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篇“ 土壤营养元素“的相关文章
- 不同种植年龄紫花苜蓿对沙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实现对沙地土壤的改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例,分析不同种植年龄(1,2,3,5,7,9和10年)紫花苜蓿对沙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其中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在1~7年变化相差较小,9~10年明显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种植第9年达到最大,在第7年最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种植1~2年内上升明显,第3年之后下降,尤其是速效磷下降最明显,但在9~10年速效钾含量又有所回升。表明种植紫花苜蓿能够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从而有效改良沙地土壤。
- 李娜
- 关键词:紫花苜蓿营养元素土壤有机碳土壤速效钾
- 基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自动调整施肥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自动调整施肥量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电控数据连接的水源系统、水肥一体机、施肥系统、pH值检测系统,所述pH值检测系统包括若干一一对应的电化学传感器、维...
- 汪永刚梁春洁李喜乐许海龙潘虎郭浩
- 硫——重要的植物土壤营养元素
- 2024年
- 土壤中硫素缺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土壤肥力问题,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的形成,威胁粮食安全。硫作为继氮、磷、钾后居第4位的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目前国内外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不仅忽视了其营养作用,还忽视了硫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耕地缺硫现状与原因,阐明了单质硫在土壤中循环转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土壤作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施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包括提高氮、磷及微量元素有效性、影响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等,以及施硫对作物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影响;从产品角度分析了国内外硫基肥料及含单质硫肥料产品的应用研究进展,明确了元素硫在土壤-作物中的功能和重要性。最后,基于硫对土壤作物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本文对硫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理研究、含硫产品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丰智松刘青林万邦隆杨家伟周凌翔吴加香黄成东鲁振亚
- 关键词:硫作物土壤质量含硫肥料
-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互花米草及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反演
- 吴翠玲
- 土壤营养元素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土壤营养元素检测装置,包括土壤检测仪本体,所述土壤检测仪本体的表面栓接有固定框;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挡板,挡板移动带动滑块沿着滑槽移动,将挡板滑入固定框中,将显示屏进行遮挡并配合限位...
- 黄金泽
- 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华江乡内广泛分布的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作为外源碳,设置对照(CK)、低添加量生物质炭(1%BC)、高添加量生物质炭(2%BC)、低添加量凋落物(1%L)、高添加量凋落物(2%L)5个处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外源碳添加对毛竹林土壤营养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竹生物质炭和竹凋落物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竹生物质炭添加显著降低了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P<0.05),且高添加量(2%BC和2%L)的降低或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且凋落物添加的提高作用更明显;不同外源碳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且高添加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竹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氮(DN)含量,而竹凋落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DOC和DN含量;不同外源碳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含量(MBN)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NH_(4)^(+)-N、NO_(3)^(-)-N、DOC和DN是影响竹林土壤酶活性的关键性因子。
- 丁苏雅段敏朱瀚卿陈宇谭一波马姜明田红灯申文辉
- 关键词:土壤营养元素土壤酶活性
- 河北张家口市某种植区土壤营养元素生态化学计量与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应用地统计学、生态化学计量学和GIS技术,对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某种植区的表层土壤N、P、K_(2)O、CaO、MgO、S、Mo、Mn、Fe_(2)O_(3)、B、Corg、pH等参数含量特征、趋势分布、空间变异性及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Corg属于较强分异型,变异系数为71.54%,其余元素均属于弱或均匀分异型。N、P、K_(2)O和pH整体呈现极丰富和丰富等级,S、Mo、Mn、Fe_(2)O_(3)、B和Corg则处于缺乏和极缺乏等级。通过不同趋势阶数中误差的比较叠加块金系数分析,初步确定研究区可分为3种预测类型,即无趋势预测、一阶趋势预测和二阶趋势预测。K_(2)O、CaO、MgO、S、Mn和Corg主要受结构型影响,N、P、Mo、Fe_(2)O_(3)、B和pH主要受结构型和随机性混合影响,其中S和Mo的变异函数表面具有较弱的方向性。生态化学计量学表明,生源要素平均含量K_(2)O>Corg>N>P>S,土壤CNR和NPR主要受控于土壤Corg和N,垂向上表现为以表聚型和平稳型分布为主,以突变型和锯齿型分布为辅。最后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清晰可见区域范围内N、P、K_(2)O、CaO、MgO、Mn均表现为由东北部至西南部流域范围内明显异常区,主要受控于河流迁移搬运作用,重点区中N和P属于梯型,K_(2)O、CaO和pH属于内凹型,S和Mo属于外凸型,MgO、Fe_(2)O_(3)、Mn、B和Corg属于跳跃型。
- 安永龙殷秀兰金爱芳李文娟鲁青原
- 关键词:种植区土壤营养元素
- 福建龙海市土壤营养元素全量特征及有效量预测被引量:3
- 2023年
- 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因类型条件下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56件土壤样品,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SOM)、阳离子交换量(CEC)、营养元素全量及有效量。利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探究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研究区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预测模型,以此深入了解区内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龙海市土壤呈酸性—强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阳离子交换量偏低;土壤中N、P、K、Mo、Zn元素全量相对富集;元素全量、有效量及其有效度变异性较强;土壤中B、Cu、K、Mn等营养元素全量与有效量相关性较好,土壤pH值对K、Mo、Si的有效度有一定影响,CEC与Si的有效度呈显著正相关,SOM增加有利于提高Cu、Fe、Mn、P、Zn等元素有效量。通过土壤全量分析数据及土壤理化指标建立的线性模型,可以预测表层土壤中Cu、Fe、Mo、Mo、P、S、Si等营养元素的有效量,若引入更多影响因子,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使得预测更准确。
- 赵辰孙彬彬周国华周国华曾道明
- 关键词:土壤营养元素地球化学
- 硫酸锌对稻虾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及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 廖欣
- 不同施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新萃丰核桃实生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核桃实生幼苗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水平的升高,核桃实生幼苗处理间及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机质也随之升高,速效钾呈抛物线形变化,全钾、有效磷和pH值呈双峰变化趋势,电导率在施磷肥30 g/株处理下达最低值。总体来看,施磷肥30 g/株核桃幼苗处理间及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较高,适宜核桃幼苗养分的积累。
- 刘春花桑晟赟谢富张锐
- 关键词:核桃实生幼苗磷水平营养元素含量
相关作者
- 李继云

- 作品数:70被引量:1,70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小麦 土壤 基因型 磷 磷高效
- 童依平

- 作品数:113被引量:1,17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调控植物 小麦 蛋白质 植物 重组菌
- 孙建华

- 作品数:12被引量:36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土壤营养元素 小麦品种 农牧交错带 营养元素 有机酸
- 侯永侠

- 作品数:122被引量:5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大学
- 研究主题:土壤 辣椒 污染土壤 磺化 连作
- 张恩和

- 作品数:197被引量:2,602H指数:30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当归 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施氮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