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作品数: 136被引量:418H指数:12
  • 所属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迟宏宵
作品数:148被引量:438H指数:12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热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力学性能 碳化物 模具钢
马党参
作品数:181被引量:710H指数:16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 力学性能 塑料模具钢
林鹏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热作模具钢 力学性能 H13钢 H13热作模具钢 塑料模具钢
陈再枝
作品数:50被引量:334H指数:14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模具钢 回火 热作模具钢 组织和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张晨
作品数:30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无取向电工钢 取向硅钢 织构 回火 热作模具钢
双淬火+深冷处理工艺对Cr12Mo1V1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对退火态Cr12Mo1V1模具钢分别进行一次淬火+回火、双淬火+回火、一次淬火+深冷+回火、双淬火+深冷+回火等工艺处理,其中一次淬火工艺为1 030℃×0.5 h油淬,双淬火工艺为1 050℃×0.5 h油淬+1 030℃×0.5 h油淬,深冷处理工艺为-60℃×1 h+-120℃×1 h,对比研究了双淬火+深冷处理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淬火+回火工艺相比,双淬火+回火工艺可以改善共晶碳化物分布均匀性,使碳化物形态趋于球状;增加深冷处理对改善共晶碳化物形态和均匀度的效果不明显,但可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双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后试验钢的硬度与一次淬火+回火处理后相近,但冲击吸收能量和抗弯强度分别提升22%和12%;增加深冷处理对试验钢硬度、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影响不大。
邹春雷于航任慧远谷金波周健迟宏宵
关键词:深冷处理模具钢共晶碳化物力学性能
基于SLM工艺用高性能注塑模具钢粉末及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SLM工艺用高性能注塑模具钢粉末及制备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模具钢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注塑模具钢粉末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4%、Si:<0.4%、Mn:1.2~1.6%、Cr:1.25~2.0%、M...
周健马党参迟宏宵王长军张梦醒殷军伟
不同退火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用OM、SEM研究了亚温退火、等温退火、缓慢冷却退火3种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退火后碳化物粒度最小,缓慢冷却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较大,退火硬度较低;等温退火及缓慢冷却退火对提高碳化物尺寸、分布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碳化物均匀性的提高对提升H13钢退火态及淬、回火态冲击韧性有一定作用,但组织中夹杂物、一次碳化物制约着H13钢韧性的提高。
周健马党参张才明康爱军李向阳陈再枝
关键词:H13钢退火工艺碳化物均匀性冲击韧性
一种耐高压耐高温针阀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高压耐高温针阀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喷油嘴针阀偶件材料技术领域。该钢的具体化学成分重量%为:C:0.30~0.50%,Si:0.80~1.50%,Mn:0.2~0.5%,S:0.001~0.020%,P:≤0.03...
迟宏宵马党参周健
增材制造17-4PH马氏体不锈钢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2年
17-4PH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高韧以及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核能和民用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通过离散堆积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异形零部件的成形,满足装备迭代的需求。综述了国内外增材制造17-4PH的研究成果,针对增材制造微小熔池、快速熔凝、复杂热历史冶金特点,介绍影响增材制造17-4PH试样致密度的因素,阐述其相构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简述后处理对17-4PH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增材制造17-4PH的发展进行展望。
刘世锋魏钢王岩周健马党参迟宏宵
关键词:增材制造17-4PH相结构显微组织后处理
冶炼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了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电炉+LF+VD两种特殊钢冶炼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感应+电渣重熔冶炼对提高H13钢洁净度,降低H13钢中S、P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偏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H13钢心部横向冲击韧性,但由于组织中大量一次碳化物的存在,制约着H13钢横向冲击韧性的提升。
刘振天周健马党参秋立鹏刘宝石
关键词:H13钢冶炼工艺带状偏析
锻后固溶预处理对H13钢退火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相分析、SEM及TEM试验方法,结合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了H13钢平衡相图,研究了不同固溶预处理及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对H13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13钢经1000、1050和1100℃固溶预处理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以V为主的MC型未溶碳化物数量逐渐减少,1100℃固溶预处理后,未溶碳化物基本溶解,同时晶粒粗化;经过固溶预处理及等温球化退火后,试验钢中碳化物分布均匀性和圆整度均提高,但1100℃固溶时晶粒尺寸粗化,退火过程形成粗大网状碳化物并沿粗大马氏体界面形核,降低了组织均匀性。H13钢经1000℃固溶预处理等温退火后,冲击性能较好,随着固溶预处理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冲击性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孙立国周健马党参迟宏宵
关键词:H13钢等温球化退火MC碳化物
热处理对热锻模材料GH4698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和和冷却方式对GH4698合金的组织、室温性能、高温性能及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30℃低温固溶,合金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尺寸;1030℃固溶+炉冷,γ′相初始尺寸偏大,屈服强度偏低,而1030℃固溶后空冷可以获得960 MPa室温屈服强度和750 MPa的750℃高温屈服强度,750℃高温断裂韧性达到13 kJ/m^(2);1100℃高温固溶,晶界碳化物包膜,且大中尺寸γ′相与小尺寸γ′相的质量比值高,导致屈服强度不足;相比航空件标准热处理制度,模具材料用GH4698合金采用1030℃×8 h/AC、1000℃×4 h/AC、760℃×16 h/AC+700℃×16 h/AC的热处理制度,可以获得750℃服役温度下最佳的屈服强度和足够的塑性,满足热模锻的使用要求。
林鹏马党参孙立国迟宏宵周健王周田周文武
关键词:热模锻
H13钢压铸模具的失效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仪、冲击试验机等对铝合金成形用H13钢压铸模具的早期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具的失效形式为整体脆断,其主要原因是模具钢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带状偏析、非金属夹杂物、液析碳化物等组织缺陷,同时热处理工艺也不合理;非金属夹杂物和液析碳化物周围在热应力及机械力作用下形成了裂纹,而带状偏析和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降低了模具的冲击韧性,使得裂纹迅速扩展,最终导致了模具的早期失效。
谭成马党参王华昆周健迟宏宵
关键词:H13钢压铸模具脆性断裂冲击韧性内应力
一种退火态热作模具钢的超细晶化组织热处理工艺
一种退火态热作模具钢的超细晶化组织热处理工艺,属于热作模具钢热处理技术领域。热处理材料为退火态热作模具毛坯,在模具的心部、表面安装多个检测温度的热电偶;包括第一次高温均匀化、第一次空/水交替淬火、第一次高温回火、回火后二...
周健马党参迟宏宵樊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