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旭东
-

-

- 所属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明智

- 作品数:331被引量:1,231H指数:1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预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夏枯草 NK/T细胞淋巴瘤
- 陈清江

- 作品数:48被引量:2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母细胞瘤 人参皂苷RG3 淋巴瘤 预后
- 李鑫

- 作品数:112被引量:240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载药微球 化疗栓塞 淋巴瘤 食管肿瘤
- 朱利楠

- 作品数:23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化疗 生活质量 食管鳞癌 疗效观察 利妥昔单抗
- 付晓瑞

- 作品数:67被引量:298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夏枯草提取物 夏枯草 预后 JURKAT细胞
- 中期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3种评价方法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的国际一致化项目(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最大标准摄取值下降率(△SUVmax)法3种方法在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L)治疗中期的疗效评估价值,以期寻找最佳评价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69例ENKL患者的特征,并且在治疗前及中期都进行了18 F-FDG PET-CT检查,分别利用IHP法、Deauville 5分法和△SUVmax法对患者的PET-CT进行评价,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得出最佳临界值,并以相应的临界值分组,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SUVmax和△SUVmax%的临界值分别为5.75和52.8%。IHP阴性组、Deauville阴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的5 a疾病无进展生存率(67.3%、78.5%、72.5%、82.5%)均优于对应的IHP阳性组、Deauville阳性组、△SUVmax<5.75组和△SUVmax%<52.8%组(55.1%、42.0%、17.0%、20.0%;χ^(2)=5.660,P=0.017;χ^(2)=16.295,P<0.001;χ^(2)=14.795,P<0.001;χ^(2)=34.824,P<0.001)。Deauville 5分法、△SUVmax法和△SUVmax%法对疗效的预测优于IHP法。结论中期18 F-FDG PET-CT的Deauville 5分法、△SUVmax和△SUVmax%法在预测ENKL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 倪佳丽谢新立张蕾李玲李鑫王新华付晓瑞孙振昌张旭东李兆明吴晶晶于慧常宇严家芹周志远南飞飞武晓龙田丽张明智
- 关键词:淋巴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 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基因突变和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研究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以及细胞系中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和表达情况,探讨BRAF基因的表达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Jurkat细胞、Hut-78细胞、YTS细胞、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58例不同类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29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1799位点和第11号外显子的463、465和468位点突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Jurkat细胞、Hut-78细胞、YTS细胞和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RAF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BRAF蛋白的表达,分析BRAF基因的表达与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的关系。结果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和细胞系中BRAF基因均未出现第15号外显子的1799位点和第11号外显子的463、465和468位点突变。正常淋巴细胞、YTs细胞、Hut-78细胞和Jurkat细胞中BRAF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5.207±0.013、8.412±0.615和36.720±1.797,Jurkat细胞中BRAF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Hut-78细胞和YTS细胞(P〈0.01)。正常淋巴细胞、YTS细胞、Hut-78细胞和Jurkat细胞中BRA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1±0.003、0.102±0.013、0.113±0.017和0.304±0.010,Jurkat细胞中BRA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淋巴细胞、Hut-78细胞和YTS细胞(P〈0.05)。58例不同亚型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组织中,仅有6例(10.3%)呈BRAF蛋白阳性表达,且全部为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BRAF蛋白表达与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性别、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无关(均P〉0.05)。BRAF蛋白在治疗有效组中的阳性率(8.3%)明显低于
- 马纯政张旭东赵亚敏王冠男张明智
- 含培美曲塞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含培美曲塞(PEM)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6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已接受一线方案化疗后复发,9例为初治患者。化疗方案为PEM 600 mg/m 2静脉滴注,第1天;联合伊达比星(IDA)和地塞米松(DXM),或福莫司汀(FTM)和DXM,或替莫唑胺(TMZ)和DXM。结果:7例复发难治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例,病情进展(PD)1例(该例死亡)。9例初治患者均完成至少4个周期的化疗,完全缓解1例,PR4例,SD3例,PD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者,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含PEM联合方案对于PCNSL具有较好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活性。
- 尹美凤张旭东马咪静王欣胡俊霞吴少璇杨万秋王进隆薛伍君朱利楠牛松涛丁梦杰董萌吴晶晶张明智陈清江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培美曲塞大剂量化疗
- 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原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PDLBCL)的临床特征,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SEER数据库获取1983~2014年诊断为PP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记录及生存信息进行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的PPDLBCL患者1347例。以1983~2002年数据建模,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以2003~2014年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5岁)、男性、未婚、Ann Arbor分期达Ⅳ期的患者预后差,HR(95%CI)分别为1.593(1.306~1.942)、1.300(1.069~1.580)、1.248(1.028~1.516)、1.412(1.030~1.819);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预后差于接受化疗或手术治疗者,HR(95%CI)分别为1.623(1.086~2.033)、1.390(1.067~1.723)。以此模型绘制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18和0.739,验证组3 a、5 a生存率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提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PPDLBCL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协助临床对PP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个体化分析。
