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61篇“ 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文章
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
1990年
1 解剖特点胫骨平台位于胫骨近端,又称胫骨髁。平台关节面呈鞍形,周边是纵向排列的皮质骨骨板,下面是横向排列的骨小梁,两者相互交叉。其骨质较疏松,密度小于股骨髁,而外髁较内髁的密度更低,支撑力亦弱。胫骨长轴偏向股骨长轴的外侧。
宋广献毛书歌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及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外固定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和螺栓连接座,其中:第一弧形臂的下端内侧用于抵靠胫骨平台创伤处后外侧且设有定位柱,定位柱...
金浩孙柏立刘张义纪荣泉林寿涵
胫骨平台骨折的康复护理计划及效果分析
2025年
探讨和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康复护理计划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提供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6个月VAS评分、ROM评分、Rasmussen评分、SF-36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3个月ROM评分、Rasmussen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制定系统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并融入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缓解术后疼痛,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崔红娜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
2025年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参考组与研究组;分别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提供给两组患者,并对患者实施为期六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的HSS、Lysholm评分显著更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指标显著优于参考组;此外患者的康复积极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丁建辉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护理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万向螺钉的有限元分析
2025年
背景:通过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时,腓骨头与外侧平台间隙差无法满足所有患者行钢板后置。目的:有限元法分析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过程中钢板横臂万向螺钉角度以及数量不同导致固定强度的差异。方法:选用一名30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至踝关节的CT图像,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是否后置分为后置组和非后置组,后置组根据2枚万向螺钉的偏移角度分为A-D组(0°,5°,10°,15°);非后置组根据2枚万向螺钉的偏移角度分为E,F组(0°,15°)。采用有限元法评估250,500,750 N载荷下的von Mises应力分布、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压缩位移,探究各组之间的力学差异。结果与结论:①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750 N载荷水平下,内固定装置的最大压缩位移趋势为D胫骨平台骨折,应尽量满足钢板后置2枚螺钉固定;当术中后置钢板仅满足1枚螺钉固定时,可使用万向螺钉在0°-15°范围内后偏,增加2枚螺钉的固定概率。
胡正辉张文衡红全任伟志吴晨颖顾增辉彭建李柳炳徐炜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基于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分析采用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9,给予膝前正中入路治疗)、实验组(n=59,三柱分型理论治疗)两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治疗疗效显著更高;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关节活动度(ROM)更高,反复起坐实验(CRT)时间更短,膝关节评分(HSS)功能评分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与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裴华刘容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
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5年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多元化康复模式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取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加入多元化康复模式。结果 护理前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分别13.33%、40%,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93.33%、60%,P<0.05。护理前,两组自护能力无差异,P>0.05。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依从率分别100%、66.67%,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魏凤云方存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干预效果
术前MSCT对胫骨平台骨折伴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胫骨平台骨折伴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接受MSCT检查,以术中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即刻关节镜下所见有无发生半月板损伤为金标准分为半月板损伤组和无半月板损伤组。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及MSCT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SCT参数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伴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83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发生半月板损伤共39例(46.99%),Ⅳ型半月板损伤发生率为18.75%(3/16),低于Ⅱ型的59.52%(25/42)(P<0.05)。半月板损伤组中SchatzkerⅡ型占比高于无半月板损伤组,SchatzkerⅣ型占比及术前MSCT检测骨折切线至塌陷最低点距离、外侧髁切线至骨折块远端距离、塌陷相对面积高于低于无半月板损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骨折切线至塌陷最低点距离、外侧髁切线至骨折块远端距离、塌陷相对面积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伴半月板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64(0.56,0.72)、0.70(0.62,0.78)、0.76(0.67,0.83)、0.89(0.83,0.94),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应用(P<0.05)。结论术前MSCT测量胫骨平台骨折外侧髁切线至骨折块远端距离、塌陷相对面积等参数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董方解耀锃周恩昌路新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SCHATZKER分型
双反牵引与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双反牵引辅助微创闭合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构建检索式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收集双反牵引微创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位研究人员各自提取,对所提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7篇,总纳入患者511例,其中微创组患者234例,切开组患者277例。结果显示,微创组在术中出血量[MD=-2.55,95%CI:-3.94~1.17,P<0.01]、住院时间[MD=-0.54,95%CI:-0.75~-0.33,P<0.01]、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MD=0.71,95%CI:0.50~0.91,P<0.01]、骨折愈合时间[MD=-0.39,95%CI:-0.70~-0.08,P=0.01]、并发症发生率[OR=0.30,95%CI:0.16~0.57,P<0.01]和切口并发症[OR=0.26,95%CI:0.10~0.68,P=0.006]优于切开组,2组在手术时间[MD=0.03,95%CI:-1.54~1.61,P>0.05]、术后负重时间[MD=-0.92,95%CI:-2.14~-0.30,P=0.14]、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OR=0.78,95%CI:0.31~2.00,P=0.6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反牵引辅助微创闭合复位接骨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优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
梁浩霍宇航王霜丛龙旭范小龙王玉路
关键词:胫骨骨折
四柱理念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四柱理念与Schatzker分型理念在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评估该理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70例胫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接受完整的X线和CT三维重建检查,术后进行定期的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复查。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A)、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terior,TPA)、关节面继发移位的测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伸屈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膝伸屈ROM、Lysholm评分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和1年时的PTSA、关节面继发塌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柱理念指导下行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能有效恢复骨折端对位对线和固定强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袁胜超李征林馥纯吴云飞
关键词:SCHATZKER分型胫骨平台骨折

相关作者

罗从风
作品数:305被引量:4,143H指数:3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 胫骨平台 内固定
方跃
作品数:465被引量:1,441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髋臼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导航
张英泽
作品数:1,270被引量:9,025H指数:3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流行病学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性别分布
王光林
作品数:440被引量:1,708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地震 内固定 挤压综合征 胫骨平台骨折 汶川地震
杨述华
作品数:1,760被引量:5,881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