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篇“ 大气遥相关“的相关文章
ENSO知识讲座 第四讲 ENSO与大气相关被引量:2
2002年
1 大气相关瓦克环流和哈得莱环流都是对热带海洋热源强迫的响应,为热力直接环流,属于准静止斜压运动。南方涛动正是反映了热带地区直接热力环流的年际变化。热带地区直接热力环流的年际变化使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发生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别是反映在气压场和风场的变化上,从而影响了热带地区的气候变化,主要特征是降水、气温以及风的异常。
宋家喜
关键词:大气遥相关厄尔尼诺气压场风场大气环流
亚洲夏季风活动激发北半球大气相关的物理机制探讨 II.最优强迫模及其响应被引量:3
1999年
利用最近发展的完备正规强迫模的动力学方法, 对亚洲夏季风活动激发北半球大气相关的外部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北半球夏季亚洲季风区是外强迫最敏感区域之一, 最优强迫模与亚洲季风区季内时间尺度对流活动的结构特征相似, 而且北半球大气对最优强迫模的响应与滞后于强季风候的环流异常型结构一致, 由此可以认为, 亚洲夏季风活动造成的热状况变化也是导致北半球大气相关的重要物理原因。
黎伟标纪立人
关键词:夏季风活动大气遥相关
亚洲夏季风活动激发北半球大气相关的物理机制探讨 I.正规模及有限时间不稳定奇异矢量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造成大气环流异常的原因可以有两个方面, 一是大气内部的物理过程, 另一方面则可能由大气外强迫引起。在线性框架内, 该文的第 I 部分利用正规模 (norm al mode) 以及有限时间不稳定奇异矢量 (singular vectors) 理论, 对亚洲夏季风( A S M) 活动激发北半球夏季相关型的大气内部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亚洲季风区的扰动最有效地激发了它下游地区不稳定模态的发展, 从而导致了从亚洲到北美洲一带的大气环流异常。关于从大气外强迫角度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将在本文的第 I I部分发表。
黎伟标纪立人
关键词:夏季风大气遥相关
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对北半球对流层大气相关的影响研究
蔡晴宇
全球变暖背景下格陵兰冰盖表面高度变化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相关的关系研究
陈琳玲
关键词:格陵兰冰盖积雪
北半球夏季急流相关:进展与展望
2024年
急流相关是沿急流波导传播的准静止行星尺度波列,在大气环流的维持和演变中有重要作用,其异常活动常伴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研究急流相关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异特征和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大气环流变化规律的理解,还可以为相应时间尺度上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乃至气候预估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波导的性质,北半球夏季的急流波导可以分为以正压效应为主要维持机制的副热带急流波导和以斜压效应为维持机制的极锋急流波导。本文聚焦夏季急流相关活动最为活跃的欧亚大陆地区,在回顾急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夏季副热带急流相关和极锋急流相关的形成条件、动力机制、气候影响和未来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一些未来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王林徐霈强
关键词:急流大气波导大气遥相关行星波波流相互作用
欧亚大陆春季融雪异常10-30天季节内变化主要特征及其环流异常演变分析
2024年
欧亚大陆积雪是影响中高纬气候的重要因子,深入理解该区域积雪异常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气候研究和预测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积雪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效应,而有关积雪季节内变化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诊断探讨了欧亚大陆不同区域春季融雪的季节内变化及其与之相关大气环流特征和地表能量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欧亚大陆春季融雪异常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其主导周期为10~30 d,且季节内变化的信号主要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三个区域。进一步分析表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融雪季节内变化可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型负位相(SCA−)有关,东欧平原融雪季节内变化可能和欧亚相关型负位相(EU−)有关,西西伯利亚地区融雪季节内变化可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型正位相(SCA+)有关。不同区域导致融雪异常的原因存在明显差异,长波辐射增加可能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区域开始发生融雪异常的主要原因;而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区域,感热通量异常可能是开始发生融雪异常的主要原因。
陆聪陈海山孙悦
关键词:季节内变化大气遥相关
长江流域极端高温事件低频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鉴于长江流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本文利用ERA5资料,采用线性斜压模式等方法,分别统计分析了1973–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10–25d和30–50d低频周期的两类极端高温事件环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单独针...
郑子谦
关键词:大气遥相关低频振荡极端高温热带对流
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
2023年
利用1979—2017年逐月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和美国NCEP-DOE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春季东大西洋/西俄罗斯(East Atlantic/West Russia,EATL/WRUS)相关型异常与我国气温异常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了这一联系的可能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春季EATL/WRUS相关型正(负)位相表现为北大西洋至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纬向波列,该波列的三个主要活动中心分别位于西欧、乌拉尔山附近和贝加尔湖南侧。在垂直方向上,春季EATL/WRUS相关型具有明显的相当正压结构。春季EATL/WRUS相关型异常与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春季EATL/WRUS相关型处于正(负)位相年,乌拉尔山附近地区为负(正)位势高度异常和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贝加尔湖南侧地区出现正(负)位势高度异常和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使得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的冷空气减弱(加强),从而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异常升高(降低)。
李忠贤黄源源王健治
关键词:大气遥相关气温异常环流异常
“丝绸之路”型与东亚—太平洋型相关的低频特征及其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江淮流域夏季洪涝灾害主要归因于大气环流异常的稳定维持。不同大气相关的低频振荡及其协同变化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是大气科学领域热点问题之一。利用ERA5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逐日站点降水资料,揭示了“丝绸之路”(SR)型和东亚—太平洋(EAP)型相关的低频特征及其对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R型和EAP型相关的10~30 d低频周期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关系密切,SR型和EAP型相关各低频系统都经历了正负位相转换并逐渐达到峰值(谷值)。其主要表现为:①10~30 d低频200 hPa等压面经向风沿西风急流呈偏北风与偏南风的交替分布,当SR型达到负位相峰值时,江淮流域为偏北风控制,中纬度低频气旋加强,加速西风急流;②10~30 d低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东退、南亚高压东移西撤,二者相向而行,在峰值位相重叠于对江淮流域降水有利的位置;③由东亚沿岸向西北移动的向外长波辐射异常波列亦表现出显著的10~30 d低频振荡特征,处于峰值位相时,向外长波辐射在江淮流域为负异常,有利于江淮流域降水;④10~30 d低频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配置有利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导致上升运动增强,进而触发江淮流域低频降水。
郭紫薇王黎娟刘丹玲
关键词:大气遥相关夏季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江淮流域

相关作者

蔡学湛
作品数:27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东亚季风 遥相关 旱涝 大气遥相关 青藏高原
黎伟标
作品数:51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降水 夏季风活动 ENSO 城市化
范可
作品数:56被引量:82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极涛动 南半球 气候 气候预测 夏季降水
李智才
作品数:74被引量:3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夏季 海温异常 大气环流异常 大气环流
纪立人
作品数:87被引量:9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夏季 ROSSBY波 数值天气预报 中高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