- 马欣然张旭东李玲严家芹袁威杜利君孔飞任亮亮赵洋张明智
- Hp感染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42例原发胃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42例根据放射性C元素标记的呼气实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17例)和Hp阴性组(25例)。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阳性组(Ⅰ+Ⅱ)期患者比例高,血清LDH水平升高患者比例低,对化疗敏感性较高,肿瘤组织中C-MYC、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P<0.05)。两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10.68,P<0.05),Hp阳性组预后均优于阴性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是改善原发胃DLBCL预后的因素,针对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HR(95%CI)分别为0.276(0.032~0.528)和0.168(0.061~0.464)。结论:Hp阳性的原发胃DLBCL患者预后较好,对化疗较为敏感。
- 葛菊蕊孙振昌张旭东李兆明南飞飞于慧杜玉薪万文娟夏亚勤张明智付晓瑞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幽门螺杆菌化疗敏感性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HER-2、Ki-67表达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1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HER-2、Ki-67表达情况,比较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HER-2、Ki-67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手术入路(χ^(2)=22.677,P<0.001)、手术切除范围(χ^(2)=46.079,P<0.001)、肿瘤长径(χ^(2)=50.140,P<0.001)、淋巴结转移(χ^(2)=13.882,P<0.001)、分化程度(χ^(2)=35.757,P<0.001)、脉管浸润(χ^(2)=8.367,P=0.004)、神经浸润(χ^(2)=20.516,P<0.001)、浸润深度(食管癌:χ^(2)=291.000,P<0.001;胃癌:χ^(2)=35.015,P<0.001)、TNM分期(食管癌:χ^(2)=17.439,P<0.001;胃癌:χ^(2)=28.089,P<0.001)、总生存期(χ^(2)=6.582,P=0.010)、疾病无进展生存期(χ^(2)=4.659,P=0.0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ewertⅢ型AEG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Siewert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1,P=0.043)。肿瘤长径≤4cm(χ^(2)=7.648,P=0.006)、有淋巴结转移(χ^(2)=5.742,P=0.017)、分化程度中低分化(χ^(2)=4.488,P=0.034)、有脉管浸润(χ^(2)=6.199,P=0.013)、有神经浸润(χ^(2)=6.338,P=0.012)、浸润深度T_(3)~T_(4)(食管癌:χ^(2)=4.474,P=0.034;胃癌:χ^(2)=5.763,P=0.016)及TMN分期Ⅲ~Ⅳ期(食管癌:χ^(2)=5.646,P=0.017;胃癌:χ^(2)=12.497,P<0.001)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ewertⅢ型AEG肿瘤恶性程度较SiewertⅡ型AEG高,预后更差,HER-2异常表达与AEG的发生、发展有关。
- 李翠亭张旭东张杰张越窦静文李晓丽林锐
-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
- 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5例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组)及40例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转化组IPI评分及骨髓侵犯率高于原发组(P均<0.05)。两组均采用CHOP±R方案治疗6周期,转化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4例,进展4例,原发组分别有27、6、7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20,P>0.05)。两组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组预后差于原发组。结论:滤泡淋巴瘤转化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差于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王严张贺真蔡青常宇张旭东张明智张蕾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真实世界中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HLX-01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B-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09例初治iB-NHL病例的资料,其中利妥昔单抗治疗39例(R组),HLX-01治疗70例(H组)。从一线治疗开始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0月31日。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持续缓解时间(DOR)、治疗持续时间(DOT)、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R、H组常规治疗4~6个周期后,ORR分别为84.6%、80.0%,DCR分别为97.4%、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OR、DOT、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转氨酶升高、呕吐、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和乏力为最常见非血液学毒性,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X-01治疗iB-NHL与利妥昔单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致。
- 董萌张明智张旭东朱利楠冯晓燕丁梦杰武晓龙陈清江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有效性安全性
- 中期18 F-FDG PET-CT在滤泡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治疗4周期后(中期)18 F-FDG PET-CT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且行中期PET-CT检查的FL患者43例,采用Deauville 5分法判读中期PET-CT结果,其中1~3分判定为PET-CT阴性,≥4分为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中期PET-CT对F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中期PET-CT阳性18例,阴性2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5~69(中位数36)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期PET-CT阳性预示FL患者总生存、无进展生存时间缩短,预后不良,HR(95%CI)为5.436(1.357~21.783)、4.142(1.588~10.807)。结论:中期PET-CT对FL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孔飞谢新立任亮亮赵洋杜利君马欣然袁威严家芹李兆明张旭东张明智李玲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预后评估
- GDPT和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总结GDPT方案与CHOP方案一线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AITL患者,其中22例接受GDPT方案化疗2~8个周期,14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3~8个周期。结果:GDPT组完全缓解(CR)或未确认完全缓解(CRu)5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2例;CHOP分别为2、5、2、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8,P=0.1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恢复。GDPT组随访10~51个月,2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肿瘤进展。CHOP组随访3~43个月,1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力衰竭合并感染,2例死于肿瘤进展。两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0.323,P=0.765、0.570)。结论:GDPT方案一线治疗AITL较CHOP方案未有明显的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方式。
- 钱思宇杨万秋侯户婷吴少璇王泽元尹美凤陈清江丁梦杰董萌朱利楠张明智张旭东
- 关键词:CHOP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