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22篇“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文章
- 血清肿瘤标志物被引量:7
- 2010年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由于取材简便、方法易行并且在某些肿瘤发生之前就有表达,已成为人们诊断肿瘤早期的首选方法;由于单一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准确率不高,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受到怀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将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其对肿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寻找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新发现的一些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STB、MKRN1、DKK-1、MSMB等及相关研究进展。
- 黄晶李涛周克元梁统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
- 629例尘肺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尘肺病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4年4月,对江苏省尘肺病康复点进行整群抽样,将所选康复点2023年接受尘肺病随访体检的6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281例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空白对照组,某煤矿企业384例接尘劳动者为接尘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水平,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和血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acid dehydrogenase,LDH)含量。用有序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进行多组间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比较;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尘肺病分期及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629例尘肺病患者中壹期454例,贰期150例,叁期25例。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组、空白对照组、接尘对照组间血清CEA、CA199、NSE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CEA、CA199、NSE水平和尘肺期别成正相关(P<0.05)。尘肺病患者血清CA199表达水平与FEV_(1)%呈负相关(r=-0.082,P<0.05),与LDH含量呈正相关(r=0.108,P<0.05)。尘肺病患者血清NSE表达水平与FVC%呈负相关(r=-0.079,P<0.05),与LDH含量呈正相关(r=0.435,P<0.05)。结论尘肺患者血清CA199、NSE水平与患者疾病分期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能在判断尘肺病人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发展过程中有实际意义。
- 李晔徐光毛善慈鲁华业韩磊
- 关键词:尘肺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神经元烯醇化酶
- 胸腺法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胸腺法新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28d为1个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更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8^(+)百分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腺法新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提高近期疗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周云王扬张磊李亚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腺法新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 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NLR与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NLR与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1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MSCT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核抗原67(Ki-67)热区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分析Ki-67热区表达情况与临床指标、相关实验室检查及MSCT征象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性别、年龄、吸烟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MSCT中病灶大小、类型、数量、形态、阻塞性肺气肿、分叶征、毛刺征、棘突征、血管改变、含气腔隙、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NSE、MSCT中分叶征、毛刺征以及含气腔隙是肺腺癌Ki-67表达的有效相关参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多参数模型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AUC为0.827,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9.9%,结果优于单因素参数。其他临床指标、MSCT征象及NLR与Ki-67指数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的MSCT征象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及NLR对于肺腺癌Ki-67的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患者性别、MSCT中分叶征、毛刺征、气腔含隙和肿瘤标志物NSE联合预测肺腺癌Ki-67阳性表达效能最高,且较单个因素预测效能有所提升,对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为肺腺癌诊治和患者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吴子玉吕仁杰张武
- 关键词:MSCT肺腺癌KI-67
- 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
- 2025年
-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IL-6、IL-1β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IL-6、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C-Ag、CYFRA21-1、CEA、IL-6、IL-1β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分别为0.680、0.774、0.769、0.784、0.756、0.937,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效能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 王娟桑原锋杨瑞代春雨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肺癌
- 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原发组,同期收治的8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作为转移组。入院后完善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参数(增始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增强速率、峰值增强强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造影参数、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增始时间、峰值增强速率高于原发组,峰值时间、峰值增强强度低于原发组(P<0.05)。转移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原发组,癌胚抗原、CA19-9水平高于原发组(P<0.05)。超声造影参数、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0.778,特异度分别79.31%、74.71%,敏感度分别为85.06%、81.61%,约登指数分别为64.37%、56.0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43%、76.3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4%、80.25%,准确率分别为82.18%、78.16%;两者联合鉴别诊断的AUC为0.903,特异度为93.10%,敏感度为95.40%,约登指数为88.50%,阳性预测值为93.26%,阴性预测值为95.29%,准确率为94.2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作为鉴别诊断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且两者联合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优于单独鉴别诊断,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刘芳芳牛殿英赵宏伟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 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病理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病理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4年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44例原发性EC患者的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199、CA72-4及术后组织病理分子标志物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抑癌基因(P53)、Ki-67与其病理类型、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颈间质浸润之间的关系。