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伟

张伟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伦理
  • 3篇主义
  • 2篇道德
  • 2篇文化
  • 2篇伦理思想
  • 1篇道德诉求
  • 1篇道德文化
  • 1篇德文
  • 1篇意蕴
  • 1篇早期伦理思想
  • 1篇社会
  • 1篇视阈
  • 1篇诉求
  • 1篇权利
  • 1篇中庸
  • 1篇网络伦理
  • 1篇网络社会
  • 1篇文化研究
  • 1篇西方文化
  • 1篇伦理学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张伟
  • 1篇杨明

传媒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前沿
  • 1篇唯实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当代西方伦理学发展视阈中“以德治国”理念的意蕴
2005年
“以德治国”理念的提出曾一度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阵阵波澜,各种争论也随之此起彼伏。而将其置于当代西方伦理学演变视野中加以考察时,一种全新的视角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一宽广视域下我们将从另一个侧面窥视到“以德治国”理念所透射出来的亮光。同时,对当代西方伦理学自身所经历的深刻演变的考察, 也将会给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突现出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予以启发。
张伟
关键词:规则伦理美德伦理
网络伦理的一种考察被引量:1
2008年
不论是采用历史的眼光,还是借助于现实的视角,诚信问题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追问,特别是在当今网络社会的条件下。基于现实的考察,会发现,网络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诚信危机,给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都带来严重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也日益深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而对网络诚信危机的原因考察,则把目标引向了主体内在自律和社会外在他律的网络诚信的双向建构。
张伟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伦理
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被引量:5
2005年
《中庸》以“诚”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并将“诚”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伦理政治理论。同时,以一个“内通于性,上通于命”的“中”字作为沟通个体内在心性和外在道德实践的桥梁,通过个体的内心不断的“诚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这一过程使《中庸》在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较之先秦其他儒学文本而自成一体,卓有建树。
张伟
关键词:《中庸》
颠覆与重建——陈独秀早期伦理思想探究被引量:2
2008年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陈独秀在对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旧道德进行批判和重估的同时,试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来树立新的道德观以期启发民智,改造国民性。其早期的伦理思想便是五四启蒙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过程的产物。
张伟
个人主义: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引量:66
2007年
个人主义在理论界至今仍是一个聚讼纷纭的概念,不同历史境遇中的人对其含义的理解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在西方文化的真实视阈中,对个人主义加以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真实地理解西方文化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
杨明张伟
关键词:个人主义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
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传统道德文化研究的现代转向被引量:1
2009年
传统或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代表了过去的悠远和辉煌,亦在于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当下存在样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就不仅仅是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一种历史性的梳理和阐释,而且要立足于现代及其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而非传统或"传统主义"问题,进而从中寻求一条可以联结过去和现在的精神纽带以及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历史依据。然而,在过去的近百年中,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却经历了诸多的波折与坎坷,与此同时亦完成了研究范式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的现代转向。
张伟
关键词:传统道德文化
个性与自由的道德诉求——略论密尔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被引量:8
2005年
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自问世之日起就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赢得了众多拥护者,但同时也招致众多的批评与反对。J.S.密尔一开始是以这一理论的拥护者和捍卫者的身份出现的,并且终其一生都是功利主义的积极践行者,但同时也对边沁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批评和修正。密尔对边沁理论的批评和修正标志着功利主义理论开始从初创时期走向鼎盛时期。功利主义伦理理论从18世纪向19世纪的形态转变是由密尔完成的。
张伟
关键词:功利主义权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