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环境土壤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分析测试技术
- <正> 去年5月22-23日,联合国环境署主持投票的,并获得通过的持久性难降解有机化学物质公约(POP公约),是目前针对日益严重的人为的环境激素物质污染问题作出的全球联手治理的法律性文件,因此受到全球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高...
- 陈左生李伟黄萍李常清王关玉
- 文献传递
- 一种求解旅行商问题的新型帝国竞争算法被引量:42
- 2016年
- 帝国竞争算法是一种已在连续优化问题上取得较好效果的新型社会政治算法.为了使该算法更好地应用于离散型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求解旅行商问题的新型帝国竞争算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改变初始帝国的生成方式;同化过程采取替换重建方式,以提升求解质量;革命过程中引入自适应变异算子,以增强搜索能力;殖民竞争过程中调整了殖民地分配方式;算法加入帝国增强过程,以加快寻化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帝国竞争算法求解质量高、收敛速度快.
- 张鑫龙陈秀万肖汉李伟
- 关键词:旅行商问题遗传算法
- 我国京津地区土壤中二噁英类物质污染初探
- <正> 二噁英类(Dioxins)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成为当前世界上倍受注目的科研焦点。大面积的农药污染源以及工业污染源所产生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如二噁英等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均是一个未知数。为改...
- 陈左生李伟黄萍李常清王关玉
- 文献传递
- 二噁英类分析用溶剂的超高纯化技术被引量:2
- 2004年
- 设计、开发了二英呋喃分析专用高纯溶剂的提纯装置,通过104倍的高度浓缩后,经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的检测,对该提纯装置的提纯效果进行了验证评价。经验证,国产分析纯级甲苯、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等溶剂中二英呋喃类以及其他杂质等干扰物的存在量被控制在10-15g以下(仪器检测下限值)。该溶剂提纯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能够满足二英研究实验室所需的超高纯品质的二英级溶剂的需求,极大地降低了二英的研究成本。
- 陈左生李伟李常青黄萍刘耕耘周正
- 关键词:二噁英
- 二噁英/呋喃类的PGC柱-高效液相色谱精制法被引量:4
- 2004年
- 针对现行二英物质的三氧化二铝柱分离净化技术的缺陷,介绍了目前最新的二英类物质间的单离纯化技术———高效PGC(PorousGraphiticCarbon)柱-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13C-二英类物质的实际分离条件以及分析流程的研究,二英类的最终纯化技术达到自动化。对实际土壤中二英类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单分离二英类物质组分效果良好,回收率稳定达到99%以上,自动化程度高;溶剂用量少,安全性好;排除了人为干扰,减少了操作过程的失败。
- 李伟陈左生李常青黄萍刘耕耘周正王关玉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超痕量
- 土壤中二噁英/呋喃类物质的ASE高效提取法被引量:6
- 2004年
- 研究了用高效溶剂提取方法测定土壤中二英类物质,特别对与提取效率相关的条件如提取次数等进行研究。得出土壤中二英类物质各异构体的提取效率与提取次数有关。提取率99%以上(3次提取),仅要1h。与国外同一土壤索氏提取法的提取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ASE有提取溶剂用量少、时间短、效率高、实验步骤简化等优点。
- 李伟陈左生李常青黄萍刘耕耘周正王关玉
- 关键词:土壤痕量分析
- GNSS-R土壤湿度估算体系架构研究与初步实现被引量:4
- 2017年
- 土壤湿度估算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射信号遥感技术(GNSS reflectometry,GNSS-R)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GNSS-R土壤湿度估算的理论可行性、信号接收处理方式、地基/空基试验、估算模型及其精度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GNSS-R陆面遥感技术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对GNSS-R土壤湿度估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GNSS-R土壤湿度估算体系架构,利用MATLAB进行土壤湿度估算模型集成与软件实现。结合研究机构公开数据集对软件中的估算模型和功能进行验证,表明该软件能够为开展GNSS-R土壤湿度估算的数据处理、模型验证等提供技术支持。
- 李伟陈秀万彭学峰肖汉
- 关键词:GNSS-R土壤湿度体系架构MATLAB
- 突变论尖角模型在树材积估算中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为了研究树木的生长是否也存在突变的问题,将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应用于我国北方——内蒙古赤峰市旺业甸林场10个常见树种单木材积的测定和计算。选取10个北方常见树种,对其树高(H)、胸径(D)、材积(V)、地径(D0)等参数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真值,利用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建立的"材积–树高–胸径"模型进行内符合精度检验,利用边缘树种对模型进行外符合精度检验,比较模型计算值与仪器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在经过一定的迭代之后,结果表明:模型的总体相对误差RS在[0.001,0.05]范围,平均相对误差E在[-0.11,0.02]范围,总体预估精度P大于80%,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即突变论中的尖角模型理论适用于我国北方10个树种单木材积模型的建立,同时说明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当树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材积将遵循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这是突变论的尖角模型理论首次应用到单木材积的测定,并得到较好的拟合结果。同时,在不连续的测量状态下建立的突变低维模型为树木材积的研究和各树种间的空间竞争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李伟陈秀万毛海颖李飞
- 关键词:突变论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 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被引量:179
- 2002年
- 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主要的流通途径 ,导致土壤碳以CO2 形式流向大气圈。全球土壤中碳贮存量的增加有助于缓和人为CO2 的进一步释放 ,而土壤CO2 的流失则显著地加剧大气CO2 的升高和增强温室效应。文章简单评述了土壤呼吸作用、大气CO2 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 :改进的管理实践能减少农业土壤中CO2 净流失 ,增加有机碳贮存。减缓土壤呼吸作用的一项简单措施是减少土壤耕作。土壤扰动最小的耕作实践称为免耕作。实践证明 ,当实施免耕作时 ,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明显降低。
- 李玉宁王关玉李伟
- 关键词:土壤呼吸作用碳循环土壤有机质
- 土壤中的二恶英类物质污染及其污染源被引量:16
- 2004年
- 为加强对二恶英类物质污染现状及污染途径的调查研究,为切实有效地控制其污染,并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可靠的依据,综合国外土壤中二恶英类物质环境污染调查的文献资料及本实验室对北京地区的调查研究结果,介绍了全球土壤的二恶英类物质污染概况,指出土壤中二恶英类物质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固体垃圾焚烧、有机含氯化合物的合成和使用、汽车尾气排放等,不同的污染源,其二恶英类物质特征分布形态不同,通过对样品中二恶英类物质的异构体类型及其分布形态的分析,可以追溯污染的起源。对北京地区的初步研究显示北京地区土壤中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但这还不足以说明该地区的二恶英类物质整体污染水平,还需对污染疑似地区土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调查研究也是急为迫切的。
- 李常清陈左生李伟王关玉
- 关键词:二恶英类物质土壤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