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1篇“ 分子探针技术“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分子探针技术制备乳清蛋白-咖啡酸结合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探针技术制备乳清蛋白‑咖啡酸结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咖啡酸小分子探针与乳清蛋白结合,通过生物素探针‑链霉亲和素磁珠系统富集、纯化蛋白组,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组进行快速筛选,结果表明活性探针泳...
- 唐长波靳爽爽杨粉红郭赟王嘉栎
- 分子探针技术结合先进定量模型在复杂体系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和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适用于原位检测等优点,在很多分析检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
- 王颖琦
-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荧光光谱分子探针
- 文献传递
- 水分子探针技术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 2020年
- 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理解水凝胶,在制取水凝胶的过程中展示水分子探针技术判断制得不同水凝胶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水分子探针技术的重要作用。整个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体现STEM课程的创新理念。
- 吴悦冯冲张玉娟许亮亮
- 关键词:水凝胶中学化学
- 分子探针技术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目的:探究分子探针技术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应用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PubMed、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卵巢癌和分子探针"为关键词检索2005-2019的相关文献,共得到685条结果,其...
- 明澜陈钰陈道桢
- 文献传递
- 无标记小分子探针技术与中药靶点发现被引量:4
- 2019年
- 靶点的确定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核心,是构建化学成分与药效作用相关性的关键。鉴于中药的多样性、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传统的靶点筛选方法有所局限,靶点发现已成为中药机制研究的瓶颈。无标记小分子探针技术是化学蛋白组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其突出特点为无需对小分子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普适于复杂的中药化学成分,同时该方法基于蛋白质组进行靶点筛选,利于发现中药作用的新靶点、新途径。鉴于该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其分析原理与应用现状,总结了其一般性分析步骤,以促进该方法在中药化学成分靶点阐明中的应用。
- 葛跃伟王淑美张陆勇
- 关键词:TPP
- 量子点标记双分子探针技术观察乳腺癌HER-2与Ki-67协同表达被引量:4
- 2016年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均为乳腺癌临床病理的重要指标,用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但两者的预后权重以及协同表达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主要原因之一是常规方法并不能同时原位定量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
- 向清明王林伟袁静萍杨芳陈佳梅李雁
- 关键词:乳腺肿瘤量子点HER-2KI-67
- 应用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微小原甲藻的检测
- 2012年
- 以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NPA-SH)为基础,运用电致化学发光技术(ECL)和磁性微球分选技术对其进行改进,成功建立了用于赤潮藻类定性定量分析的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ECL-MP)检测新技术.设计微小原甲藻特异性NPA探针并对其进行联吡啶钌和生物素标记,优化磁性微球使用量,在ECL检测装置中启动电化学反应,建立光信号与微小原甲藻细胞数目间的ECL-MP分析曲线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标记后的NPA探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实用性;4μg是检测20μL目标藻杂交混合液的最适磁性微球使用量;在最适条件下,微小原甲藻细胞数的线性分析范围6.25×102~4×104个;比较ECL-MP和显微计数方法的样品检测结果,在95%置信区间内二者无显著差异(t-检验).ECL-MP方法为实现微小原甲藻现场样品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朱霞甄毓米铁柱于志刚池振明路兴岚
-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微小原甲藻联吡啶钌
- 应用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微小原甲藻的检测
- 赤潮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赤潮的暴发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态,并给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赤潮进行监控及预警是近年来海洋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其中,赤潮藻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是赤潮研究的...
- 朱霞
-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微小原甲藻赤潮藻
- 运用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胶州湾三种硅藻的检测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本实验室首创的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胶州湾常见的3种硅藻-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Grunowex Cleve)Hal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实验室样品还是自然样品进行检测,本技术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对3种目标藻的最低检测细胞数分别为4.2×104、9.4×103和6.0×104个细胞。统计分析表明,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3种目标藻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显微镜镜检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技术利用了多孔酶标板进行检测,整个实验过程约7h,可在较短时间内分析大量样品中的多种微藻,为同时监测多种赤潮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甄毓于志刚蔡青松米铁柱李荣秀
- 关键词:尖刺拟菱形藻中肋骨条藻
- 氟硼荧和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技术
- 本书共分六章,结合国内外荧光分子探针在阳离子识别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较系统地介绍了阳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和研究方法。
- 田茂忠著
- 关键词:阳离子探针荧光
相关作者
- 闫丽岗

- 作品数:21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溶剂 分子探针技术 二硫化物 金属硫化物 衍生物
- 曹笃霞

- 作品数:73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荧光探针 光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 建筑垃圾 复合玻璃
- 竺宁

- 作品数:147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苯并噻唑 二硫化物 二茂铁基 2-巯基苯并噻唑 衍生物
- 郭丽娜

-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分子探针技术 高含水量 二茂铁 甲醇 金属离子
- 赵雁林

- 作品数:305被引量:4,345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