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创新基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GPS
  • 2篇地壳
  • 2篇地壳运动
  • 2篇断层
  • 2篇速度场
  • 2篇汶川地震
  • 2篇GNSS
  • 1篇地壳变形
  • 1篇地震同震形变
  • 1篇断层滑动
  • 1篇断层滑动速率
  • 1篇星历
  • 1篇形变
  • 1篇应变率场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和
  • 1篇震后
  • 1篇数据处理
  • 1篇天线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9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9篇王伟
  • 9篇王伟
  • 6篇谭凯
  • 4篇赵斌
  • 4篇乔学军
  • 3篇王迪晋
  • 3篇杨少敏
  • 3篇黄勇
  • 2篇张彩红
  • 2篇刘刚
  • 2篇熊维
  • 1篇杜瑞林
  • 1篇廖华
  • 1篇王培源
  • 1篇聂兆生
  • 1篇史永明
  • 1篇喻成
  • 1篇王俊
  • 1篇牛奔

传媒

  • 9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库仑应力和发震概率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2008年汶川震前的GPS速度场,计算青藏高原东部主要断层背景地震活动性和发震概率,然后根据密集的近场同震形变约束的精细的汶川地震破裂模型,分析汶川地震引起的周边断层库仑应力的变化,并对应力扰动后周边断层发震概率的变化进行定量估计。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有明显的应力增加,最大应力增加值达0.67 bar;东昆仑断裂、嘉黎察隅断裂、岷江断裂南段和成都德阳断裂东北段应力增加值较小;而鲜水河断裂康定-泸定段、岷江断裂北段、成都德阳断裂西南段和虎牙断裂的应力积累则明显降低。综合震前发震概率和汶川地震应力变化影响估算的应力扰动后的发震概率表明,受汶川地震影响,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发震概率明显增加,大震发生概率接近震前的2倍。
熊维谭凯刘刚王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库仑应力变化发震概率
用trackRT进行实时GPS数据处理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trackRT实时定位模块对GPS连续站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站的实时动态位移,精度水平方向约为1 cm、垂向约为2 cm;利用其RINEX模拟模块trackRTr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1 Hz GPS数据进行模拟实时处理,与事后处理结果较为一致;分析卫星轨道星历和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影响较大。
王俊谭凯杨少敏刘刚赵斌王伟王伟
关键词:基线
流动SLR几何旋转中心坐标测量与解算
2013年
卫星激光测距系统(SLR)的测距值,一般归算到方位轴和俯仰轴的空间交会点(几何旋转中心),其空间坐标的确定是观测数据得以应用的前提。介绍一种GNSS天线的安装方案,该方案克服望远镜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几何旋转中心难以接近测量的问题,基于BERNESE计算软件,联合多个IGS站,解算出流动SLR几何旋转中心坐标的观测结果,整体精度优于4 mm。
王培源王伟
关键词:归心测量卫星激光测距GNSS天线安装IGS站
用GPS分析天山现今地壳变形与应变率场被引量:13
2014年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13年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的GPS区域网观测资料,并结合境外天山、帕米尔等地区公开发布的速度场结果,获取整个天山及邻区较为完整的地壳运动图像以及应变率场分布特征。初步结果表明:1)天山地区现今应变率场分布的整体特征与该地区长期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天山以近南北向挤压缩短变形为主要特征,主压应变率由其西段(77°E附近)的约45×10-9/a,逐渐降至东段(86°E附近)的约10×10-9/a;2)天山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北缘逆冲断裂带及其北侧的阿莱山脉附近为面压缩区,主压应变率约为(50-60)×10-9/a,面膨胀率约为(40-50)×10-9/a,与已有GPS剖面观测到的该区域(10-15)mm/a的地壳缩短速率十分一致;3)与塔里木盆地相邻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38°N附近),其现今地壳活动、应变率场分布与该地区目前处于拉张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有很好的一致性,主应变率和面膨胀率显示存在一定程度的拉张变形,拉张应变率约为(10-20)×10-9/a,方向为近东西向;4)最大剪应变率结果显示天山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剪切变形,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对应于西南天山的帕米尔北缘逆冲断裂带附近,幅度最大值约为40×10-9/a;5)另一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位于天山西部(78°E附近),幅度约为30×10-9/a。
