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原生物防治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胞
  • 2篇杀虫
  • 2篇杀虫蛋白
  • 2篇镰孢
  • 2篇镰孢菌
  • 2篇类产碱假单胞...
  • 2篇蝗虫
  • 2篇产孢
  • 1篇代谢
  • 1篇氧化磷
  • 1篇氧化磷酸化
  • 1篇致病机理
  • 1篇能量代谢
  • 1篇组织病理变化
  • 1篇线粒体
  • 1篇磷酸化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变化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杨志荣
  • 4篇王辉
  • 1篇罗霞
  • 1篇杜涛

传媒

  • 2篇全国生物防治...
  • 1篇Virolo...

年份

  • 4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蚧镰孢菌的生长及产孢研究
蚧镰孢菌孢子萌发及产孢的最适温度是28℃,菌生长的适温是24℃~26℃。孢子萌发受pH值影响较小,菌生长以pH6.5~8.5为最适,而pH8.5时产孢最多。菌的生长也可以调节培养液的pH值,使其达到最适生长的pH范围。光...
王辉杨志荣
关键词:产孢
文献传递
蚧镰孢菌的生长及产孢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蚧镰孢菌孢子萌发及产孢的最适温度是 2 8℃ ,菌生长的适温是 2 4℃~ 2 6℃。孢子萌发受 pH值影响较小 ,菌生长以 pH6.5~ 8.5为最适 ,而 pH8.5时产孢最多。菌的生长也可以调节培养液的pH值 ,使其达到最适生长的 pH范围。光照对该菌的生长及产孢也有一定影响。蚧镰孢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也能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 ,但生长很差。Ca2 +、Fe2 +等金属离子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等维生素的加入可使产孢量增加 ,而维生素的作用更明显。该菌的产孢高峰期一般在 2 1天左右 ,而且在相同条件下 ,接种量越大 ,产生最大量孢子所需的时间越短。
王辉杨志荣
关键词:产孢
蝗虫感染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类产碱假单胞菌对蝗虫具有毒杀作用的物质是一种胞外蛋白,它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形式发挥毒杀作用。该毒蛋白进入蝗虫体后蝗虫的前胃、中肠、后肠均有吸收,并对前胃、中肠、后肠、马氏管、脂肪体等组织产生毒害,使这些组织在24~48小...
王辉杜涛杨志荣
关键词: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致病机理
文献传递
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对蝗虫能量代谢的影响
本文通过电镜直接观察了杀虫蛋白对蝗虫胃、肠细胞线粒体的致病变作用。借助氧电极技术分析发现病变后蝗虫胃、肠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减弱,能量代谢被抑制,ATP产生减少,但
罗霞王辉杨志荣
关键词: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