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5 篇“ CD44V6表达 “的相关文章
苏木对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原发肿瘤CD 44 v 6 表达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苏木对肺癌干细胞样细胞PG-BE1荷瘤小鼠原发瘤中CD 44 v 6 蛋白表达 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法分选PG-BE1细胞中的干细胞样细胞,将干细胞样细胞亚群接种于小鼠下肢脚垫。采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第21天剥取小鼠原发瘤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瘤组织CD 44 v 6 的表达 。结果原发瘤重方面,苏木联合顺铂组较空白组、苏木组和顺铂组减少(P<0.05)。苏木加顺铂组较顺铂组、苏木组、空白组CD 44 V 6 表达 较少(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苏木在原发瘤组织中CD 44 v 6 均有表达 。结论苏木可以协同顺铂减少CD 44 v 6 蛋白的表达 从而增加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原发肿瘤的抑瘤率。 韩海英 郭秀伟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CD44V6 CD 110、CD 44 v 6 表达 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D 110、CD 44 v 6 表达 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月-2021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了手术治疗、随访3年以上未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定癌灶中CD 110、CD 44 v 6 蛋白表达 ,统计两组CD 44 v 6 和CD 110蛋白表达 差异;再将所有患者按照CD 44 v 6 和CD 110蛋白表达 ,重新分为CD 110-/CD 44 v 6 -、CD 110+/CD 44 v 6 -、CD 110-/CD 44 v 6 +、CD 110+/CD 44 v 6 +四个亚型组,分析其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发生肝转移组患者CD 110及CD 44 v 6 表达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 110+/CD 44 v 6 +亚型组肝转移率较其他亚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坚 邹伟 戴艳枝 华丽关键词:CD44V6 结直肠癌 肝转移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及血清CD 44 V 6 表达 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及血清CD 44 V 6 表达 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观察组术后给予TSH抑制疗法,对照组术后给予甲状腺素替代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CD 44 V 6 、FT4、FT3水平。随访5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D 4^+、CD 3^+等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D 8^+、CD 44 V 6 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T4、FT3水平显著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3年、5年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SH抑制疗法可降低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D 44 V 6 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高建强 王娟 缪英霞 余飞关键词:甲状腺癌 老年 预后 CD44V6 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 44 v 5、CD 44 v 6 {6 }及其对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 44 v 5、CD 44 v 6 {6 }及其对化疗的影响。方法选择6 2例老年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非老年大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同期体检的38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CD 44 v 5、CD 44 v 6 {6 }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并分析观察组化疗前后CD 44 v 5、CD 44 v 6 {6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CD 44 v 5、CD 44 v 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CD 44 v 5、CD 44 v 6 显著高于正常组(P<0. 05);CD 44 v 5、CD 44 v 6 {6 }水平与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 05);观察组化疗后CD 44 v 5、CD 44 v 6 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D 44 v 5、CD 44 v 6 {6 }与老年大肠癌患者细胞血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可为临床判定该病发生、预后提供参考;化疗具有肿瘤转移、抗黏附作用,有利于降低外周血黏附分子{6 }水平。 张明元 黄佳媛关键词:大肠癌 CD44V6 化疗 帕瑞昔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黏附能力和CD 44 v 6 表达 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黏附能力和CD 44 v 6 表达 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细胞转移行为的可能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C组),10μmol/L帕瑞昔布组(P_1组)、40μmol/L帕瑞昔布组(P_2组)和16 0μmol/L帕瑞昔布组(P_3组)。C组细胞正常培养,P_1、P_2和P_3组细胞分别加入10、40和16 0μmol/L浓度的帕瑞昔布处理A549细胞24 h。纤维连接蛋白包被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黏附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CD 44 v 6 的表达 情况,其水平以条带灰度值/内参灰度值表示。结果与C组A549细胞的黏附率[(90.52±6 .6 2)%]比较,P_1组[(77.38±4.93)%]、P_2组[(6 8.22±5.71)%]和P_3组[(55.01±6 .24)%]依次降低,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C组A549细胞CD 44 v 6 蛋白的表达 水平(0.81±0.15)比较,P_1组(0.54±0.13)、P_2组(0.39±0.09)和P_3组(0.15±0.04)水平依次下调,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帕瑞昔布可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黏附率,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 44 v 6 的表达 有关。 