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华绒螯蟹在西藏高原条件下越冬期生化组分的变化被引量:8
- 2014年
- 分析了在西藏高原条件下驯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越冬期间生化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越冬前后,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指数显著降低,由越冬前的11.72%降为越冬后的9.96%;(2)越冬后,肝胰腺中水分及干物质组分中的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肌肉干物质中总脂和蛋白质相对含量也显著下降,但水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糖相对含量在越冬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脂类组分中,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游离脂肪酸(FA)和磷脂(PL)相对含量在越冬后都极显著降低;而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酰(TG)相对含量显著升高,肌肉中磷脂的相对含量显著上升;(4)脂肪酸组分中,肝胰腺主要的饱和脂肪酸(SFA)C16∶0、C16∶1n7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C18∶1n9和C18∶2n6在越冬期间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被动员,消耗量均在10%以上;肌肉中SFA和MUFA作为能源被动员的情况和肝胰腺中的情况类似,但值得注意的是,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C20∶5n3(EPA)、C22∶6n3(DHA)虽然在越冬后相对含量有明显上升,但由于肌肉中EPA和DHA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肌肉总脂的23.47%和12.38%),结合肌肉中总脂的消耗情况来看,在越冬期间EPA和DHA的绝对量是下降的,表明仍有较多的EPA和DHA被消耗;(5)越冬期间,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肝胰腺中的脂类均被大量消耗,表明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已受到低温和饥饿的双重胁迫。如果要提高西藏高原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越冬后的成活率,建议在越冬前做好其相关脂类和蛋白质的营养强化。
- 陈伟王春杨印蹼龙晓文王伟成永旭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越冬生化组分脂肪酸
- 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 Chi)c 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 Chi基因c 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非编码区(3'-UTR)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 P结果显示,Pt 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i-3的一致性为61%~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 Chi与其他甲壳动物Chi-3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 Chi基因在C期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胃、大颚器、心脏和眼柄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中Pt Chi-mRNA表达量最低,且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4)不同蜕皮阶段,Pt Chi在肝胰腺、肠、胃和大颚器4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有所不同,肝胰腺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暗示Pt Chi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蜕皮后期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肠中的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C期最低,推测Pt Chi参与蜕皮过程中肠道围食膜的分解和免疫功能;胃中Pt Chi表达水平在C期最高,暗示其参与了食物消化。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Pt Chi可能为甲壳动物Chi-3型,其准确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王伟王伟潘桂平吴旭干潘桂平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克隆
- 纯化饲料、活饵料及其混合投喂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指数和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采用单个体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纯化饲料(A组)、活饵料(章鱼和缢蛏,B组)和混合投喂(纯化饲料和活饵料有规律地交替使用,C组)对三疣梭子蟹幼蟹(初体重0.5 g左右)成活、生长性能、肝胰腺指数(HSI)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3组幼蟹的成活率并无显著差异,均在70%~80%之间;(2)A组和B组幼蟹的增重率、蜕壳周期、特定增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C组幼蟹的第二次蜕壳周期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其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3)3种投喂方式的饵料对幼蟹的肝胰腺指数及其蛋白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A组幼蟹肝胰腺指数及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但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组;(4)就脂肪酸组成而言,A组肝胰腺和躯体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其它两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因此,研制的纯化饲料可以使三疣梭子蟹幼蟹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为进一步开展梭子蟹幼蟹营养需求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杨印蹼吴旭干王伟王伟刘智俊楼宝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活饵料生化成分
-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RXR基因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类维甲酸X受体2(PtRXR2)基因c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2),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RXR2基因cDNA全长1718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41bp、3’-UTR 209bp和开放阅读框1368bp,编码45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为49.75kDa和6.79。(2)PtRXR2推导氨基酸序列的Blastp结果显示,PtRXR2与已知甲壳动物RXR的一致性为74%—9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RXR2与其它甲壳动物RXR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RXR2在C期三疣梭子蟹Y器官、鳃、眼柄和大颚器中表达水平较高,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其它6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居中。(4)不同蜕皮阶段,PtRXR2在Y器官、眼柄和胸神经中均是AB期表达水平最高,E期最低,这可能与上述器官的细胞增殖主要发生在AB期有关;肌肉中的PtRXR2表达水平在AB和C期较高,E和D期最低,与肌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主要发生在这两个阶段相对应;肝胰腺中的PtRXR2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这暗示PtRXR2主要参与肝胰腺中的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对于C期的营养代谢调控可能不起关键作用。
- 王伟吴旭干吴旭干楼宝徐蕾刘智俊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基因克隆蜕皮
- 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Chi) c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研究...
- 王伟吴旭干潘桂平侯文杰成永旭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