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61篇“ 氮素“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氮素诊断的叶片取样器
- 一种用于氮素诊断的叶片取样器,用于实现对叶片的取样。它包括:上筒,上筒的内腔为存储腔,在上筒的底部设有与存储腔连通且共轴设置的凹槽,在存储腔内放置压片;上筒外壁固定有第一手柄;裁切管,裁切管为圆管且固定在上筒的底部;下筒...
- 李华伟李升东司纪升王宗帅孔令安张宾肖静裴艳婷禚其翠冯波冯艳王法宏
- 基于高光谱的辣椒叶片氮素含量反演
- 2025年
- 【目的】氮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对加强农作物叶绿素合成、增强植物抗逆性以及提升产量和品质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高光谱技术对辣椒生长期间叶片氮素含量进行快速、准确且非接触性监测,研究辣椒叶片氮素含量(LNC)与光谱反射特性之间的联系,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精准性,实现智能化管理与精准施肥。【方法】以采集自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官庄示范基地2021年的辣椒种植区叶片高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4个辣椒品种(黔椒8号、红辣18号、辣研101号和红全球)和施用5种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360、480 kg·hm^(-2)),对辣椒叶片原始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Savitzky-Golay(SG)平滑和一阶导(FD)预处理后,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连续投影(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筛选敏感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随机森林(RF)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辣椒叶片氮素监测模型。【结果】原始光谱经预处理后,相关性系数均有较大提升,其中SG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模型反演效果最好,效果排序为SG>FD>MSC>原始光谱。对比不同波段筛选方法: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波段筛选会导致波段过于集中出现信息冗余或信息提取不全的情况;CARS算法筛选波段范围广、数量多,但包含较多冗余信息和噪声,其效果不如SPA;SPA筛选的氮素含量特征波段可有效减少共线性和冗余信息,建立的模型R2最优,RMSE最小。不同建模方法的辣椒LNC估算模型结果表现为:RBFNN最佳,PLSR次之,RF最差,其中SG-SPA-RBFNN组合模型反演精度最佳,建模结果R^(2)为0.98,RMSE为0.62,验证结果R2为0.98,RMSE为1.21,RPD为3.08。RBFNN模型在处理高维度光谱数据时表现出色,优于传统的PLSR和RF模型。【结论】利用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建立的氮素含量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监测辣椒叶片的氮素水�
- 刘静汪泓张磊肖玖军吴建高龚明冲
- 关键词:辣椒氮素含量连续投影算法径向基光谱分析
- 一种草地氮素含量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地氮素含量的反演方法及系统,涉及草地植被定量遥感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地区的草地实测高光谱数据与环境参数数据,并对所述草地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草地实测高光谱数据,...
- 凌博华张浩
- 京津冀地区农牧系统氮素损失风险优化调控
- 2025年
-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农牧系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该系统逐渐成为我国氮素环境损失的主要来源,但是区域间由氮素损失造成的环境风险特征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牧系统的分区精准优化调控对我国农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农牧系统氮素损失进行了分区分步优化调控。本文分区优化主要根据不同地区损失风险特征选择匹配的减排技术,分步优化则为3个步骤层层叠加(种养一体化→技术消减→空间转移优化)。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更为精准地调控农牧系统氮素损失风险,并最大限度实现农牧系统氮素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农牧系统通过分区分步优化调控,可大幅降低系统氮素环境损失风险。对于氨挥发风险来说,第一步种养一体化可使京津冀地区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下同)占比降低30.81%,第二步优化后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占比共降低55.81%,第三步优化后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占比共降低55.94%~58.42%,三步优化后最终使得京津冀地区低风险及以下区县行政区面积占比提高至87.89%~90.37%;对于硝酸盐损失风险来说,第一步优化后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占比增加7.99%,第二步优化后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占比共降低22.20%,第三步优化后中高风险区行政区面积占比共降低22.19%~26.54%,最终使得京津冀地区低风险及以下区县行政区面积占比提高到79.50%~83.85%。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分区分步精准调控,京津冀地区农牧系统氮素管理水平可以在最小化经济投入的情况下得到大幅提升,其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对未来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杨颂祺张楠楠樊相文柏兆海王选董杰杨晶马林
- 关键词:氮素损失
- 氮素在农田土壤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土壤氮素流失对土壤生产力、地下水环境以及氮素整体循环造成巨大影响,这些流失的氮素形态主要包括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由于氮素形态易转化且土壤环境因素繁杂,氮素迁移过程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近10年国内外研究中土壤氮素迁移淋失、转化淋失的机制,以及迁移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措施、作物类型、气候是影响氮素迁移的主要宏观因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H、有机质、土壤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为主要微观影响因素;土壤硝化-反硝化、同化、矿化相关微生物和酶调控氮素转化间接影响氮素迁移。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氮素形态和不同土壤条件中的氮素迁移特征的比较,发现氮素迁移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模糊,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对氮素迁移的影响也存在研究空白。本文对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机制进行探讨、总结,可为改善氮肥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 冯冰聪马杰刘勇张潇雨陈雅丽翁莉萍
- 关键词:土壤氮素迁移淋失氮循环
- 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对氮素的吸收特征研究
- 2025年
