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35篇“ GPC“的相关文章
基于GPC/UPLC-MS/MS定量分析鬼伞菌属中的鬼伞菌素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凝胶净化色谱(GPC)前处理方法的鬼伞菌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信息依赖增强型子离子扫描(MRM-IDA-EPI)分析方法,为鬼伞菌属类食源性中毒定量检测、快速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鬼伞菌属或血液样本经甲醇水-乙腈混合溶剂超声提取,GPC分离净化UPLC-MS/MS定量检测和MRM-IDA-EPI筛查分析。结果:对鬼伞菌素进行低、中、高浓度水平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87.3%~93.7%、精密度(RSD)为0.9%~4.2%;鬼伞菌素在50~500μg/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0;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分别为2、6μg/kg,GPC前处理净化方法基质效应系数K=1.007。结论:所建立的鬼伞菌素GPC净化方法基质干扰小,UPLC-MS/MS和MRM-IDA-EPI分析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多种样本类型的分析和筛查。
瞿广胜李显娱戴乾徐林徐林刘钰洁韦刚赵连伟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于GPC的水泥粉磨磨内流速控制与应用
2024年
水泥磨磨内流速对水泥粒度、产量和能耗等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ARMAX模型的GPC预测控制算法应用在水泥磨磨内流速控制中具有多项优点,如良好的稳定控制性能和可适应性等。通过预测算法控制磨尾风机转速将磨头负压稳定在合适的范围,能有效提高水泥磨产量,提高粉磨效率并防止空磨和饱磨情况的发生。经现场实际验证,该系统提高了磨机稳定运行能力和磨机产量,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聂明明张宏图陈薇
关键词:水泥磨ARMAX模型GPC算法
NMR、GPC和MALDI-TOF应用于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教学实验
2024年
将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三种高级分析技术整合到本科《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分析聚乙二醇单甲醚样品,学生深入学习了高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表征方法,熟悉了这三种仪器的操作和原理。本实验显著提升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这些分析技术,使学生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获得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
史声宇刘智勇张宗瑞相益信沈显荣宋庆平高建纲
关键词:凝胶渗透色谱
基于GPC方法的碳排放核算和减排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2024年
碳排放核算对评估城市碳排放量和制定减排目标有重要作用.为开发完整、及时的城市级清单,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运用城市碳排放核算工具指南(GPC),同时结合国内和国际参数,以河北省为例,开展包含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的核算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现有数据核算河北省2019年的碳排放量为175073万tCO_(2)-eq,范围一达到128802万tCO_(2)-eq.与相邻省份相比,河北省碳排放强度最高(4.99tCO_(2)-eq/(万元GDP)),人均CO_(2)排放量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到每年23.06tCO_(2)-eq.基于以上核算与对比,对清单测算及减排提出如下建议:统一数据分类方案、澄清统计边界原则、丰富统计数据类别、建立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
赵芮熙高小峰李欣豫刘羿鹭邹晓龙
关键词:GPC能源消耗减排对策
中国建材集团与沙特阿美、GPC集团丹格特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
2024年
本刊讯,9月23日至10月5日,应沙特阿美、豪瑞集团、丹格特集团、GPC集团等企业邀请,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一行赴沙特、德国、法国和尼日利亚等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期间,中国建材集团与沙特阿美、GPC集团、丹格特集团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合作共建中非绿色建材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合作共建绿色建材国际交流合作沙特阿美GPC
AFP、GP73及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24年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与健康体检者48名,分别设为肝硬化组与健康组。对比三组以及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及GPC3水平;比较PHC不同预后者的一般资料及AFP、GP73及GPC3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AFP、GP73及GPC3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效果。结果AFP、GP73、GPC3水平:PHC组>肝硬化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GPC3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7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T、AFP、GP73、GPC3水平上升是影响PH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56、0.857;AUC=0.950(95%CI:0.909~0.991),明显高于AFP、GP73、GPC3单独检测。结论血清AFP、GP73、GPC3三者联合在PH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PHC的早期诊断,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来评估PHC患者的预后情况。
何平徐婧怡张雪雪陈晓龙
关键词:AFPGP73GPC3原发性肝癌
