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76 篇“ KI-67 “的相关文章
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癌前病变指标PTEN和KI -67 的影响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持续5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水平以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 -67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可提高UC治疗效果,加快炎症消退,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纠正癌前病变指标,安全可靠。 吴旸洋 祝浩宇 刘艳 陆琳 李霞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祛湿法 热敏灸 Ki-67 MIB1克隆膜表达交叉反应的验证 2024年 目的测试Ki-67 MIB1克隆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r,HTT)的免疫组织化学膜表达定位的最适染色条件,确认MIB1膜表达的客观方法学对照和可重复的染色标准。方法纳入扁桃体、阑尾、肾脏、肝脏、肺、胰腺、皮肤、胎盘、前列腺、卵巢和羊膜各33例,对MIB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行Envision两步法实验条件摸索。然后采用HTT和非HTT各16例以及17例硬化性肺细胞瘤(PSH)来观察各平台(Omnis、BenchMark Ultra、BondMAX)与手工检测对比MIB1的实际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肺组织呈现弱的细胞膜表达,HTT为肿瘤细胞膜中等至强表达,而PSH为肿瘤细胞膜弱至中等表达。手工检测方式,高压热修复(121℃,2~2.5 min)或煮沸修复(100℃,20 min),MIB1效价浓度(1:50~100)均能实现肺的细胞膜定位,与修复pH和所使用的二抗体系无明确关联。对比全自动平台发现,采用MIB1浓缩液1:50稀释均无法实现正常肺的细胞膜表达。16例HTT MIB1膜染色,BenchMark Ultra和手工相比存在肿瘤细胞膜表达偏弱或无表达的明显差异,16例非HTT病例在各平台上均无细胞膜着色。17例PSH在3种全自动平台膜表达与手工方式相比,肿瘤细胞均存在膜表达不足或缺失的差异。结论高压热修复或煮沸状态下,MIB11:50~100,肺组织可以作为MIB1 HTT染色的理想外部对照。基于上述必备条件,可以实现近100%的HTT膜表达。 刘莹 王朝姗 陈孔龄 陶钰 张勤 吴鸿雁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MRI特征构建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水平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MRI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MR检查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Ki-67 表达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n=8)与高表达组(n=54);比较组间计数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水平;以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患者年龄、乳腺癌病灶最大径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Ki-67 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构建多元线性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乳腺癌病灶位置及分叶征均为预测其Ki-67 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单独及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回归模型位置、回归模型分叶及回归模型位置+分叶。Ki-67 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灶最大径呈正相关(r=0.347,P<0.05),与其ADC值呈负相关(r=-0.300,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r=-0.048,P>0.05);故基于病灶最大径及ADC值构建线性模型。回归模型位置+分叶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水平的效能(AUC=0.903)高于回归模型位置及回归模型分叶(AUC=0.743、0.817)而与线性模型(AUC=0.852)相当。结论基于MRI特征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水平;其中,回归模型位置+分叶及线性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 郭艺 文娣娣 刘会佳 逯慧珍 郭敏 陈安琪 宦怡 魏梦绮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ki -67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024年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ki -67 的表达水平,分析探究其与肿瘤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腺癌患者113例,对其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ki -67 的表达水平,比较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ki -67 阳性表达率,并分析胃腺癌组织中ki -67 阳性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i -67 表达高低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建立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ki -67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4.34%vs 3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cm(P=0.046)、有脉管侵犯(P=0.028)均增加胃腺癌组织ki -67 的阳性表达率。ki -67 高表达(≥5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ki -67 低表达(<5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29)、ki -67 高表达(≥50%,P=0.026)均是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 -67 阳性表达可能与胃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其表达对预测胃腺癌进展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璐瑶 韩正祥关键词:胃腺癌 KI-67 免疫组化 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 2024年 目的基于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辐射力脉冲(ARFI)、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的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的早期无创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277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及病理资料,分为Ki-67 阴性组和阳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筛选预测Ki-67 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构建列线图。Hosmer-Lemeshow(HL)检验、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分析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年龄(OR=0.974,95%CI:0.949~0.999)、肿块混合性回声(OR=746035163.7,95%CI:0.001~21347.012)、边缘微小分叶(OR=2.683,95%CI:1.133~6.352)为筛选后Ki-67 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96~0.742),灵敏度87.1%,特异度69.5%;列线图=2.464~0.027×年龄-2.234×肿块回声(混合回声)+0.987×细分叶(有)。HL检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DCA表明在相同的预测概率下列线图的临床效能最大。结论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Ki-67 的表达,为临床早期采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孙静 马千清 沈春云 许导靖 强邦红 汪珺莉关键词:乳腺癌 列线图 KI-67 肺腺癌CT征象与Ki-67 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肺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列第二,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肺腺癌早期临床体征隐匿难以发现。