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磁
  • 2篇电磁波
  • 2篇石墨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极
  • 1篇电损耗
  • 1篇样机
  • 1篇原理样机
  • 1篇石墨化
  • 1篇石墨烯
  • 1篇数字化
  • 1篇碳化硼
  • 1篇碳基复合材料
  • 1篇碳纳米管
  • 1篇碳纳米纤维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表面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6篇张涛
  • 3篇夏龙
  • 3篇钟博
  • 1篇来忠红
  • 1篇余建新
  • 1篇温广武
  • 1篇徐杰
  • 1篇张杰
  • 1篇郭斌
  • 1篇袁林
  • 1篇崔喜平
  • 1篇耿林
  • 1篇黄小萧
  • 1篇黄陆军
  • 1篇王春雨
  • 1篇张鹏
  • 1篇陈俊锋

传媒

  • 2篇材料工程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数字化多轴向三维编织原理样机及其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三维编织预制体是高性能复合材料增强相。三维编织装备的数字化程度决定了三维编织预制体的可设计性、成型精度和可追溯性。为解决传统编织机数字化程度低的瓶颈,本文研制了一种数字化多轴向水平放纱三维编织原理样机。根据步进驱动原理设计实现原理样机的六齿型空心轴拨盘,并通过建立纱线空间运动模型设计制备恒张力水平放置携纱器。采用Visual Studio设计开发基于Windows 7以上64位操作系统的CAE实时控制程序,以STM32微控制器为基础,设计原理样机的下位机硬件控制电路。根据空间运动学原理,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建立纱线运动轨迹模型,模拟纱线的运动轨迹,并使用850D聚丙烯纤维进行验证实验。运用本文设计的编织原理样机进行实验,获得的编织结构与仿真结果吻合的较好,证明了原理样机编织多层织物结构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李晋宇张涛袁林郭斌张鹏徐杰
关键词:原理样机
碳化硼对碳纤维表面的石墨化催化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纤维/基体之间界面的制备技术和微观结构调控是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碳纤维/基体之间具有纳米尺度石墨层形成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铿铝硅微晶玻璃(L...
夏龙冯东东杨天龙王盼钟博张涛
关键词:碳纤维硼化物石墨化
介电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1年
随着无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是开发能够吸收电磁波的材料。理想的吸波材料应为集承载、防热和强吸收于一体的结构性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碳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这些吸收剂的最终目的是在较薄的涂层上实现更宽的有效吸收频率带宽;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广受欢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及其电磁波损耗机制;阐述了现今吸波材料的优势、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预测了吸波材料未来潜在的发展方向,采用理论、模拟计算以及实际实验紧密结合的手段设计和构筑碳基复合材料将会是必然趋势。
李天天夏龙黄小萧钟博王春雨张涛
关键词:碳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
SiCNW-Cf/LA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磁波吸收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热蒸发法,以乙炔黑为碳源,在碳纤维(Cf)布上制备不同摩尔硅碳比的SiC纳米线(SiCNW)。通过浆料浸渍及真空烧结工艺,以不同摩尔硅碳比下制备的SiCNW-Cf作为中间夹层制备SiCNW-Cf/LAS(Li2O-Al2O3-Si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摩尔硅碳比的减小,SiCNW的直径不断减小,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并在摩尔硅碳比为1∶3时达到最高。摩尔硅碳比为1∶1时,所制备的SiCNW-Cf/LAS具有对电磁波的最低反射损耗-40.9dB(7GHz,3mm)。摩尔硅碳比为1∶3时,所制备的SiCNW-Cf/LAS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最大有效带宽4.61GHz(Ku波段,1.5mm)。SiCNW-Cf/LAS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归因于其对电磁波较高的介电损耗、散射损耗以及LAS对材料与空间阻抗匹配的调整。
丁楚珩侯甲彬夏龙张昕宇钟博张涛
关键词:吸波性能
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配制含乙酸钴和乙酸镍的氧化石墨烯-聚丙烯腈(Co^(2+)-Ni^(2+)/GO-PAN)纺丝液,经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碳纳米级纤维GO-PAN,预氧化和碳化处理GO-PAN得到分级多孔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CNTs/G-CNFs)复合材料,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还原的石墨烯(G)均匀分布CNTs/G-CNFs内部,碳纳米管(CNTs)大量生长在CNTs/G-CNFs表面,使材料比表面积高达223.8 m^2/g。将0.5 g CNTs/G-CNFs组装成电容去离子技术(CDI)电极,在Na Cl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处理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对比发现其电吸附脱盐能力高于CNFs和G-CNFs电极,最大除盐量达8.17 mg/g、除盐效率20.47%;并且5次循环使用后,除盐量和除盐效率下降不大,证明这种分级多孔的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除盐性能和可再生循环吸附能力。
韩玉芳张涛温广武
关键词: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纤维海水淡化静电纺丝
如何培养适应前沿科学发展的分析测试高端人才
2022年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首先必须建设世界仪器强国。因此,“双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科研共享平台,而关键在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高水平分析测试人才,核心是如何培养适应前沿科学发展需求的高端分析测试人才。针对刚入职的分析测试青年教师提出“四步”个性化培养法,循序渐渐地将其从“普通分析测试人员”培养成“教学—测试—科研”并重的研发型分析测试高端人才,倡导其在大型仪器功能开发、设备改造以及原创性仪器研究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提升我国高端制造装备与前沿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能力蓄积力量。
崔喜平黄陆军张杰耿林来忠红余建新陈俊锋张涛
关键词:高端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