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2篇“ 二甲氧基香豆素“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茵陈蒿汤体内主要成分6,7-甲氧基香豆素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
目的:揭示茵陈蒿汤中发挥保肝利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6,7-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6,7-DME)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的C57BL/6...
孙玉然
关键词: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代谢组学转录组学
5,7-甲氧基香豆素和6,7-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鉴定与代谢途径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5,7-甲氧基香豆素和6,7-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血浆,组织(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分析,并推测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ig给予5,7-甲氧基香豆素和6,7-甲氧基香豆素(100 mg/kg),收集血浆、组织、尿液以及粪便样品。样品处理后,采用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TM C18色谱柱(100 mm×3 mm,2.6μm),以0.1%酸水溶液-0.1%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采用Xcalibur采集数据,利用Compound Discoverer 3.1软件的化合物代谢产物预测模板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以及Mass Frontier 7.0软件对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大鼠的生物样本中检测到33个5,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21个6,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在血浆、尿液、粪便、心、肝、脾、肺、肾、胃、小肠中分别鉴定出8、28、23、2、10、3、10、13、7、7个5,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和7、19、14、7、7、4、7、13、3、8个6,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结论通过液质联用技术推测出了33个5,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和21个6,7-甲氧基香豆素代谢产物,阐明了2种香豆素在大鼠体内通过去基化、羟基化、水解、还原、基化、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途径进行代谢,对2种香豆素的代谢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药中2种香豆素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药物代谢研究提供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邓放刘欣郑振兴李雪敏龚倩倩张梦姣段婷引
关键词:6,7-二甲氧基香豆素代谢途径
3-乙酰-6,7-甲氧基香豆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范围广泛,从单纯脂肪变性到晚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然而,由于病理机制复杂且不明确,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NAFLD和NASH的药物获批。前期工作发现3...
马坤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线粒体功能SIRT1脂质代谢
茵陈活性物质6,7--甲氧基香豆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应与分子靶点研究
研究背景:急性肝损伤(Acuteliverinjury,ALI)是一种肝脏功能异常,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包括病毒感染、滥用酒精或药物等。持续和广泛的肝组织损伤可导致肝衰竭或肝硬化,临床死亡率极高。6,7-甲氧基豆...
吕建林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6,7-二甲氧基香豆素分子靶点
6,7-甲氧基香豆素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6,7-甲氧基香豆素(6,7-DOC)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用联苯苄胺染色,考察1、5、10μmol·L^-16,7-DOC分别于0、24、48、72 h对K562细胞红系定向分化的联苯苄胺阳性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6,7-DOC诱导后K562细胞中红系分化标志蛋白α-globin、β-globin、γ-globin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6,7-DOC诱导后K56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5、10μmol·L^-16,7-DOC组联苯胺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0μmol·L^-16,7-DOC组α-globin、β-globin、γ-glob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μmol·L^-1、10μmol·L^-16,7-DOC组两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6,7-DOC使K562细胞大量阻滞于G0/G1期,S期比例减少。结论:6,7-DOC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使红系分化标志蛋白α-globin、β-globin、γ-globin表达增加,促进K562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
杨爱华施卉许波卞姜培郑丽
关键词:滨蒿内酯红系分化
4-基-6,7-甲氧基香豆素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4‑基‑6,7‑甲氧基香豆素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药理实验发现了4‑基‑6,7‑甲氧基香豆素具有优良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新医药用途,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防治候选药物。通过采...
郑兆广杨安平
文献传递
3-氨基-7,8-甲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
2020年
合成了3-氨基-7,8-甲氧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共11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2b、2d、2e)为新型香豆素芳酰胺类化合物。通过猝灭1,1-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和羟自由基实验考察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b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超出或接近对照品维生素C,而衍生物2a、2b和2c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母体。故酰化可提高3-氨基-7,8-甲氧基香豆素的抗氧化性能,尤其是普遍提高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陈琳闵曼林吉娣
关键词:抗氧化
HPLC-DAD法测定大鼠血浆中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采用HPLC-DAD法测定八味茵术颗粒灌胃给药大鼠血浆中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建立检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乙腈沉淀法去除大鼠血清蛋白,以Shim-pack GISS C18为色谱柱、水-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为20μL、DAD设定范围为200~400 nm,测定血浆中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采用HPLC-DAD法测定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和白术内酯Ⅲ,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与精密度,以及提取回收率与稳定性。结论:本法初步揭示了八味茵术颗粒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建立了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I和白术内酯Ⅲ的体内监测方法,为八味茵术颗粒的进一步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戈大春钱旗徐宗立杨薇
关键词:HPLC-DAD法6,7-二甲氧基香豆素
HPLC-DAD法测定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DIKMA Diamonsil C_(18)(2)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柱温30℃,DAD检测(200~400 nm):6,7-甲氧基香豆素的检测波长为340 nm,白术内酯Ⅲ的检测波长为220 nm,白术内酯Ⅰ的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6,7-甲氧基香豆素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Ⅲ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白术内酯Ⅰ在0. 1~100. 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 0000),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有效用于八味茵术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陆麟王卓君戈大春钱浩良
关键词:6,7-二甲氧基香豆素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山蜡梅叶及其制剂中6,7-甲氧基香豆素含量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建立山蜡梅叶及其制剂中6,7-甲氧基香豆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以醇-0.1%乙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40nm。结果:6,7-甲氧基香豆素检测浓度在4.176~208.8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山蜡梅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金贤武黄平
关键词:HPLC

相关作者

魏莹
作品数:46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药学院
研究主题:枳壳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柚皮苷 佛手 脂质体
韩兴梅
作品数:7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二甲氧基香豆素 灌注压 GENOTYPE NO 保肝作用
陈婷
作品数:128被引量:76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 血管性痴呆
洪敏
作品数:148被引量:1,107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玉屏风散 TH2型 中药药理学
陈康
作品数:72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麻黄 总黄酮 伪麻黄碱 佛手 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