王伟王伟杨少敏谭凯赵斌黄勇张彩红
关键词:GPS地壳运动速度场应变率场
利用陆态网络连续GNSS资料分析流动站速率精度与可靠性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络)的GNSS连续站资料,分析GNSS流动站观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研究时间跨度、观测周期以及观测时长对速率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跨度对流动站速率精度的影响显著,观测时间越长,流动站速率越接近连续站。按照陆态网络目前每2a观测1期的模式,当时间跨度达到16a时,流动站与连续站速率差异的标准差在水平方向约为0.1mm/a,垂直方向约为0.3mm/a。不同观测时长对流动站水平速率差异的影响基本小于0.15mm/a,垂直方向小于0.45mm/a。当观测时长大于或等于3d时,在水平方向的速率差异的标准差小于0.1mm/a。在时间跨度、观测时长一定时,观测周期越短,流动观测站结果越接近连续观测站结果。
王伟王伟王迪晋聂兆生
关键词:GNSS流动站
利用GPS资料分析天山现今地壳缩短速率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9-2013年的GPS区域网资料,并结合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的GPS资料以及境外天山、帕米尔等地区公开发布的最新速度场结果,获取整个天山及邻区较为完整的地壳运动图像,以此研究天山及邻区的现今地壳缩短速率及其空间变化。初步结果表明,自西向东分别横跨帕米尔北缘逆冲断裂带、柯坪塔格逆断裂-褶皱带、库车逆断裂-褶皱带、玛纳斯逆断裂-褶皱带和吐鲁番中央隆起逆断裂-褶皱带的5条GPS速度剖面显示,整个天山南北向的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逐渐减小,且剖面内的地壳缩短与变形并非线性分布,其现今地壳缩短速率分别为26、20、12、9和4 mm/a。
王伟王伟杨少敏谭凯赵斌黄勇张彩红
关键词:GPS地壳运动速度场
亚东-谷露裂谷带与块体运动的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2009~2011年的GPS水平速度场,采用负位错模型,研究了亚东-谷露裂谷带及邻区的断层运动速率、闭锁程度及其构造运动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西南块体,东南、东北及西北各块体的欧拉极分别为(89.37°,27.91°,-2.56°/Ma)、(89.02°,28.94°,-2.87°/Ma)、(85.03°,27.98°,-0.93°/Ma)。雅鲁藏布缝合线南北侧测站的差异运动表明其为走滑断层,左侧右旋速率为4.5 mm/a,右侧为2.2 mm/a。计算结果表明,亚东-谷露裂谷带南段的拉张速率约为6.75±0.9 mm/a,北段的拉张速率为4.72±0.8 mm/a,均高于地质研究获得的长期运动速率。反演结果显示,亚东-谷露裂谷带闭锁深度为10 km,小于一般断层的闭锁深度。
喻成乔学军王伟王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GPS
GPS测定的四川芦山Mw6.6地震同震形变被引量:7
2014年
对芦山地震震中周围的GPS连续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获得静态同震水平位移和动态高频形变。震中50km范围内高频GPS同震形变波形清晰,最大震动幅度为70mm,震动持续时间约30S。同震水平位移分布符合逆冲断层破裂形变模式,同震位移矢量指向震中,大小随震中距离而衰减。距震中29km观测到最大水平位移为21mm,距震中150km同震位移约1~2mm。以GPS静态同震形变初步约束单断层的产状及滑移量,结果显示芦山地震主要破裂位于震中附近20km内,平均逆冲滑动量约0.6m。GPS测定的同震形变研究表明,芦山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
赵斌谭凯黄勇王伟王伟廖华廖华乔学军
汶川震后龙门山周边活动地块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1999~2013陆态网络观测资料,计算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周边活动地块应变率场分布及欧拉旋转矢量,基于Okada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块体边界主要断层活动性状,分析研究区域现今构造变形和应变分配,并讨论汶川地震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巴颜喀拉东部、川西北、滇中等活动地块向南东向运移的同时自身作顺时针旋转;由于龙门山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等逆冲带对地壳应变的吸收与调整,研究区域地壳变形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区域地壳变形以连续渐变为主要特征;汶川地震使巴颜喀拉块体、川西北块体的南东向运移加速,并增强了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和丽江-小金河断裂的逆冲运动。
熊维谭凯乔学军王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活动地块断层滑动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