结果: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EC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患者的CA125、CA199、CA72-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4.10、-2.41,均P<0.05)。肌层浸润深度≥1/2的患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CA125、CA199、CA72-4水平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7、6.22、10.79,均P<0.05)。CA125、CA199、CA72-4联合用于FIGO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71。子宫内膜样腺癌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子宫内膜样腺癌(χ^(2)=26.84、26.47,均P<0.001)。ECⅠ~Ⅱ期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χ^(2)=18.81、12.66,均P<0.05)。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χ^(2)=18.04、12.62,均P<0.05)。肌层浸润深度<1/2者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者(χ^(2)=13.17、12.32,均P<0.05)。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颈间质浸润者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宫颈间质浸润者。P53突变型、Ki-67≥65%在组织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3、8.43,均P<0.05),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53突变型及Ki-67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CA125、CA199、CA724、ER、PR、P53、Ki-67与EC预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
- 张艺珊杜雪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病理特征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6例为研究组,甲状腺结节患者3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记录病灶边界是否清晰、病灶内部结构、病灶形态、病灶血流是否丰富、病灶内部回声情况、病灶钙化情况、甲状腺周围是否存在肿大的淋巴结等信息;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部结构囊性、病灶形态中纵横比<1、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回声、病灶微小钙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血流丰富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超声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84.21%、灵敏度为87.55%、特异度为75.00%。超声联合血清内皮生成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为90.79%、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78.95%。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27),超声联合血清内皮生成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价值较高。
- 蔡汶珈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超声检查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 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人工智能算法的联合检测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人工智能算法的联合检测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74例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患者191例(肺癌组),肺良性病变患者183例(良性病变组)。并选取同期本院2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这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肺癌相关性分析与建模重要特征筛选,最终筛选出建模重要特征,纳入后续建模。以7∶3的比例将肺癌组和对照组分为建模队列274例和测试队列117例。通过结合8种不同人工智能算法在建模队列和测试队列中构建8种不同的联合检测模型,选择最优效能的联合检测模型,在整体队列(574例)中测试该模型对肺癌组、早期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的诊断效能。结果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可作为建立鉴别肺癌组和对照组模型的重要特征。经过人工智能算法测试队列中筛选出基于随机梯度提升(SGB)算法下的联合检测模型为效能最优的模型。在整体队列中进一步评估该模型的效能,显示鉴别肺癌组与对照组时AUC可达0.87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可达0.789、0.800和0.795。在鉴别早期肺癌组与对照组时,AUC可达0.800,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可达0.958、0.525和0.688。在鉴别肺癌组与良性病变组时,AUC仍可保持在0.700。结论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人工智能算法SGB的联合检测模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弥补单一肿瘤标志物的不足,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
- 任宁宁章惠萍金赛燕
-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
- EBUS-TBNA取样后C-ROSE联合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病理分型和分型转化中的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索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ytological rapid on-site evaluation,C-ROSE)与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病理分型以及分型转化的收益。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7月我院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ul 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取样后行C-ROSE检查的患者125例,其中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33例,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40例,大细胞低分化癌(large cell poorly differentiated lung carcinoma,LCLC)11例,小细胞低分化癌(small cell poorly differentiated lung carcinoma,SCLC)41例。单独或联合分析比较患者EBUS-TBNA取样后C-ROSE、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病理分型肺癌的诊断阳性率。结果:C-ROSE可以提高LUSC(72.7%)、LUAD(85.0%)、LCLC(63.6%)、SCLC(53.1%)等分型肺癌的取样合格率(P<0.05)。同时SCCAg是LUSC中的优势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灵敏度87.9%,特异度82.6%,AUC=0.907,P<0.05),联合C-ROSE可提高诊断阳性率(87.9%,P<0.05);CEA是LUAD中的优势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灵敏度62.5%,特异度80.0%,AUC=0.733,P<0.05),联合C-ROSE可提高诊断阳性率(97.5%,P<0.05);ProGRP+NSE是SCLC中的优势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灵敏度85.4%,特异度95.2%,AUC=0.943,cut-off=134.94,P<0.05),联合C-ROSE可提高诊断阳性率(90.2%,P<0.05);NSE/ProGRP在LCLC中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90.9%,特异度82.9%,AUC=0.894,cut-off=0.33,P<0.05),联合C-ROSE可提高诊断阳性率(100.0%,P<0.05)。结论:EBUS-TBNA取样后C-ROSE联合肺部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对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的诊断阳性率并帮助预警分型转变。
- 程文亮李荣赵德华李洁方雨薇李仪晴葛晓军
-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肺癌
相关作者
- 高云朝

- 作品数:65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标志物 血清肿瘤标志物 放射免疫分析 血清 血液透析
- 陆汉魁

- 作品数:167被引量:1,1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状腺癌
- 廖泉

- 作品数:311被引量:1,44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胰腺 胰腺外科 胰腺癌细胞
- 赵玉沛

- 作品数:849被引量:8,841H指数:4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外科治疗 胰腺 胰腺外科
- 赵红峥

- 作品数:19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血清肿瘤标志物 小细胞 CD56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突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