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75篇“ KI-67表达“的相关文章
- 多中心^(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
- 2025年
- 目的评估基于多中心^(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和临床联合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非小细胞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构1经病理学确诊的259例肺腺癌病例,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207)和测试集(n=52),另选机构2的44例肺腺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Ki-67表达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利用PyRadiomics提取PET/CT影像组学特征,采用t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特征和Radscore,建立临床和影像联合模型。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诊断效能,并使用临床决策曲线(DCA)来评估各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P=0.046)、肿瘤最大径(P=0.014)和CYFRA21-1(P=0.031)是Ki-67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62~0.65)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的AUC 0.60(0.53~0.66);基于临床和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测试集的AUC为0.87(0.84~0.90),明显优于单纯的临床或影像组学模型;外部验证集采用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其AUC为0.85(0.82~0.88)。DCA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在较大阈值范围内(0~0.87)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多中心临床和^(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雒瑾李娟陈健文波周鑫杨智睿毛录英卢芹李林
- 关键词:肺腺癌KI-67抗原PET/CT
- 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模型可术前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Ki-67表达水平
- 2025年
-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模型术前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TET的171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组(n=120)和测试组(n=51)。对所有临床风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临床模型。利用ITK-SNAP勾画患者增强胸部CT薄层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利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LASSO回归进行特征筛选,采用二分类逻辑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列线图可视化最佳模型。结果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训练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867、0.890,测试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2、0.834、0.851。3组模型中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在术前预测TET Ki-67表达水平中有一定的价值,且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优于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的单一模型。
- 吴春红胡丛阳许晓燕胡雪超周永
- 关键词:胸腺上皮性肿瘤KI-67
-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
- 2025年
- 目的观察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IDC)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BIDC,根据Ki-67表达将其分为高表达组(n=224)与低表达组(n=150);根据7∶3比例划分训练集(n=271,含高表达组162例、低表达组109例)及测试集(n=103,含高表达组62例、低表达组41例)。对比组间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取并筛选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8种分类器构建影像学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选择其中最佳者;基于影像学特征及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制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BIDC 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结果组间病灶最大径、边缘有无毛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之构建的多层感知机(MLP)影像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654、0.715;基于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MLP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2、0.806,而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0.802、0.806。结论基于DBT影像组学列线图能有效预测BIDC Ki-67表达水平。
- 顾梦瑶陈琪刘丽戚佳佳李万湖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X射线摄影KI-67
- 动态对比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
- 202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Ki-67表达状态的可行性。方法搜集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99例,分为Ki-67低表达组(41例)和Ki-67高表达组(5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患者年龄、治疗前DCE-MRI特征、半定量参数和DWI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两组间比较。基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单一指标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单一指标和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年龄、DCE-MRI的病灶最大径、最大强化强度(ME)、相对强化强度(RE)、流出速率(WO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最大相对强化强度(MRE)(t=2.169,P=0.033)、达峰时间(TTP)(Z=3.026,P=0.002)、ADC异质性(Z=-2.021,P=0.043)和“毛刺征”(χ^(2)=6.123,P=0.013)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TTP(OR=0.994,P=0.046)、ADC值异质性(OR=106.184,P=0.041)和“毛刺征”(OR=2.768,P=0.039)是Ki-67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其AUC值分别为0.679、0.620、0.616,三者联合AUC值为0.753,Delong检验显示TTP、ADC值异质性和“毛刺征”三者联合的AUC大于任一单独指标模型AUC(P<0.05)。结论DCE-MRI的乳腺肿块“毛刺征”、TTP值和DWI的ADC值异质性能有效预测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治疗前Ki-67表达状态,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 刘福军张书海高照李晓舒汪洁钱银锋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KI-67
-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检测Ki-67表达水平,根据Ki-67增殖指数分为低表达组(Ki-67增殖指数≤5%)和高表达组(Ki-67增殖指数>5%),比较两组MSCT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i-67表达水平的因素;根据术后5年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MSCT影像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Ki-67增殖指数高表达组肿瘤直径>5cm、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肿瘤向外生长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密度、肿瘤生长方式均是Ki-67增殖指数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死亡组肿瘤直径>5cm、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肿瘤向外生长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密度、肿瘤生长方式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肿瘤向外生长等MSCT影像特征与GIST患者Ki-67表达水平及预后均与有关,提示MSCT影像特征可用于评估GIST患者的Ki-67表达情况和预后。
- 宋芹霞王祥发史恒峰李承慧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KI-67预后
- 基于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7月礼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瘤内及瘤周感兴趣区(ROI)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通过交叉验证评估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性能。结果:联合ROI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单一瘤内、瘤周ROI,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其在10%~90%阈值范围内的临床净收益最高。结论:瘤内联合瘤周特征的RF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Ki-67表达水平,为乳腺癌患者精准诊疗提供超声影像组学依据。
