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15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可应用于农林领域保水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保水剂又称高吸水树脂,拥有吸水缓释和肥料控释的能力,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保水剂可以由合成聚合物、天然聚合物以及有机和无机物组合合成。保水剂的合成包括物理、化学和杂化键合,主要通过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和辐射聚合法等方法实现。基于此,综述了保水剂的基本概念、性质、作用机理、合成方法及分类,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今后重点是对耐盐性高、可重复利用并能够大量生产的保水剂的研究。
- 刘雅娜俄胜哲俄胜哲马晓峰袁金华袁金华张鹏冶赓康赵天鑫王钰轩
- 关键词:保水剂高吸水性树脂
- 内陆河流域基于绿水理论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水文过程与植物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基于Falkenmark等提出的绿水和蓝水概念的生态水文学研究,使水循环与生态学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凸现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按绿、蓝水的理论思路进行分析,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可看作是森林、草地等对天然降水在绿水和蓝水之间的按比例分成;荒漠雨养植被中植物的水循环模式是"纯绿"的,即降雨渗入土壤的水都以蒸散发(绿水)形式消耗掉;荒漠河(湖)岸植物的水循环是由蓝到绿,即其水分来源是地下水(蓝水),经蒸腾(绿水)而消耗。
- 王刚张鹏陈年来
- 关键词: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
- 石灰性土壤与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 2025年
-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g总量的关系,确定玉米及小麦种植系统中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同样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预测种植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全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434、12.8、378、231、9.74 mg·kg^(-1);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总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119、1.49、115、149、15.8 mg·kg^(-1)。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土壤pH、有机质、土壤碳酸钙和重金属总量是影响玉米籽粒Cr、Cd、Pb、As、Hg含量的重要因素,可用对数模型拟合,拟合程度达显著水平;而上述因素对小麦籽粒中Cr、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利用此方程能更好地预测石灰性土壤玉米、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 路港滨俄胜哲俄胜哲袁金华张鹏张鹏
- 关键词:重金属安全阈值
-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数字土壤制图是基于土壤成土学、地理学和数学理论知识,借助3S技术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土壤制图技术。国内外学者从环境协同变量的生成、样点数据的获取、数字土壤制图模型或方法的选择及土壤图的产生与验证这4个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制图方法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五类方法,分别是地统计学方法、确定性插值、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专家知识模型。同时基于不同方法的特征,从样本的密度和分布状况、地形地貌特征及目标变量等方面考虑,选择适用于研究区域的制图方法。数字土壤制图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将人类活动因子加入环境协同变量;基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建立更有效的采样方法;新型建模方法的应用(深度学习和多模态方法)。
- 李颖俄胜哲赵天鑫袁金华刘雅娜路港滨张鹏
- 关键词:土壤属性
- 祁连山北麓山体垂直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8
- 2009年
- 以祁连山北麓自然垂直带(2600~3600m)阴、阳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与海拔、地形、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阴坡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101.2和6.6g·kg-1)显著高于阳坡(61.3和5.9g·kg-1),且随海拔上升呈增加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为:高山灌丛草甸>青海云杉林>高山草甸>祁连圆柏林;全氮含量为:高山灌丛草甸>高山草甸>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和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和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整个垂直带土壤碳氮比在6.7~23.3,有利于有机质矿化过程中养分的释放.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第1主成分,土壤碳氮比是第2主成分,累计解释率为71%,说明气候因子对有机碳和全氮在垂直带上的空间分布起决定作用.
- 张鹏张涛陈年来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海拔梯度影响因素
-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和土壤系统迁移运转规律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3年
-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场所,而土壤中重金属通过植物根系被植物吸收富集到体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为了明确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在植物各部位的传递规律,通过查询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详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作用机理、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除了受到土壤酸碱度、有机质等土壤理化环境的影响外,也会因污染程度、污染元素种类、耕作方式、作物基因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此外,土壤中重金属间的加和、协同和拮抗效应也会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路港滨俄胜哲俄胜哲袁金华冶赓康张鹏张鹏王钰轩
-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农作物
- 不同海拔青海云杉与祁连圆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以寺大隆林区连续海拔梯度(2 765 m^3 565 m)上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材料,通过测定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常绿木本植物抗氧化酶系统适应高山极端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几种物质在青海云杉(除SOD活性)和祁连圆柏叶片中含量均虽增加趋势;相同海拔梯度上,青海云杉的MDA含量高于祁连圆柏,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祁连圆柏,说明2树种都能适应低温、冰冻、强辐射等环境胁迫,但祁连圆柏的抗低温胁迫和抗辐射能力高于青海云杉.
