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东河砂岩
  • 2篇油田
  • 2篇砂岩
  • 2篇隔夹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东河油田
  • 1篇动态特征
  • 1篇牙形石
  • 1篇岩心
  • 1篇运移
  • 1篇三维CT扫描
  • 1篇砂岩储层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数字岩心
  • 1篇碎屑
  • 1篇碎屑岩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塔里...
  • 2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王超
  • 1篇徐怀民
  • 1篇谭泽金
  • 1篇孙盼科
  • 1篇杨芝林
  • 1篇鲁洪江
  • 1篇张桂芝
  • 1篇张阳
  • 1篇黄智斌
  • 1篇江同文
  • 1篇杜品德
  • 1篇肖继南
  • 1篇乐平
  • 1篇赵治信
  • 1篇刘强

传媒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牙形石HistiodellaHass四个种的讨论及地层对比意义被引量:11
2005年
作者描述了产自塔里木盆地的HistiodellaHass的四个种,并探讨了它们与中国北方和北美中大陆暖水型牙形石及中国南方和北大西洋冷水型牙形石的对比关系。认为Histiodellasinuosa带对比北美中大陆牙形石动物群3的下部、中国南方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下部和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下部。Histiodellaholodentata带下部相当于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中部或中国南方的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至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下部。Histiodellakristinae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中上部和中国北方的Tangshanodustangshanensis带。Histiodellabellburnensis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上部到Eoplacognathusfoliaceus带下部。HistiodellaHass与北大西洋区和中国北方区典型牙形石的共同出现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建立起北美中大陆、北大西洋、塔里木盆地及华北地区牙形石的对比关系。
杜品德赵治信黄智斌谭泽金王超杨芝林张桂芝肖继南
关键词:牙形石奥陶系地层对比塔里木盆地
隔夹层成因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哈得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为例被引量:5
2019年
隔夹层是岩层内部阻挡流体渗透运移的非渗透层和极低渗透层,分为隔层和夹层。隔层是指能阻碍不同层组间流体渗透的非渗透层,而夹层指储层内部能阻碍流体运移的非渗透或者渗透率极低的薄层。考虑到隔层与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统称为隔夹层。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当前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基本都是围绕砂体展开的,侧重于砂体的内部物性。然而,隔夹层对水淹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程度不亚于砂体本身的非均质性。隔夹层能够将油层分隔成多个连通或者不连通的流动单元,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油水的运动,最终对剩余油的分布产生影响。
王超王超乐平乐平苏波
关键词:隔夹层流体运移低渗透剩余油分布
滨岸相碎屑岩储集层隔夹层分布预测方法——以塔里木盆地东河油田东河砂岩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在构型级次划分的指导下,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资料对东河砂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进行了静态表征,将其划分为7个级次并归纳出平行状、斜交状和槽状3种隔夹层分布样式。通过注水见效、生产动态特征分析对隔夹层进行了动态表征,并将每种分布样式的隔夹层定性划分为3种井间展布类型: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和完全遮挡型。为了实现隔夹层预测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引入了隔夹层控制系数的概念。通过动静结合,定量研究了3种隔夹层分布样式中隔夹层参数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并明确了隔夹层展布范围的预测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例进行了解剖。结果表明,基于静态模型、动态资料和数值模拟的隔夹层表征方法在滨岸相储集层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孙盼科徐怀民黄娅刘强江同文王超
关键词:碎屑岩储集层隔夹层动态特征
基于数字岩心的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不同层理类型微观精细描述
2022年
为实现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不同层理类型微观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和精细化定量表征,利用高精度三维CT扫描数字岩心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图像处理软件Avizo,针对平行层理、斜层理、块状层理及夹层4类岩样开展研究,建立数字岩心模型,定量表征不同层理类型中的矿物类型、颗粒大小、孔隙及喉道大小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岩样矿物成分主要为硅质和硅钙质,矿物颗粒直径为6~280μm,平均孔喉半径分别为7~36μm与7~10μm。东河砂岩不同层理类型之间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各参数呈现出块状层理>斜层理>平行层理>夹层的特征。
巫旭狄鲁洪江郭波王超王开宇邹江海吴杰罗紫薇张阳李翰韬
关键词:三维CT扫描东河砂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