- 为探明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氮素吸收的特征,以强筋小麦(郑麦182和济麦60)和中筋小麦(郑麦918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并以硝酸铵为氮源设置低氮(N1,0.0446mmol/L)、中氮(N2,0.4460mmol/L)和高氮(N3,1.1160mmol/L)3个氮素水平,测定并分析了小麦干物质量、根冠比、茎叶和根系的氮素含量,以及根系蛋白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生长特性变化较大;小麦干物质量、根冠比、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根系蛋白质含量及根系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N2和N3水平下高于N1水平,而根系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则相反。此外,小麦筋型显著影响了小麦茎叶干物质量及其氮素积累量,表现为强筋小麦高于中筋小麦;在N2和N3水平下,小麦筋型对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氮素水平和小麦筋型对小麦根冠比、氮素含量、根系蛋白质和酶活性有直接的调节作用,进而间接地影响了小麦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并分别解释了其90.5%和98.4%的变化。以上结果揭示了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在氮素吸收过程中的差异与特征,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施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可持续生产,以及减少环境中氮素损失和氮素污染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 宋艳玲谢焕鑫杨梦想王英鹏肖婷李俊一陈庆
- 关键词:中筋小麦强筋小麦氮素干物质量酶活性
- 水分供应强度与氮素形态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2025年
- 水分供应强度与氮素形态对玉米生长指标和根系特征的交互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3个水分供应强度,分别为水分供应充足(W1)、水分轻度胁迫(W2)、水分中度胁迫(W3),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65%~70%、50%~55%;2种氮素形态,分别为铵态氮(N1)和硝态氮(N2),共6个组合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处理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根系特征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1W1处理的玉米株高、叶面积、根体积、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地上部与根系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大,N1较N2处理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29.48%、127.18%、144.29%、70.23%、187.93%、171.01%、180.82%、39.48%和200.41%;W1处理较W2和W3处理的玉米株高分别增加13.49%和39.87%,叶面积分别增加52.09%和63.87%,根体积分别增加71.36%和65.33%,根长分别增加71.86%和50.67%,根系总吸收面积分别增加64.41%和60.34%,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65.76%和71.72%,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58.70%和63.15%,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32.13%和29.6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29.19%和30.18%。同时,研究发现施用铵态氮条件下,W2、W3处理较W1显著降低了玉米生物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而在施用硝态氮条件下,3种水分供应强度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N1W1处理最有利于促进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铵态氮优于硝态氮,而施用硝态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限制。
- 庄旭龙李龙骧王蔚然魏文良刘树堂
- 关键词:水分供应氮素形态玉米植株生长根系特性水分利用效率
- 氮素形态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寻氮素形态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以‘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0%硝态氮肥、100%铵态氮肥、100%酰胺态氮肥、50%硝态氮肥+50%铵态氮肥、50%铵态氮肥+50%酰胺态氮肥、50%硝态氮肥+50%酰胺态氮肥6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块茎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氮肥混合使用比单一施用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酰胺态氮与铵态氮或者酰胺态氮与硝态氮混合时马铃薯产量较高,而酰胺态氮与铵态氮混合时马铃薯品质更佳。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认为50%铵态氮+50%酰胺态氮更适宜马铃薯栽培。
- 钱彩霞张定花周金娥宁进余丽燕陈吉昆
- 关键词:氮素形态马铃薯
-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甜菜氮同化关键酶的影响
- 2025年
- 甜菜生长发育对无机氮的吸收形态主要有2种,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的氮素形态在甜菜的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甜菜品种KWS8138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在甜菜长出第1对真叶后的14、36、60 d进行表型和氮同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表型指标呈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负相关;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与叶绿素呈正相关,与NR活性呈负相关。在纯硝态氮供应下生长的甜菜根长和株高等表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发现,纯硝态氮供应下甜菜生长指标较好,综合得分(D值)为0.737。结果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甜菜氮同化效率以及甜菜生长的相关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常晓张云龙徐翎清李佳佳兴旺刘大丽
- 关键词:甜菜铵硝比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
- 一种减少沼液还田利用过程中氮素流失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沼液还田利用过程中氮素流失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如下:提供一种生物炭;将所述生物炭与餐厨沼液混合,在恒温条件下混合搅拌,得到生物炭沼液混合物;将生物炭沼液混合物与土壤混合,即可实现减少氮素流失。本发明利用...
- 田海林梁晓烽谭倩冯佩瑜
相关作者
- 曹卫星

- 作品数:896被引量:10,962H指数:6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水稻 作物生长 知识模型 作物
- 张福锁

- 作品数:1,231被引量:25,774H指数:8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小麦 土壤 冬小麦 氮肥
- 沈其荣

- 作品数:1,081被引量:13,241H指数:6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有机肥 水稻 木霉 农业集约化 促生
- 李生秀

- 作品数:532被引量:10,043H指数:59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冬小麦 硝态氮 旱地 土壤 旱地土壤
- 朱艳

- 作品数:604被引量:4,012H指数:4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水稻 作物生长 知识模型 小麦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