZrSiO_4的结晶温度降低到160℃,合成时间缩短到30min,大大降低了硅酸锆粉体的合成能耗。硅酸锆的微波水热合成温度为180℃时,所合成的硅酸锆粉体颗粒呈圆片状,直径约为400nm,厚度约为直径的1/10,外形规则,粒度分布均匀。通过谢乐公式可以计算出微波水热法合成的ZrSiO_4晶体的尺寸约为20nm。煅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粉体的结晶度,但是颗粒形状及大小均未产生显著变化。结合测试分析,对纳米硅酸锆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刘大为王芬朱建峰李栋李强
- 关键词:微波水热法硅酸锆粉体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