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1篇“ HLA-DQB1基因“的相关文章
- HLA-{1}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HLA-{1}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妇科就诊及住院的宫颈炎患者100例和宫颈鳞癌患者100例,宫颈炎及宫颈鳞癌组织均经病理学证实。分析HLA-{1}1基因多态和HPV16E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妇女阴道微生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宫颈炎组,宫颈癌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以及BV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低表达组,HPV16E7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pH值异常、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BV阳性率、TV阳性率和VVC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组的HLA-{1}1*04、HLA-{1}1*06和HLA-{1}1*09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HLA-{1}1*04携带率明显升高,而HLA-{1}1*06和HLA-{1}1*09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降低。HLA-{1}1*02、HLA-{1}1*05、HLA-{1}1*07和HLA-{1}1*08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HPV16E7蛋白低表达患者,HPV16E7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HLA-{1}1*04和HLA-{1}1*06等位基因的携带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宫颈癌患者的HLA-{1}1*04携带率明显升高,而HLA-{1}1*06携带率明显降低(P<0.05)。HLA-{1}1*02、HLA-{1}1*05、HLA-{1}1*07、HLA-{1}1*08和HLA-{1}1*09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LA-{1}1*04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HLA-{1}1*04等位基因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更容易高表达HPV16E7蛋白,使其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而HPV16E7蛋白表达和宫颈癌变风险与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有关。
- 祖木热来提•艾尼瓦尔阿比旦•吐尔汗江先君韩莉莉
- 关键词:HLA-DQB1HPV16E7宫颈癌阴道微生态
- 发作性睡病1型患者神经心理学、睡眠结构及HLA-{1}1基因型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1型(NT1)患者神经心理学、睡眠结构以及HLA-{1}1基因型特征。方法共纳入2018年8月至2022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5例NT1患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发作性睡病评价和HLA-{1}1基因检测。结果神经心理学测验,NT1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分(t=3.159,P=0.004)、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第1次(t=3.028,P=0.004)和第2次(t=2.054,P=0.044)即刻回忆正确个数低于对照者,连线测验-B完成时间(t=-2.126,P=0.019)、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Z=-5.109,P=0.0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Z=-3.204,P=0.001)、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t=-13.609,P=0.00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Z=-3.004,P=0.003)高于对照者。多导睡眠图监测,NT1患者总记录时间(Z=-4.491,P=0.000)、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3期占比(Z=-2.647,P=0.008)、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t=2.908,P=0.005)、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Z=-3.501,P=0.000)高于对照者,睡眠效率(t=-2.489,P=0.016)、睡眠潜伏期(Z=-4.112,P=0.000)、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Z=-4.318,P=0.000)、NREM 2期占比(t=-5.224,P=0.000)低于对照者。NT1患者临床表现为日间过度思睡占97.14%(34/35)、猝倒发作占97.14%(34/35)、其他夜间睡眠紊乱占88.57%(31/35)、入睡前幻觉占82.86%(29/35)、睡眠瘫痪占68.57%(24/35);34例(97.14%)携带等位基因HLA-{1}1*0602。结论NT1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减退、情绪异常和睡眠结构紊乱,且HLA-{1}1*0602携带率较高。
- 黄雅琴徐琳艾竹王林林薛蓉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神经心理学测验多道睡眠描记术HLA-DQ抗原
- HLA-{1}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易感性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1}1等位基因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相关性,以及加味丹玄口康对HLA-{1}1...
- 谭怡丝
-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人类白细胞抗原易感性中药
- HLA-{1}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基于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HLA-{1}1等位基因与结核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对所有HLA-{1}1等位基因和结核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0以及Stata 13.1进行等位基因与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相关文献,涉及1 674名病例组结核病患者和1 906名对照人群,meta分析结果表明HLA-{1}1*0601、HLA-{1}1*0609与结核病发病风险相关。结论特定的HLA-{1}1等位基因可能成为预测结核病发病风险的易感标志物。
- 王亮费丽萍杨凯旋张莹韩松
- 关键词:结核病HLA-DQB1等位基因META分析
- HLA-DRB1、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耐多药肺结核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2018年在我院就诊的云南省汉族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门诊体检健康人群3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基因分型法(PCR-SBT),检测两组人群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共检测到25个HLA-DRB1等位基因,17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观察组的HLA-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18.7%vs.13.5%,P=0.007,OR=1.471,95%CI(1.077,2.008)],观察组的HLA-DQB1*03: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27.8%vs.20.3%,P=0.002,OR=1.511,95%CI(1.157,1.974)],其余等位基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LA-DRB1*07:01和HLA-DQB1*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耐多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
- 刘幸欧阳兵孙辉陈洁李畏娴张乐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基因多态性基因频率
- 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LA-{1}1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1}-DQB1)基因型遗传特性.方法对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献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CR-SBT)进行{1}-DQB1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1914名河北汉族献血者中共检出21个{1}-DQB1等位基因,其中频率大于0.0500的常见等位基因共6个,分别为DQB1^*03:01、DQB1^*03:03、DQB1^*06:02、DQB1^*02:02、DQB1^*06:01和DQB1^*05:01.结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DQB1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基因分布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了解河北汉族人群{1}-DQB1的分布状况,有利于帮助临床寻找{1}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同时为我国人群群体遗传学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 苏蔓王振雷胡光磊李茵张泓楠何路军
- HLA-{1}1基因分型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HLA‑{1}1基因分型试剂盒,包括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如SEQ ID NO.1、2所示,以及4条寡核苷酸测序引物,如SEQ ID NO.3~6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HLA‑{1}1基因分型的检测方法:提取待检...
- 周云丽张倩王林林刘克瑶
- 文献传递
- 病理性近视与HLA-{1}1基因关联的家系研究
- 目的 进行病理性近视家系与HLA-{1}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以探讨其病变机制.方法 抽提PM家系中58人的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扩增HLAH类基因{1}1的第2个外显子,扩增产物用HaeⅠH,BssHⅡ,A...
- 李寿玲褚仁远陈逖季碧霞张咸宁孟玮朱定良庚镇诚
-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家系基因HLA-DQB1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HLA-{1}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寻找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基因和拮抗基因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HLA-{1}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比较丙肝患者和对照者之间HLA-{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丙型肝炎患者HLA-{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丙型肝炎患者的HLA-{1}1*02/03/09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LAD{1}1*06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LA-{1}1*02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HLA-{1}1*09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1}1*02/03/09基因可能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易感基因;HLAD-{1}1*06基因可能为拮抗基因。HLA-{1}1*02基因可能为肝硬化的易感基因;HLA-{1}1*09基因可能为肝癌的易感基因。本研究为抗病毒治疗或预防HCV的发生提供理论背景。
- 杨志明
- 关键词:HLA-DQB1基因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 HLA—{1}1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及宫颈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HLA-{1}1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女性宫颈癌易感性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集于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17例宫颈癌患者和11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静脉血和宫颈组织,分别提取其全基因组DNA和HPV核酸,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HPV分子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LA-{1}1基因分型和HPV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7例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率为79.5%,且HPV16是主要致病亚型;11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中,HPV感染率为9.1%.宫颈癌患者中HLA-{1}1﹡03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HLA-{1}1﹡06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低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1}1﹡03等位基因在HPV16阳性组中的频率(40.20%)明显高于HPV16阴性组(20.45%,P〈0.05).结论 HLA-{1}1﹡03等位基因可能是河南汉族女性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基因,而HLA-{1}1﹡06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基因;携带HLA-{1}1﹡03等位基因的女性更容易感染HPV16病毒,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 武红
- 关键词:人乳头瘤状病毒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