刘晨辉 苗文静 张宗泽关键词:帕瑞昔布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黏附 CD44V6 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分级及ER、PR、p53、CD 44 V 6 表达 差异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的差别,以及ER、PR、p53、CD 44 V 6 在不同年龄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表达 差异。方法:回顾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142例。所有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标本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三组:<50岁40例,506 0岁58例,>6 0岁44 例。参照FIGO 1989年病理分级标准严格分级。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年龄段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p53以及CD 44 V 6 表达 的差异。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95.0%为高分化腺癌(G1),而大于6 0岁患者59.1%为低分化腺癌。小于50岁患者少数子宫内膜癌组织内高表达 ER(2.5%)及p53(5%),多数高表达 PR(42.5%)。与之相反,大于6 0岁患者多数子宫内膜癌组织内高表达 ER(50.0%)及p53(15.9%),少数高表达 PR(15.9%)。CD 44 V 6 虽然在三个年龄组间表达 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这种差异并不随年龄变化而呈现明显增高或降低趋势。结论:大于6 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组织分级升高,分化程度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及p53表达 显著增加,而PR表达 显著减少。 李燕 赵敏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年龄 孕激素受体 P53 CD44V6 益气补肾方抑制SGC-7901胃癌转移与MMP-3、MMP-9、CD 44 v 6 表达 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探索不同浓度剂量下的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的益气补肾方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组织MMP-3、MMP-9、CD 44 v 6 蛋白表... 汪静关键词:胃癌 MMP-3 MMP-9 CD44V6 文献传递 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EpCAM、CD 44 v 6 表达 与远处转移关系及预后的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CD 44 v 6 的表达 与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指导临床。 方法: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低危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共118例,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远... 陈金龙关键词: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远处转移 梗阻性结直肠癌中E-cadherin、CD 44 v 6 表达 的临床病理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梗阻性结直肠癌中E-cadherin、CD 44 v 6 的表达 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共计18例原发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6 7.3±5.9)岁。肿瘤Dukes分期:B期1例,C期14例,D期3例。另从研究所获得健康人结直肠癌福尔马林标本1例。免疫组化染色和评估的方法进行E-cadherin、CD 44 v 6 的表达 的研究。结果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不同的Dukes分期,E-cadherin的表达 显著不同,D期已经是强阳性的结果;CD 44 v 6 的表达 亦显著不同,B期是弱阳性结果,D期是强阳性的结果。结论E-cadherin和CD 44 v 6 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均可以检测到,且随着分期的不同表达 量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采取用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CD 44 v 6 方法避免漏检。 王志永肝细胞癌中miR-155与CD 44 v 6 表达 及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mi R-155及CD 44 v 6 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 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q RT-PCR检测32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 R-155及CD 44 v 6 m RNA表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 44 v 6 蛋白表达 ,分析两者间相关性及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HCC癌组织CD 44 v 6 蛋白及CD 44 v 6 、mi R-155m RNA较癌旁组织表达 升高(P<0.05),IIIIV 级及侵犯脉管的癌组织中mi R-155和CD 44 v 6 m RNA表达 较高(P<0.05)。mi R-155和CD 44 v 6 m RNA表达 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 R-155和CD 44 v 6 均参与HCC发生及发展。 李土华 官成浓关键词:MI CD44V6 肝细胞癌
相关作者
邹寿椿 作品数:198 被引量:1,230 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外科手术 腹腔镜 预后 陈洪 作品数:124 被引量:767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三氧化二砷 肝癌 克罗恩病 蚯蚓纤溶酶 凋亡 张成武 作品数:257 被引量:1,218 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切除术 胃癌 预后 胃肿瘤 张治国 作品数:37 被引量:94 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蚯蚓纤溶酶 地龙2号 肝癌 海螺 抗肿瘤成分 赵仲生 作品数:195 被引量:825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预后 胃癌组织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