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青海高寒牧区“的相关文章
生物有机肥对青海高寒牧区燕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5
2019年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高寒牧区燕麦(Avena sativa L.)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3年(2015-2017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3个有机肥处理和2个对照处理),于成熟期测定了燕麦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并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对高寒牧区燕麦的产量影响较大,施用4500 kg·hm-2生物有机肥的燕麦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最佳,较不施肥对照增加了0.45倍,0.37倍,0.42倍和0.39倍,0.22倍,0.24倍,但处理效果低于化肥处理,对种子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表明生物有机肥主要是通过增加燕麦的小穗数、单株穗粒和单株穗重及千粒重来达到增产的效果,种子产量与穗部农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有机质含量,降低燕麦田土壤pH含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差不大。
马祥贾志锋张永超张然
关键词:高寒牧区燕麦生物有机肥土壤肥力
青海高寒牧区欧拉型后备母羊冷季适宜钙、磷水平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研究高原牧区冷季低脂粗饲料供给下,欧拉型后备母羊的适宜钙、磷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8~10月龄欧拉型后备母羊60只,体重为(39.73±2.34)k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5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按组分栏。4个处理组,分别为A组(钙0.08%、磷0.23%)、B组(钙0.15%、磷0.27%)、C组(钙0.56%、磷0.48%)、D组(钙0.98%、磷0.70%),每个处理组饲喂一种精料。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60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精料补充料钙、磷水平增加,后备母羊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尺指标、血清钙无显著变化,平均日增重接近100 g/d。同组不同时间进行分析,D组血清磷水平第70天较第40天低27.16%(P<0.05);A、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出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变化(P<0.01);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第40天较第1天高38.76%(P<0.01),第70天较第1天高23.74%(P<0.05);B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27.26%(P<0.05),第70天较第1天高34.84%(P<0.01);C组血清骨钙素水平第40天较第1天高30.40%(P<0.05)。不同组在相同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第40天,血清磷水平,D组较B组高38.40%(P<0.05),D组较A组高67.56%(P<0.01),C组较A组高56.86%(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B、C、D三组分别高36.54%、74.41%、127.27%(P<0.01),B组较D组高66.45%(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两组分别高97.66%、41.51%(P<0.01),C组较A组高34.36%(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C高于A组21.30%、21.30%(P<0.05);第70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A组较C、D两组分别高27.51%、31.83%(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D组较A、B组高81.92%、49.71%(P<0.01);C组较B组高40.50%(P<0.05),较A组高70.75%(P<0.01);血清骨钙素水平,B组高于A组25.86%(P<0.01);血清降钙素水平,C、D组较B组高24.90%、23.56%(P<0.01)。综上所述,日粮不同钙、磷水平不能显著影响母羊的生长性能,也未对母羊血清钙水平产生显著影响,日粮提供�
袁浩容柴沙驼王迅张晓卫牛建章孙璐
关键词:精料补充料骨代谢
青海高寒牧区放牧高原型藏系妊娠母羊饲管措施被引量:5
2015年
高原型藏羊是青海省藏羊的主体,占全省藏羊的90%以上,是青海省藏羊的代表型。主要分布在海北、海西、海南、黄南、玉树、果洛六州的广阔高寒牧区,由于分布面积很大,地区间海拔及生态条件不尽一致。青北地区:冷季草场海拔3 400~3 700 m,暖季草场4 000 m左右,年均气温-1.6℃,无绝对无霜期,最热月(七月)均温10.6℃,最冷月(一月)均温-15.2℃,年降水量325.3 mm,年均风速3.9 m/s,年均相对湿度55%,青草期约5个月;
白玉光
关键词:高寒牧区妊娠母羊暖季妊娠前期产羔
青海高寒牧区舍饲或半舍饲牦牛和藏羊腐蹄病的防治被引量:2
2014年
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总面积35.66×104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9.37%。近年来,随着移民项目加快实施,三江源区部分生态移民进驻聚居点后,牦牛、藏羊也由原始传统的游牧饲养方式逐步转变为全舍饲或半舍饲,从而促进了三江源生态移民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生态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王永军
关键词:半舍饲高寒牧区藏羊牦牛生态移民工程腐蹄病
青海高寒牧区藏羊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是在育种、新品种推广、良种扩繁中广泛采用的现代繁殖技术之一,依靠人工授精技术在青海省先后育成了青海省细毛羊和青海高原半细毛羊。而今青海省推行生态畜牧业,高寒牧区藏羊的良种繁育和科学养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在高寒牧区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咨询不断,经过思考,撰写此文,以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乔海生
关键词:高寒牧区藏羊半细毛羊新品种推广生态畜牧业
青海高寒牧区草原虫害综合治理对策
2010年
才仁卓玛
关键词:草原虫害高寒牧区发生危害规律社会生产力草地保护
青海高寒牧区畜棚育肥牦牛增重试验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对高寒地区畜棚育肥牦牛试验,得出牦牛在完全舍饲下日增重比在半舍饲下高76g,差异极为显著(P<0.01),半舍饲比完全放牧日增重高105g,差异极为显著(P<0.01)。
拉旦乔安海时善明李延红
关键词:牦牛暖棚育肥
青海高寒牧区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2010年
青海高寒牧区主要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进行分析,指出雪灾、旱灾是目前最主要的灾害,是青海高寒畜牧业遭受重要损失的灾害。并指出不断进行防灾工程建设,加强饲草基地建设以及开展设施畜牧业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汪海波李有福马玉寿
关键词:青海高寒牧区防灾工程设施畜牧业
青海高寒牧区犏牛挤乳量及乳成分分析被引量:24
2008年
青海高寒牧区犏牛挤乳量及乳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同等饲养条件下的牦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犏牛挤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2)不同的产乳阶段两个地区犏牛挤乳量的变化趋势相同;3)犏牛挤乳量极显著高于牦牛挤乳量(P<0.01);4)犏牛乳脂与干物质低于对照组牦牛的含量,其它成份无显著差异。
魏雅萍徐惊涛童子保陈生梅罗晓林
关键词:杂交产乳性能犏牛牦牛
青海高寒牧区土壤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草地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廉价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青海草地土壤荒漠化现状、原因、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防治土壤荒漠化的基本思路及措施对策。
刁治民吴保锋熊亚邓君冯欣

相关作者

车敦仁
作品数:19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禾草 施氮 栽培 燕麦 牧草
徐惊涛
作品数:56被引量:189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 犏牛 卵母细胞 家牦牛 野牦牛
罗晓林
作品数:246被引量:565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牦牛 犏牛 麦洼牦牛 生长发育 补饲
魏雅萍
作品数:52被引量:214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 犏牛 黄牛 藏绵羊 睾丸组织
王迅
作品数:101被引量:466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牦牛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菌群结构 反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