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2024年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GPC3-BBZ及GPC3-BBZ-NFAT-IL-7,以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后,感染人T细胞制备CAR-T细胞。实验分为未转导T细胞(NT)组、GPC3-BBZ CAR-T细胞组、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AR-T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经GPC3蛋白激活的CAR-T细胞中IL-7 m 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CAR-T细胞在GPC3抗原刺激下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AR-T细胞在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后IL-7、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CAR-T细胞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GPC3-BBZ和GPC3-BBZ-NFAT-IL-7,制备出靶向GPC3的CAR-T细胞。经GPC3抗原激活后,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可有效表达IL-7 mRNA(P<0.01),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5)。与GPC3-BBZ CAR-T细胞相比,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与GPC3阳性靶细胞Huh-7细胞共培养后,分泌更高水平的IL-7、IFN-γ和TNF-α(P<0.01或P<0.001)。RTCA结果显示,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对GPC3阳性Huh-7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GPC3-BBZ CAR-T细胞(P<0.05)。结论:成功制备可诱导表达IL-7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体外展现出较强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龚福生陈珊珊郑秋红刘沁颖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IL-7
GPC3单链抗体细菌外膜囊泡的制备及其肝细胞癌靶向性的鉴定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glypican-3,GPC3)单链抗体的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分析其在体内外对Hep G2肝癌细胞及组织的靶向效果。通过合成Hbp-h GC 33-sc Fv基因并连接至p 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Hbp-h GC 33-sc Fv;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Hbp-h GC 33-sc Fv,确定其最适诱导条件;采用超滤浓缩法收集重组表达菌株分泌的外膜囊泡(Hbp-h GC 33-OMVs)并进行表征;采用免疫电镜技术分析Hbp-h GC 33-sc Fv在细菌及Hbp-h GC 33-OMVs的定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其与Hep G2细胞的结合效果。建立Hep G2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Hbp-h GC 33-OMVs在小鼠肿瘤部位的靶向滞留情况。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的实际分子量为175.3 k Da,最佳诱导条件为在OD600=0.5时加入0.5 mmol/L IPTG于16℃低温诱导过夜。Hbp-h GC 33-OMVs平均粒径为(112.3±4.6) nm,具有不规则球形结构,表达外膜囊泡标记蛋白Omp C、Omp A和融合蛋白Hbp-h GC 33-sc Fv。与野生型wt OMVs相比,Hbp-h GC 33-OMVs组对Hep G2细胞的结合效果更强(P=0.008)。活体成像显示,Hbp-h GC 33-OMVs组能快速精准地靶向肿瘤部位。抗GPC3单链抗体细菌外膜囊泡的成功制备为肝细胞癌的特异性靶向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杨邦亚邓雨霏马官荣方廖琼白晋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单链抗体肝细胞癌
用于靶向杀伤GPC3阳性恶性细胞的双特异性GPC3xCD28和GPC3xCD3抗体及其组合
本发明涉及GPC3xCD3双特异性抗体、GPC3xCD28双特异性抗体以及两种激动型和完全人κλ体的组合,其中一种靶向GPC3xCD3并且另一种靶向GPC3xCD28,并且两者均不竞争与GPC3结合。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双特...
A·塞金格 E·哈特勒 D·霍斯
肝细胞癌中GPC3的作用机制及影像组学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HCC发病机制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预测治疗后反应对HCC患者至关重要。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在HCC组织中过度表达,在健康成人肝脏中不表达,是诊断肝细胞癌的可靠免疫组化标志物。影像组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基于大量的高通量数据来量化肿瘤的特征,目前正逐步应用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本文就HCC GPC3的作用机制及影像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郑紫涵许俊锋
关键词: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相关作者

陈增强
作品数:641被引量:3,728H指数:2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鲁棒性 混沌系统
袁著祉
作品数:349被引量:2,475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鲁棒性 混沌系统
黄勇
作品数:124被引量:322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A-TIG焊 活性剂 铝合金 活性TIG焊 熔深
姚自余
作品数:32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GPC 凝胶渗透色谱 聚丙烯 分子量分布 顺丁橡胶
孙青林
作品数:123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翼伞 翼伞系统 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G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