- 陈晓莉张鹏张涛陈年来陈拓
- 关键词:海拔梯度抗氧化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
-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作物产量及灌漠土磷组分的影响
- 2025年
- 于2011—2022年在甘肃省张掖市开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无肥对照(CK)、常规施化肥(NP)、70%常规施化肥+牛粪(NF)、70%常规施化肥+沼渣(ZZ)、70%常规施化肥+污泥(WN)、70%常规施化肥+鸡粪(JF)、70%常规施化肥+菌渣(JZ)和70%常规施化肥+猪粪(ZF)共8个处理,探讨6种不同有机物料代替30%化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化肥与有机物料配施提高磷素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WN、JF和ZF处理小麦籽粒产量较NP处理增加7.0%~9.4%;NF、ZZ、WN、JF、ZF处理玉米籽粒产量较NP处理增加4.4%~6.5%。添加有机物料显著影响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及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占全磷比例:除沼渣外,其余5种有机物料处理全磷较NP处理增加8.6%~96.5%;6种有机物料处理有效磷含量及其占全磷比例较NP处理增加107.6%~480.1%、78.9%~226.3%,其中ZF和JF增幅最高;ZF处理Ca_(2)-P含量最高,较NP处理增加1 144.9%,各有机物料处理Ca_(2)-P占全磷比例较NP处理增加60%~568%。ZF和JF处理土壤Ca_(8)-P含量较NP处理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07.6%和199.1%。JF、JZ和ZF处理Ca_(8)-P占全磷比例较NP处理增加29.7%~60.9%;NF、WN、JF和ZF处理Al-P占全磷比例较NP处理增加30.8%~123.1%;WN处理Fe-P占全磷比例较NP处理增加83.6%。综上,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能够达到减施化肥、作物增产的目的,同时能够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Ca_(2)-P、Ca_(8)-P、Al-P和Fe-P含量。
- 冶赓康俄胜哲俄胜哲袁金华路港滨张鹏张鹏
- 关键词:有机物料磷组分小麦-玉米轮作长期定位试验灌漠土
- 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被引量:25
- 2010年
- 以分布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两种优势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山乔木叶片δ13C值对海拔(2600-3600m)、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叶片碳氮含量的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这两种乔木叶片δ13C值均随海拔升高呈增重趋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海拔2600-3600m阳坡树种祁连圆柏叶片的δ13C值显著高于同海拔梯度阴坡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叶片的δ13C值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祁连圆柏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p<0.0001)、叶片含水量(p=0.01)和叶片碳氮比(C/N)(p<0.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而青海云杉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叶片全氮、叶片碳氮比和叶片含水量不相关。说明海拔变化引起的水热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温度变化对高山乔木叶片碳同位素分馏起主要作用,但各个因子综合对高山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分馏的作用机制可能比较复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张鹏王刚张涛陈年来
- 关键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
- 有效态重金属在土壤与作物系统中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阈值,以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分析甘肃省金昌、张掖和白银市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对5种重金属Cr、Cd、Pb、As和Hg的富集转运特点,并探讨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壤与作物系统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安全阈值。本研究参考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的方法和原理,基于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土壤与玉米和小麦种植系统中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同样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利用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拟合基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出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019、0.771、35.294、2.777、0.133 mg/kg;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296、7.90、52.363、12.462、0.119 mg/kg。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推定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安全阈值较为科学,为小麦和玉米的安全种植和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 路港滨俄胜哲俄胜哲袁金华张鹏赵晓龙
- 关键词:有效态重金属安全阈值土壤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