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53篇“ DVT“的相关文章
- 产褥期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DVT预防的价值
- 2025年
- 分析产褥期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DVT预防的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的80名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产褥期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液峰速度、血液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采取产褥期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DVT发生的概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刘秀丽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关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样本医院收治的9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曲张剥脱术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研究组(n=14)和对照组(n=83)。统计患者术后出现DVT的发生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影响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7例患者中发生DVT的共14例,发生率为14.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1个月使用过激素类药物、静脉曲张病程≥5年、D-二聚体(D-Dmine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4.318、6.251、4.430;t=11.54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1个月使用过激素类药物、静脉曲张病程≥5年、D-Dimer水平是大隐静脉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OR=2.303、3.618、2.347、2.435、2.866,P<0.05)。结论:大隐静脉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4.43%,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1个月使用过激素类药物≥5年、静脉曲张病程、D-Dimer水平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 郭雪亮王向征张会来韩达
-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Caprini评分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及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根据下肢DV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VT组(n=35)和非DVT组(n=9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下肢DVT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及糖尿病、年龄、使用脱水药物所占比例高于非DVT组,住院时间长于非DVT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Caprini评分、年龄、使用脱水药物、住院时间均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aprini评分预测患者下肢DV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5,95%CI为0.662~0.801(P<0.05),预测的灵敏度为75.63%,特异性为66.21%,阳性预测值为49.2%,阴性预测值为86.1%。【结论】年龄、住院时间、使用脱水药物、GCS评分、Caprini评分均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发生下肢DVT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下肢DVT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丁应娟严迪赵梦洋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 全程干预护理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下肢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全程干预护理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例接受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2±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4±4.2)分(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全程干预护理,能显著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尹莎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机械取栓治疗患者住院期间下肢 DVT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机械取栓治疗患者住院期间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该院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9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n=112)和非DVT组(n=789)。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相关的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进而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益。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病史、吸烟病史,DVT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病到股动脉穿刺时间、发病到入院时间、股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D-二聚体、入院时静脉血糖、PL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病史、年龄、D-二聚体、发病到股动脉穿刺时间、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为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Bootstrap法验证结果均验证显示列线图预测能力较强;DCA曲线显示,当发生阈值为0.12~0.96时,模型的临床获益性及适用性最佳。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临床适用性较为广泛。
- 宋静静谢小攀姜扬刘培慧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缺血性脑卒中
- 自拟消肿汤在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下肢DVT形成防治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自拟消肿汤在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邵武市立医院诊治髋部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2例则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消肿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患侧肢体肿胀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髋关节Harris评分、骨密度、术后3个月下肢DV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髋关节Harris评分和骨密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及7 d患侧肢体肿胀程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消肿汤辅助用于髋部骨折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下肢DVT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 洪生明宣建安
- 关键词:髋部骨折肢体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
- 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协同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DVT预防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协同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DVT预防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4年4月,2年内手术治疗的13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65例,实施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协同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SPBS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基于罗伊适应理论的协同护理联合被动康复训练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增强自护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乔玲苗晓
- 关键词:脑出血DVT
- 祛痰化瘀方预防痰瘀型MS患者THA后DVT形成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祛痰化瘀方对痰瘀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接受THA的痰瘀型M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痰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DVT发生率、皮肤异常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主症、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主症、次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VT、皮肤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PTT、TT、Fib、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TT、TT、Fib、P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β-TG、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β-TG、PAI-1水平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且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肺栓塞及死亡事件。结论采用祛痰化瘀方治疗痰瘀型MS患者,可有效预防THA后DVT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优化β-TG、PAI-1水平,降低血小板释放活性,且安全性较高。
- 马文龙陈勤于世超田可为范克杰严嘉祥刘英科邝孝坤乔一航梁浩博陈柯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
- DVT预警监测系统、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DVT预警监测系统、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本发明设置一种穿戴式的腘窝预警监测设备。该设备集成有血流以及血压传感监测模块,能够对腘窝的血流以及血压进行传感监测,由处理器芯片MCU计算之后,可以生...
- 杨帆祝海香吴缘
- 一种俯卧位预防DVT下肢体位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预防DVT下肢体位垫,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由小腿处、膝盖处和大腿处构成,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上设有保护套,所述支撑底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绑带,两个所述绑带上...
- 时丽娜魏海利张笑迎王小娟
相关作者
- 王毅

- 作品数:291被引量:1,6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DVT 成骨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骨质疏松
- 杨军

- 作品数:31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DVT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P-选择素 创伤
- 白雪

- 作品数:91被引量:3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 研究主题:成骨不全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 张堃

- 作品数:417被引量:2,130H指数:2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肘关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
- 马卫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155H指数:6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 研究主题:DVT 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计算机导航 I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