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磊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腰椎
  • 3篇骨折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肉瘤
  • 2篇三维重建
  • 2篇外伤
  • 2篇外伤性
  • 2篇外伤性肋骨骨...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肋骨
  • 2篇肋骨骨折
  • 2篇法医
  • 2篇法医学
  • 2篇法医学鉴定
  • 2篇复习
  • 1篇胆囊
  • 1篇毒性

机构

  • 9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泉县人民医...
  • 1篇太和县中医院

作者

  • 9篇张磊
  • 4篇袁玉山
  • 3篇张杨
  • 1篇于海洋
  • 1篇翟云雷
  • 1篇梁成民
  • 1篇李亚彬
  • 1篇刘彬
  • 1篇宋斌
  • 1篇李岩
  • 1篇李小伟
  • 1篇王伟

传媒

  • 3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胰腺黏液纤维肉瘤MRI表现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阜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5号。患者女,80岁,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中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程度轻微,伴腹胀不适,未予重视治疗,近10天来患者左上腹疼痛加重。
张曼曼李旭马培旗张小艳张磊
关键词:黏液纤维肉瘤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优势探析
法医学鉴定中,胸部外伤最易造成肋骨骨折,目前,X线胸片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X线胸片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易发生误诊和漏诊。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快速得到三维图像,对肋...
牛洋张磊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优势探析
法医学鉴定中,胸部外伤最易造成肋骨骨折,目前,X线胸片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X线胸片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易发生误诊和漏诊.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快速得到三维图像,对肋...
牛洋张磊
关键词:外伤性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
MR脂肪定量技术联合定量CT对中老年人腰椎的影像学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中老年人各腰椎体脂肪含量(fat fraction,FF)、R2*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MRI脂肪定量技术测量40例中老年人(男女各20例)共200个腰椎体的FF、R2*值,通过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tomography,QCT)测量腰椎各椎体BMD,采用SNK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腰椎各椎体BMD、FF和R2*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腰椎BMD、FF和R2*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腰椎各椎体FF、R2*值与BMD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中老年人L1-L5各椎体间BMD、R2*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椎体间F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女性中老年人L4FF、L5FF均大于L1FF,男性L4FF大于L2FF。男、女两组腰椎体BMD、FF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腰椎体R2*大于女性。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腰椎BMD与FF值均呈负相关(rs男=-0.76,rs女=-0.77,P均<0.05),与R2*值均呈正相关(rs男=0.56,rs女=0.45,P均<0.05)。结论中老年人腰椎体BMD与FF、R2*值有一定相关性,且中老年女性R2*小于男性,同时中老年人下腰椎FF值较上腰椎高。
马培旗袁玉山彭彬张宗夕张磊张杨张小艳王仲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骨密度
肝、脾及腰椎R2^(*)值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铁含量
2024年
目的观察肝、脾及腰椎R2^(*)值用于评估慢性肾衰竭(CKD)患者体内铁含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2例CKD患者,根据转铁蛋白饱和度≤20%与否分为绝对缺铁组(n=22)和非绝对缺铁组(n=30)。基于改良Dixon定量(mDIXON-quant)MRI观察组间肝、脾及腰椎R2^(*)值差异,并分析上述R2^(*)值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绝对缺铁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绝对缺铁组与非绝对缺铁组脾和腰椎R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KD患者脾、腰椎R2^(*)值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不饱和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呈负相关(P均<0.05)。腰椎R2^(*)值减低是CKD患者绝对缺铁的影响因素(P<0.05)。以腰椎R2^(*)值=134.26 Hz为最佳截断值,其诊断CKD患者绝对缺铁的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为68.20%,曲线下面积为0.727。结论腰椎R2^(*)值有助于评估CKD患者体内铁含量。
李旭马培旗张小艳王仲秋李小伟许星成张磊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 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COVID-19和疑似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CT表现及COVID-19病人的临床总病程。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分析病灶密度(GGO、GGO伴胸膜下条索影、实变影)、病灶内部特征(网格影、血管增粗、空气支气管征)、病灶分布(胸膜下且与长轴平行、非胸膜下沿血管束),并对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进行半定量评分。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漏诊率;比较COVID-19组与疑似COVID-19组之间CT征象的差异性,并分析COVID-19组CT评分与总病程的相关性。结果: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79例(48.17%),阴性85例(51.83%),CT筛查COVID-19的灵敏度为94.94%,特异度为35.29%,漏诊率为5.06%。COVID-19组中GGO、GGO伴胸膜下条索影、网格影、胸膜下且与长轴平行高于疑似COVID-19组(P<0.05),COVID-19组中实变影、非胸膜下沿血管束低于疑似COVID-19组(P<0.05),两组间病灶内血管增粗、空气支气管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CT评分与临床总病程呈正相关(R=0.321,P<0.05)。结论:胸部CT在COVID-19筛查、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方面均有较高的价值。
袁玉山马培旗张磊张杨彭彬乔阿龙王仲秋张宗夕陈飞方献冬高友富
关键词:肺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胆囊肉瘤样癌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阜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56号。患者女,7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绞痛,程度较剧烈,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有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胀不适,无皮肤黄、巩膜黄、尿黄。
马培旗袁玉山宋斌张磊张杨
关键词:胆囊肉瘤样癌磁共振成像
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17例,年龄63.5±7.5岁(47~75岁)。患者术前均行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检查,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站立位位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影像学测量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LKC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和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计算"后凸柔韧度"(站立位LKCA-俯卧位LKCA)/站立位LKCA×100%,根据其指导手术方案。分别比较术前俯卧位加压脊柱全长CT和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得的LKCA、TK和LL。结果:术前站立侧位X线片所测得的LKCA、TK和LL分别是52.46°±15.63°、36.13°±9.55°和33.31°±10.33°,术前俯卧位脊柱全长加压CT定位像测得的LKCA、TK和LL分别是36.94°±15.69°、28.09°±7.62°和26.99°±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柔韧度(31.6±9.89)%(16.4%~60.6%)。术后2周LKCA和TK、LL分别为18.30°±3.57°、18.23°±6.75°和26.99°±6.75°,同末次随访LKCA、TK和LL分别是20.86°±5.34°、17.92°±6.31°和18.54°±4.7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术前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的LKCA、TK、LL同术前俯卧位脊柱全长CT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加压脊柱全长CT定位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型影像学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的准确评估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旭于海洋梁成民翟云雷王伟刘彬袁玉山张磊
关键词:骨质疏松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误诊1例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方法:对1例间隔2月两次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MELAS综合征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肌无力、脑卒中样发作、身体多毛、眼肌麻痹、2岁后开始智力下降、生长发育迟滞、血及脑脊液乳酸增高;脑电图正常背景波消失及一侧半球慢波活动;头颅MRI颞、顶、枕叶及丘脑、外囊区、侧脑室体部旁等多发片状异常信号,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而头颅MRA血管成像相应区域无异常病变;遗传代谢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多个氨基酸及游离肉碱、甲基丙二酰基肉碱增高;基因检测结果为A3243G位点突变。结论:MELAS综合征表现复杂多样,以发育落后、反复发作脑炎样表现为特点,遇到不能用常见病解释的临床表现改变,若有血及脑脊液乳酸水平增高、头颅MRI发现血管分布不平行的脑梗塞等表现时,及时考虑MELAS综合征可能,尽早结合肌肉病理活检或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李亚彬方辉张磊李岩
关键词:MELAS综合征病毒性脑炎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