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土石坝渗流监测统计模型的变量分离方法被引量:8
- 2018年
- 统计回归模型是土石坝渗流安全监测分析中最常用和相对成熟的数学模型,通过分离变量分析环境量对效应量的影响特性是进行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采用最小二乘法分离土石坝渗流统计回归模型各影响分量时存在的因子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变量分离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冶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量分析中。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因模型因子间的多重共线性而造成的回归系数不合理和分量峰值错位的问题,提高了分量分离结果的力学规律一致性与结构特性变化的吻合度。
- 张鹏李艳玲李雪李倩
-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
- 基于区域ATOVS数据同化的2008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暴雪监测研究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面常规观测、地面雷达观测等气象监测手段因受冰雪灾害的影响,未能提供全面及时的雪情信息.为了补充雪情数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采用区域ATOVS卫星遥感数据和NCEP预...
- 陆其峰张文江张鹏吴雪宝张凤英刘志权DALE M.Barker
- 关键词:雪深
- 文献传递
- 向家坝灌区水温改善措施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水温是影响灌区农作物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特定水库取水口低温水对灌区灌溉的影响程度及多种低温水减缓措施的改善增温效果,以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并研究低温水减缓措施对灌区水温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与向家坝坝址处的天然水温相比,单库运行时(建坝近期)向家坝灌区部分渠道最大降幅可达2.1℃,梯级电站联合运行后(建坝远期)最大降幅可达3.1℃,建坝远期的低温水效应大于近期运行时的低温水效应。距取水口最近的柏溪斗渠4月灌溉水温降幅可达3.1℃,而较远处的两木斗渠4月份灌溉水温降幅为1.3℃,灌溉水温的降幅随灌渠离取水口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向家坝北总干渠前38 km低温水效应较显著,38 km以外渠道受低温水影响较小。取水口设置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与灌区设置晒水池增温措施具有相近的增温效果,4月增温效果约为0.4℃~0.9℃。采用已建塘坝、窖池等小水利设施辅助晒水池进行晒水增温对低温水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4月增温幅度约为1.3℃~1.7℃。研究成果可为湖库管理部门制定近期及远期运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 林枭梁瑞峰刘清园张鹏李克锋汪青辽
- 关键词:向家坝灌溉水温晒水池
- 巴塘河段梯级电站联合调度对水温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定量研究金沙江上游巴塘河段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掌握河段的水温变化规律对工程的生态管理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对巴塘、拉哇及叶巴滩电站单独运行及不同联合运行条件下的水温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梯级电站联合运行使得下游巴塘库区最低水温出现延迟效应,库区水体同温化效应随梯级电站增加而放大;两级联合运行促使4月双温跃层结构和1月的逆温分布现象消失,三级联合运行造成4、5月双温跃层结构和12~翌年1月的逆温分布现象消失。下泄水温的年变幅随梯级电站增加而减小;两级联合运行时,变幅为13.0℃;三级联合运行时,变幅为10.2℃。下泄水温随着梯级电站的增加,延迟效应更加明显。将计算结果和天然水温相比,结果表明,上游电站联合运行对下游水温过程存在较大影响,其中不同联合运行情况下巴塘电站对水温累积影响的贡献率都极小。
- 张鹏梁瑞峰李永李克锋
- 关键词:梯级电站水温
- 山区中小河流防洪水库对水温影响的模拟--以固军水库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山区中小河流防洪水库的水温对鱼类产卵和洄游的影响。【方法】以固军水库为对象,采用立面二维水动力水温模型对典型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情景1、情景2、情景3)的库区水温分布与下泄水温进行了模拟,探讨了防洪水库对水温的改变及对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产卵、洄游等生命活动的影响。【结果】①固军水库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均表现为季节性分层水库,且不存在全年稳定的库底水温。②水库水温的重塑为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内的裂腹鱼洄游创造了更多适宜洄游的水温通道。③固军水库运行对下游水温存在明显影响,当单层取水时,情景1、情景2和情景3下的鲤鱼、鲫鱼的产卵开始时间分别由现状的4月中旬延迟至4月末,5月初以及4月下旬,影响程度从小到大:情景3<情景1<情景2。④固军水库采用前置挡墙取水后,春季低温水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平水年、丰水年条件下产卵期间的“低温水”现象几乎消失,而枯水年的低温水影响程度极其有限。【结论】中小河流防洪水库的低水位运行有利于库区鱼类洄游产卵,可采用前置挡墙缓解下泄低温水以保护鱼类产卵。
- 李健威庄春义张鹏梁瑞峰
- 关键词:防洪水库水温分层取水
