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党参
作品数: 181被引量:718H指数:17
  • 所属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迟宏宵
作品数:150被引量:447H指数:12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热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力学性能 碳化物 模具钢
周健
作品数:136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热作模具钢 模具钢 H13钢 碳化物 力学性能
陈再枝
作品数:50被引量:336H指数:14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模具钢 回火 热作模具钢 组织和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刘建华
作品数:519被引量:1,584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铝合金 钛合金 微生物腐蚀 石墨烯 阳极氧化
林鹏
作品数:23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热作模具钢 H13钢 力学性能 H13热作模具钢 塑料模具钢
我国模具钢的发展战略分析被引量:22
2006年
针对目前我国国产模具钢市场供需两旺,而我国每年又要花费巨额外汇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模具钢和模具的现状,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模具钢的市场前景、塑料模具钢的地位、提高模具钢质量的途径、模具钢的质量与标准的关系、加速开发高性能模具钢新品种和创造高档模具钢民族品牌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冶金企业和模具制造行业在制定模具钢发展规划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再枝马党参
关键词:模具钢
Mo-W-Co系高热强性热锻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9
2018年
研究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对H13钢和两种新型Mo-W-Co系热作模具钢(A1、A2)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o、W、Co元素的加入使试验钢的最佳淬火温度提高至1050℃,回火二次硬化峰温度仍为510℃;含有更高合金含量的A2试验钢的淬火峰值硬度和回火二次硬化峰值硬度分别达到64.0 HRC和61.5 HRC,高出H13钢5.5 HRC和6.2 HRC。回火时Mo-W-Co系热作模具钢更早析出含W、Mo以及V的碳化物,并在620℃回火后与H13钢600℃回火后的硬度相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更高。此外,Mo-W-Co系热作模具钢A1、A2的热稳定性优于H13钢,适用制作于高温高应力工况下的专用热锻模具。
金欣周健迟宏宵马党参王坚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合金化回火稳定性
新型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10Ni3Cr2MnMoCuA1的CCT曲线被引量:6
2018年
使用Formaster-FⅡ型膨胀仪测定了新型时效硬化塑料模具钢10Ni3Cr2MnMoCuA1以不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后的相变膨胀曲线,并结合试验过程中所采集的金相照片和硬度数据,获得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相变组织转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0Ni3Cr2MnMoCuA1钢的相变主要发生在200~400℃的温度区间;贝氏体组织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为:0.03℃/s,马氏体组织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为:0.8℃/s;冷速为0.03℃/s时,相变组织为贝氏体(B)和少量铁素体(F);冷速为0.15℃/s时,相变组织为贝氏体(B)和马氏体(M)的混合组织;冷速为0.8℃/s时,相变组织为全马氏体组织(M)。
王剑锋迟宏宵刘建雄周健马党参
关键词:CCT曲线相变冷却速率
淬火冷速对H13模具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不同淬火冷却速度对H13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淬火冷却速度从12.6℃/min提高到40.7℃/min,经590℃回火6 h后,试验钢中的马氏体板条束宽度从340 nm减小至150 nm。此外,条带状及球状碳化物沿晶界的析出量显著减少;试验钢的室温冲击性能和硬度值均有一定的提高。试验钢以40.7℃/min淬火冷却+590℃回火6 h后在厚度方向的最低冲击吸收能量达到14.6 J;而试验钢以12.6℃/min淬火冷却+590℃回火后,晶界处合金元素偏聚严重,其中Cr、Mo和V元素含量分别高出基体约16%、23%和210%。
胡连新周健刘建雄迟宏宵马党参林鹏
关键词:H13钢淬火
H13电渣钢与电炉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14年
对比研究了H13电炉钢与电渣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冶炼方式不同,与电渣钢相比,电炉钢致密性、纯净度较低,退火态带状偏析严重。链状液析碳化物严重影响其横向冲击性能,在断口上表现为横向条纹。二者硬度相差不大。
王明马党参刘振天迟宏宵代建清
关键词:H13钢电渣钢电炉钢
钒含量对Cr8Mo2SiV冷作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钒含量(0.28%和0.50%,质量分数,下同)的变化对Cr8M02Si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含量的增加,一次碳化物尺寸增大,淬火峰值硬度向高温区移动,钒含量0.5%的Cr8M02SiV钢的淬火晶粒尺寸明显小于钒含量0.28%的Cr8M02SiV钢。经1040℃淬火、180~520℃回火后,随着钒含量的升高,Cr8M02SiV钢的二次硬化峰值硬度以及二次硬化峰之前的回火硬度均明显提高。钒对提高Cr8M02SiV钢的淬火温度和二次硬化效应有利。
曾芬迟宏宵马党参马幼平周健
关键词:晶粒细化
塑料模具钢1.2311扁钢预硬化的硬度与组织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1.2311塑模钢扁钢尺寸、终轧温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其轧后硬度、回火硬度及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将其终轧温度控制在850~920℃、风冷后硬度为HRC42~52时可满足淬硬性要求;回火温度为620℃时可满足以预硬化状态交货的技术要求。
马党参康爱军肖瑞勇冯淑玲
关键词:塑料模具钢扁钢终轧温度回火温度
热作模具钢 第1部分:压铸模具用钢
GB/T 34565的本部分规定了压铸模具用热作模具钢的订货内容、分类、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本部分适用于公称直径或边长80 mm~650 mm的锻制圆钢、方钢及厚度8...
康爱军马党参谷强赵爱军薛春戴强张占普栾燕何梦华邹春雷许民姚宏康万春燕信东辉张永强梅建蒙徐文瑛方建儒周健刘振天王文彤王文正吴立志黄志永金宇峰唐建军缪志刚燕云牟风于航
Cr12Mo1V1钢组织的高温转变行为被引量:5
2019年
使用高温金相技术观察研究了Cr12Mo1V1模具钢加热至950和1 200℃的升温过程、保温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和碳化物溶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铁素体组织会呈现黑色,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在高温金相中表现为黑色组织向灰白色组织转变;保温过程中,将会发生碳化物明显溶解现象,在高温金相中,碳化物溶解呈现黑色颗粒尺寸逐渐增大,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大颗粒共晶碳化物将会发生溶断和粒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马氏体转变,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结构会更细。
刘继浩迟宏宵曹建春周健马党参林鹏
关键词:高温金相
Cr12Mo1V1模具钢碳化物分断细化热处理技术被引量:4
2023年
改善高耐磨型Cr12Mo1V1冷作模具钢中碳化物的形态和颗粒尺寸对提高其力学性能尤为重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Image-proplus 6.0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研究了Cr12Mo1V1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碳化物的溶解、尺寸及形貌特征变化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温加热过程中,Cr12Mo1V1冷作模具钢的碳化物将发生溶解及形状的改变。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大颗粒碳化物含量比例逐渐减少,小颗粒碳化物比例逐渐增多,碳化物产生细化。当加热温度足够高时,大颗粒共晶碳化物的形貌会发生明显变化;在1200℃加热时,大颗粒共晶碳化物分断、碎化成尺寸相对较小的颗粒状,随保温时间增加效果更明显。热力学分析表明:碳化物的溶解和形貌特征变化是表面能降低驱动的自发过程;动力学分析表明:由于碳化物表面不同曲率半径处浓度差的存在,合金元素将由曲率半径较小处(如细颈、尖角处)向曲率半径较大处(如平直界面处)扩散,使碳化物发生断开和球化的自发过程。
迟宏宵刘继浩殷军伟周健马党参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