核蛋白67 (Ki-67 )是与细胞增殖活跃程度相关的蛋白,对判断肿瘤的侵袭程度及预后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Ki-67 为肺腺癌免疫组化中常用的指标之一,通过无创、便捷的CT检查对Ki-67 的表达进行术前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肺腺癌CT征象与Ki-67 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子玉 张武 吕仁杰 吴成贵 胡志 陆政宇 李万峰 卢迪 齐诗睿关键词:肺腺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 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MRI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状态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MRI特征构建列线图对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355例乳腺癌的术前MRI特征,以Ki-67 >14%为高表达组(183例),Ki-67 ≤14%为低表达组(172例)。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MRI特征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Ki-67 表达的预测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肿瘤直径、同侧腋窝淋巴结直径、背景腺体强化、肿瘤形态、瘤周水肿、邻近血管增多征、时间信号曲线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瘤周水肿、血管增多征是Ki-67 高表达的预测因素(所有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Ki-67 的曲线下面积为0.794。结论基于MRI特征建立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乳腺癌Ki-67 表达状态,为术前评估乳腺癌Ki-67 表达状态提供了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刘琼 张慈慈 段丽霞 欧志强关键词:乳腺癌 KI-67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 水平的CT研究 2024年 目的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 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基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的Ki-67 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0年11月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行Ki-67 表达水平检测的11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男43例,女74例,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4岁)。经手术病理证实,Ki-67 高表达组54例,Ki-67 低表达组63例,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82)和验证组(n=35)。使用ITK-SNAP于CT动脉期图像上手动勾画肺癌全肿瘤容积数据,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然后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Ki-67 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验证组和训练组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性能。根据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临床价值。结果从396个特征中选择7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与Ki-67 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标签。该模型在训练组中AUC为0.844(95%CI:0.725~0.964),敏感度93%,特异度71%,校准度0.709。在验证组中,AUC为0.881(95%CI:0.756~0.954),敏感度91%,特异度75%,校准度0.9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67 高表达与低表达两组间性别、年龄和吸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被认为是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 表达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03%~0.63%时,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 表达水平效能较优。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预测周围型肺癌病灶Ki-67 的表达,无创评估肿瘤侵袭性和预后。 魏伟 韩冬 贾永军 雷雨欣 于楠 于勇 樊丽华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DKI 直方图参数与肺癌Ki-67 、TTF-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 )直方图参数与肺癌Ki-67 、TTF-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分析DWI和DKI 图像,通过后处理分别得到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值的直方图参数,同时记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Ki-67 、TTF-1表达情况。评估各直方图参数与Ki-67 、TTF-1表达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参数预测Ki-67 和TTF-1表达的诊断效能。结果 MD值10th percentile、ADC值10th percentile、kurtosis与TTF-1表达水平呈低度负相关(r=-0.334~-0.372,均P<0.05);MD值IQR、ADC值90th percentile、IQR与TTF-1表达水平呈低-中度正相关(r=0.250~0.430,均P<0.05),其中诊断效能最高的是MD值IQR,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敏感度为45.45%,特异度为100%。MD值90th percentile、max、IQR、skewness与Ki-67 表达呈低度负相关(r=-0.260~-0.325,均P<0.05),诊断效能最高的是max, 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敏感度为51.22%,特异度为95%。结论 DKI 直方图部分参数与肺癌Ki-67 、TTF-1表达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表达。 杨红 秦宇 向露 陈垚 管川江 唐廷国 管华月 曾文兵关键词:肺癌 KI-67 TTF-1 乳腺癌DBT毛刺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评估病变边缘方面的优势,探讨DBT图像的毛刺征象与Ki-67 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22年3月—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DB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在DBT图像中均表现为毛刺型肿块。对99例乳腺毛刺型肿块的肿块大小、毛刺的长度和宽度、肿瘤边缘毛刺的覆盖情况及毛刺的数量进行分析,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各参数在Ki-67 增殖指数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i-67 增殖指数的独立预测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Ki-67 增殖指数高低患者之间DBT图像毛刺特征,包括毛刺长度与毛刺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毛刺数量、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及肿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P=0.175,P=0.507,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毛刺长度(OR=0.036,P<0.001)、毛刺宽度(OR=8.829,P<0.001)为Ki-67 增殖指数的独立预测因素。将毛刺长度与毛刺宽度联合后,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897。结论:乳腺癌DBT图像中的毛刺征分析可作为一种无创预测恶性肿瘤增殖活性的方法,从而判断患者的预后。 刘思腾 于湛 王洁洁关键词:乳腺癌 毛刺征
相关作者
曾义 作品数:110 被引量:218 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整合素 脑膜瘤 KI-67 SHG-44 韩杨云 作品数:133 被引量:156 H指数:7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KI-67 整合素 脑膜瘤 基因芯片 冯力民 作品数:349 被引量:2,587 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 异常子宫出血 徐宏 作品数:126 被引量:225 H指数:7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脑膜瘤 整合素 胶质瘤 KI-67 张会来 作品数:156 被引量:624 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预后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