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抗体
  • 1篇单链可变区抗...
  • 1篇人源
  • 1篇人源单链抗体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抗体
  • 1篇可变区
  • 1篇可溶性
  • 1篇可溶性表达
  • 1篇核心蛋白
  • 1篇杆菌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丙型
  • 1篇丙型肝炎
  • 1篇丙型肝炎病毒
  • 1篇丙型肝炎病毒...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核心蛋白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三O...

作者

  • 2篇陈菊梅
  • 2篇王刚
  • 2篇成军
  • 2篇李莉
  • 1篇张玲霞
  • 1篇王琳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乙肝病毒核心蛋白人源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获得可溶性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蛋白(core )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为得到纯度高、活力强的HBc-ScFv和进一步的抗HBV 治 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BV核心蛋白为包 被抗原,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 结 合活性较强的乙型肝炎核心蛋白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 片段克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及 免疫活性测定。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IPTG诱导表达乙型 肝炎核心蛋白可溶性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结合特异性。 结果克隆了乙型肝炎核心蛋白的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经DNA酶切和序列 分析表明,该抗体基因由771个碱基组成;ELISA 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HB2 151中经IPTG诱导表达的可溶性乙型肝炎核心蛋白的单链可变区抗体,具有结合乙型肝炎核 心蛋白的特异性和免疫活性。结论克隆、鉴定并在大肠杆菌HB2151中表 达了可溶性的HBc-ScFv。
钟彦伟成军王刚陈新华李克李莉陈菊梅
关键词:单链可变区抗体可溶性表达大肠杆菌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与转位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目的 本文为了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 (core)在肝肿瘤中起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核心蛋白是否与肿瘤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构建HCV核心蛋白诱饵质粒 ,转化酵母AH10 9后与含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 ,在营养缺陷培养基上进行双杂交筛选。筛选出 30个克隆 ,对既能在四缺营养缺陷培养基上生长 (SD/ Trp Leu His Ade) ,又能在涂有x α gal的四缺培养平皿上长出蓝色菌落 ,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测序 ,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一个可以引起染色体转位的基因即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转位蛋白基因 (Translin)同源。为了进一步证实转位蛋白基因所表达蛋白能与HCV核心蛋白相互作用 ,网织红细胞裂解物进行体外翻译、蛋白之间的免疫共沉淀。结果 结果显示 ,转位蛋白不但在酵母双杂交中能与HCV核心蛋白相互作用 ,而且在体外翻译后也能相互作用。结论 HCV核心蛋白可以和转位蛋白相互作用 ,推测此蛋白可能在HCV致癌中起一定作用 ,部分解释了HCV引起肿瘤的发病机制。
李克王琳成军陆荫英张玲霞牟劲松洪源刘妍段惠娟王刚李莉陈菊梅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