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篇“ 卵膜孔“的相关文章
真骨鱼类卵膜精子引导系统的数学模型被引量:4
1999年
继1987年发现泥鳅成熟卵卵膜涡旋状结构后,作者又发现大银鱼卵膜区域呈现沟脊放射状结构.通过对大银鱼、鲂鱼卵纵切面曲线的数学建模及其对这种纵切面曲线成因的研究,建立了真骨鱼卵膜区域的一般数学模型,由真骨鱼类卵曲面极小曲率性质,得出了这类鱼精子沿卵曲面入卵最省功节能的结论,从而进一步确证真骨鱼类精子入卵除化学因素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数学物理因素——机械动力作用,这两者相得益彰。
吴坤明宋慧春沈其璋刘根洪
关键词:真骨鱼类卵膜孔数学模型
真骨鱼卵膜奇异结构的数学建模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通过对泥鳅、大银鱼、鲂鱼等真骨鱼卵膜形态结构的研究,把目前已发现的奇异结构分为涡旋卷吸型、沟脊降落型、降旋混合型,并定量地建立了它们的数学模型.然后,又通过对卵膜周围流场的动力学分析,确证真骨鱼精子入卵除化学因素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数学物理因素──机械动力作用.这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子引导系统.
吴坤明宋慧春
关键词:卵膜孔数学模型
真骨鱼卵膜精子引导系统的研究
该课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泥鳅成熟卵精涡旋状结构,卵膜的这种奇异结构对精子入卵有卷吸作用,得出了泥鳅精子入卵的动力学作用的结论提示了泥鳅等硬骨鱼类在受精早期阶段所发生的这种生物观象的奥妙。这一发现对鱼类人工繁殖的受精率...
关键词:
关键词:鱼类养殖生物数学
淮河橄榄蛏蚌繁殖类型与性腺发育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对淮河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 Heude)繁殖类型和性腺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橄榄蛏蚌为短期孵育型,繁殖期从3月至6月初, 3—5月为繁殖高峰期,发现的最小怀幼雌蚌为2+龄;雌蚌内外2对鳃丝均可作为育儿囊,属于外鳃类的四生型,一次怀幼数量在134.9万~402.1万只。以雌蚌怀幼为第一判断标准,并结合卵巢组织切片,确认中国橄榄蛏蚌为一个繁殖周期内多次排卵繁殖类型。雌雄生长未见显著差异。橄榄蛏蚌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休止期5个时期,卵巢和精巢发育基本同步。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卵母细胞通过直径约5μm的卵柄与滤泡壁相连;早期卵母细胞(直径小于17μm)表面无细胞膜,而后期卵母细胞(约40μm)表面出现明显的卵黄膜。橄榄蛏蚌精子为鞭毛型,头颈部呈子弹头形,最宽约2μm;受精卵表面存在明显的卵膜,直径约1μm,表明精子不能通过卵膜全部进入卵母细胞而受精。本研究成果为实现橄榄蛏蚌的人工繁育及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并为其他珍稀濒危蚌类的繁育保护提供借鉴。
闻海波孙光兴丁图强吕国华徐跑马学艳徐东坡王林张呈祥霍礼辉金武华丹顾若波
关键词:橄榄蛏蚌性腺发育卵膜孔
犬首鮈卵子发生过程及成熟卵膜形态结构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犬首鮈(Siberian gudgeon)卵子发生过程及成熟卵膜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犬首鮈卵子发生过程可以分为Ⅰ~Ⅵ时相,第Ⅰ时相卵母细胞为卵原细胞发育阶段;第Ⅱ时相卵母细胞外层出现滤泡细胞;皮质液泡和卵黄颗粒分别发生在第Ⅲ、Ⅳ时相;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含丰富的卵黄和少量皮质液泡;第Ⅵ时相卵母细胞退化,进而被卵巢吸收。犬首鮈成熟卵表面卵膜呈漏斗状,卵区域类型属于降旋混合系统,其成熟卵膜表层具有特殊的柱状体结构,高度为18.3~30.6μm,平均分布密度为0.15个/μm2,分析可能为该物种或生态类型的卵膜结构特征,推测对产沉黏性卵鱼类受精卵孵化、胚胎发育起重要作用。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
关键词:卵母细胞卵膜孔
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区。卵膜区中间有一凹陷的卵膜.黏着器由黏着丝、筛状圆柱体和基底三部分组成.卵膜里漏斗状结构,由前庭以及卵管组成.精子通过基底的穿以及筛状圆柱体的筛到达卵膜区.进入卵膜.受精前,絮状物覆盖整个基底和卵膜区.并堵住卵膜.当精子接触卵膜区时,絮状物消失,但卵膜还被精细胞堵塞;当精子进入卵管时,精细胞消失;精子人卵后,卵膜被絮状物质堵塞,精子人卵过程完成.
何振邦洪万树陈仕玺张其永戈薇陈筠筠
关键词: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卵膜孔受精
泰山赤鳞鱼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泰山赤鳞鱼卵壳膜表面结构以及受精过程的形态变化。授精后3 s~5 s在卵膜内未发现精子进入,授精6 s~30 s,可见精子头部附着于精子穿入部,并有精子进入精管。此时动物半球皮层小泡破裂,放出其内...
杨晓梅侯立静马跃崔博文翟玉梅
关键词:泰山赤鳞鱼卵膜孔
文献传递
硬骨鱼类受精细胞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2年
对硬骨鱼类精子入卵的要素、单精受精的机制及雌、雄原核形成和结合等受精细胞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精卵识别的化学因素及精子入卵的机械动力因素的研究是目前精子入卵要素的主要研究内容。硬骨鱼类卵膜的特殊结构以及精子入卵后随即发生的皮层反应为其实现单精受精提供了保障。硬骨鱼类成熟卵处于初级卵母细胞中期 ,卵子产生后才逸出第二极体 ,雌、雄原核的结合方式应为嵌合 (或联合 )式 ,但其所经历的时间较短 ,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差异。
刘雪珠杨万喜
关键词:硬骨鱼受精细胞学精子入卵卵膜孔
大银鱼卵膜结构的电镜观察被引量:20
1999年
扫描电镜下 ,大银鱼成熟卵卵膜区域呈现奇异的放射沟脊状结构。在授精开始的30秒内 ,测得卵膜附近约 86%的精子沿着凹沟进入精管 ;还拍摄到了通过卵中心的纵切面映象。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 ,验证了卵膜的这种结构 ,为精子的云集和进入精管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从而 ,于泥鳅之后又发现了一种真骨鱼 ,其精子入卵除化学因素外 ,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机械动力因素。
宋慧春吴坤明沈其璋张晓东王永玲杜开和王文
关键词:大银鱼卵膜孔动力因素
大银鱼卵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1998年
戈志强王永玲
关键词:扫描电镜大银鱼卵膜孔

相关作者

宋慧春
作品数:25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卵膜孔 淡水无核珍珠 淡水珍珠 色氨酸 漂白
吴坤明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卵膜孔 数学模型 泥鳅 精孔 精子入卵
洪万树
作品数:157被引量:1,116H指数:1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大弹涂鱼 中华乌塘鳢 大黄鱼 人工繁殖 鲻鱼
刘根洪
作品数:31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CAGD 凸曲线 凸曲面 曲面 N
王永玲
作品数:73被引量:568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草鱼 饲料 黄颡鱼 泥鳅 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