- 王小亚
- 关键词:乳腺癌KI-67
- 二维超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超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预测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3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2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检查。收集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Ki⁃67表达相关的因素,分别建立乳腺癌原发灶超声特征、淋巴结超声特征、临床病理特征、超声联合特征及超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的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De Long检验对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在肿物最大径、生长方向、后方回声、微钙化、血供、淋巴结皮质增厚、门结构是否清晰、血流分布、病理类型、ER、PR、HER2及分子分型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原发灶病理类型、最大径、后方回声、血供及淋巴结血流分布与乳腺癌Ki⁃67高表达相关(P<0.05)。超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高表达优于单一特征及超声联合特征预测模型(P<0.05)。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灶超声、淋巴结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合模型能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 常乾坤白春强丁智超王伟芳刘铭函吴文瑛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淋巴结临床病理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SOX11表达和cyclinD1 CDK4 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Muts同源蛋白6(MSH6)、错配修复蛋白1抗原(MLH1),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mut S同种组织蛋白2(MSH2)]和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OX1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表达及与增殖标记蛋白(Ki-67)、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5例,收集手术中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石蜡标本,并以4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随访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5个月,依照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13例)和存活组(32例)。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R蛋白和SOX11、cyclinD1、CDK4的表达情况及与Ki-67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微卫星不稳定(d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SOX11、CDK4、cyclinD1、Ki-67表达水平较高,微卫星稳定(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SOX11、CDK4、cyclinD1、Ki-67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SOX11表达与CDK4、Ki-67、cyclinD1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SOX1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MMR表达、SOX11表达、临床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与MMR、SOX11单项诊断相比,MMR、SOX11联合检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MMR、SOX11、Ki-67、cyclinD1、CDK4表达水平较高,MMR、SOX11阳性表达与CDK4、cyclinD1、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MMR表达、SOX11表达、临床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李丽燕郑旭旭
- 关键词:癌旁正常组织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超声检查联合MRI预测TNBC及Ki-67表达水平的模型构建与评价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联合MRI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及Ki-67表达水平的模型构建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接受治疗的1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TNBC患者8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患者10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Ki-67表达情况等。将18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建模组通过LASSO回归或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TNBC及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所构建的模型在验证组中进行效能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区分度进行评价,校准曲线对模型校准度进行评价,决策曲线(DCA)对模型临床适用度进行评价。结果1)ADC、最大倾斜率、边缘、边界、阻力指数(RI)为TNB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建的TNBC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验证组AUC=0.887(95%CI:0.799~0.974)]、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验证组阈概率值0%~92%);2)ADC、边界、肿瘤最大直径为Ki-67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建的Ki-67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验证组AUC=0.974(95%CI:0.942~1.000)]、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验证组阈概率值0%~100%)。结论超声联合MRI参数预测TNBC及Ki-67表达的诺模图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提高TNBC的术前诊断、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和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程辰王妍赵红艳于明黄部发李洪娥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 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
- 2024年
- 目的基于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辐射力脉冲(ARFI)、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基础的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的早期无创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277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及病理资料,分为Ki-67阴性组和阳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筛选预测Ki-67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构建列线图。Hosmer-Lemeshow(HL)检验、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分析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年龄(OR=0.974,95%CI:0.949~0.999)、肿块混合性回声(OR=746035163.7,95%CI:0.001~21347.012)、边缘微小分叶(OR=2.683,95%CI:1.133~6.352)为筛选后Ki-67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96~0.742),灵敏度87.1%,特异度69.5%;列线图=2.464~0.027×年龄-2.234×肿块回声(混合回声)+0.987×细分叶(有)。HL检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DCA表明在相同的预测概率下列线图的临床效能最大。结论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列线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为临床早期采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 孙静马千清沈春云许导靖强邦红汪珺莉
- 关键词:乳腺癌列线图KI-67
相关作者
- 刘爱连

- 作品数:476被引量:2,27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双能CT 质子转移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癌
- 田士峰

- 作品数:117被引量:5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癌 双能CT 质子转移
- 胡春洪

- 作品数:610被引量:3,005H指数:2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MRI
- 穆殿斌

- 作品数:82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PET/CT 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前哨淋巴结
- 赵洪洋

- 作品数:496被引量:1,8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伽玛刀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NOG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