- 基于不同生态风险度的水库调度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生态调度是平衡生态效益与其它效益的一种环保措施。当效益间发生矛盾时,可选择不同生态风险度作为决策依据,开展水库调度。以坝下典型断面的水深和流速为约束,提出基于鱼类产卵期生境断面水力需求和考虑不同生态风险度的生态调度模型。以元江桥头电站的华南鲤产卵场为例,评估5种典型日设计调度方案的生态风险度,结果显示2个方案的风险度为0,3个方案的风险度大于0.5。设计0.14、0.29、0.43三种目标风险度,分别对上述3个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得到9个优化方案。结果显示,优化方案的发电量与设计方案相比减小比例最小为16.29%,最大为36.37%。该模型可为生态约束的形成和生态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 赵朋晓李永张志广张鹏李克锋
- 关键词:水库调度平均流速平均水深
- 岷江中游眉乐段水质变化及其受航电开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探讨航电梯级开发对水质的影响,选取彭山岷江大桥、彭东交界、眉山白糖厂、东青交界、青神黑龙、岷江大桥和国控悦来渡(7号)共计7个断面,依据岷江中游眉山-乐山河段(简称眉乐段)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COD、NH3-N、TP,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分析眉乐段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乐段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府河汇合后的岷江干流眉乐段区间污染负荷量相对较少,对河流水质影响相对较小;河段水质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上游至下游逐步好转的趋势,COD沿程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NH3-N和TP沿程降低;在时间分布上,水质逐年变好;主要支流体泉河水质较差,超标严重,思蒙河和毛河COD、NH3-N浓度维持在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汉阳库区建成后,COD和NH3-N较建成前降低,TP较建成前略微增加,汉阳库区出库COD、NH3-N、TP较入库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航电梯级水库环境影响分析、航电开发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 王凯利王远铭蒲迅赤张鹏李克锋
- 关键词:水质变化
- 岷江汤坝航电枢纽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长江上游岷江航电的开发对水环境带来的影响,选取岷江航电梯级水库中的第二级汤坝航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现状年库区渠化河段来流负荷,通过构造MIKE21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对汤坝建成前、汤坝建成后和Ⅲ类来水情况下渠化河段的水质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支流汇入后的污染带变化,并计算了3种情景下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现状年库区渠化河段来流污染源负荷主要来源于岷江干流。汤坝建成后,坝前COD_(cr)和NH_(3)-N浓度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属劣Ⅴ类;在Ⅲ类来水情况下,坝前COD_(cr)、NH_(3)-N浓度满足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属Ⅴ类。支流汇入渠化河段形成的污染带面积较天然状态下发生变化:除镇江河和筒车河NH_(3)-N不形成污染带以及太和河NH_(3)-N的污染带面积减小外,其余支流水质因子污染带面积均较建设前增加。汤坝建成后,坝址处COD_(cr)的水环境容量减少3 280 t/a,NH_(3)-N水环境容减少368t/a,TP无剩余水环境容量;Ⅲ类来水情况下,COD_(cr)和NH_(3)-N的水环境相比建设前减少,TP无剩余水环境容量。筒车河三类水质因子水环境容量增加,而镇江河水环境容量减小,建坝前后太和河均无剩余水环境容量。研究可为岷江航电污染源削减及应对措施的指定提供科学依据。
- 魏琦李克锋赵朋晓张鹏王凯利梁瑞峰郑宇杰
- 关键词:长江上游数值模拟水质变化水环境容量
- 瀑布沟水电站坝体渗流监控优化数学模型精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鉴于构建合理的瀑布沟坝体渗流监控数学模型对其坝体渗流安全评价至关重要,利用水位动态效应影响权重概念构建水位因子,并在引入主成分分析理论深入分析库水位滞后影响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瀑布沟坝体渗流监控优化数学模型。结合瀑布沟大坝坝体渗流原观监测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较传统模型形式更加简洁,提高了分析精度及合理性,可合理评价瀑布沟大坝坝体的渗流状态,对相似工程的坝体渗流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 李雪李艳玲张鹏李倩
- 关键词:瀑布沟水电站
- 梯级水库叠梁门分层取水水温改善效果的衰减被引量:12
- 2019年
- 分层取水是国内目前改善水库下泄低温水不利影响的重要工程措施。为明确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在梯级水库开发河段的衰减效果,以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水温数学模型,定量研究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条件下上游水库采取分层取水措施后对下游水库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乌东德水库采用叠梁门取水对改善低温水效果有限,白鹤滩水库采用叠梁门取水后下泄低温水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对于白鹤滩下游溪洛渡和向家坝的下泄低温水,受白鹤滩分层取水影响的改善效果略有减弱,其中向家坝4、5月下泄水温可升高0.8℃和1.0℃。乌东德采用叠梁门取水对改善溪洛渡和向家坝下泄水温几乎没有影响;在梯级水电开发中,分层取水措施应尽可能实施在强调节能力水库上。
- 匡亮张鹏杨洪雨梁瑞峰王远铭李克锋
- 关键词: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