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59)

作品数:37 被引量:293H指数:9
相关作者:张莉刘宇峰原志华史兴民郭斌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移民
  • 3篇天山北麓
  • 3篇土地利用
  • 3篇气温
  • 3篇黄土高原
  • 3篇感知
  • 3篇北麓
  • 3篇GIS
  • 3篇MORLET...
  • 2篇地理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沙地
  • 2篇湿润指数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前中期

机构

  • 2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0篇咸阳师范学院
  • 6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国际投资...
  • 1篇中佛罗里达大...
  • 1篇儋州市第一中...

作者

  • 10篇张莉
  • 9篇刘宇峰
  • 8篇原志华
  • 6篇史兴民
  • 6篇郭斌
  • 5篇吴林
  • 4篇孔伟
  • 3篇刘传飞
  • 3篇孙铂
  • 2篇阎东凯
  • 2篇杜娟
  • 2篇安玲
  • 2篇安彬
  • 2篇李会霞
  • 2篇李屹凯
  • 1篇任志远
  • 1篇李文正
  • 1篇杜忠潮
  • 1篇杨尚英
  • 1篇郭玲霞

传媒

  • 3篇中国历史地理...
  • 3篇Asian ...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西域研究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旱涝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基于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5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和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数,从多时间尺度对旱涝的演变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旱涝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3年,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明显的变旱趋势。②年代变化上,20世纪60-80年代整体偏涝,90年代整体偏旱,21世纪初进入全面干旱期;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冬四季均呈变旱趋势,且最显著的是春、夏、秋三季;年代际旱涝变化存在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发生在1992年。③空间变化上,在降水和温度双重因子的共同驱动下,年际旱涝指数表示的变旱区域涉及整个黄土高原,四季的旱涝变化具有一定区域差异,但以大范围的涝转旱为主;春季显著变旱决定着年际变旱的空间分布。④年代际极端洪涝总体为减少趋势,而极端干旱则为增加趋势;春、夏、秋三季极端旱涝发生频次较多且最多的是夏季,春、冬两季极端洪涝的发生频次多于极端干旱,而夏、秋两季极端干旱的发生频次多于极端洪涝;极端干旱与极端洪涝分别在1989年和1996年发生增多和减少突变;增温对极端干旱/极端洪涝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是促进和维持极端干旱、抑制和减少极端洪涝的重要因素。⑤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但干旱强度却呈减弱趋势;持续性洪涝事件总体为减少趋势,但洪涝强度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持续性干旱事件与洪涝事件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
刘宇峰原志华李文正孔伟张莉吴林
关键词:黄土高原
近50a来黄土高原地区暖冬现象的气候特征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黄土高原1965—2014年冬季气温观测数据,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中单站、区域暖冬等级标准,综合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突变分析与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黄土高原近50 a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单站暖冬、区域暖冬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黄土高原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升幅为0.07~0.695℃·(10a)^(-1),尤其近30 a升温显著,进入相对暖期,中部地区升温最显著,西部、南部地区升温较低;黄土高原单站暖冬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升幅为0.07~0.70℃·(10a)^(-1),中部大部分地区暖冬指数增幅最大,南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增幅最小;各站点暖冬频率在40%~63%,强暖冬频率在13%~53%,单站暖冬频率呈中、西部高,东南边缘地区低的特点;区域暖冬指数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为11.8%·(10a)^(-1),共发生17次区域暖冬,6次区域强暖冬,区域暖冬事件以9 a为第一主周期,4 a为第二主周期;单站暖冬、区域暖冬均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在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李会霞史兴民
关键词:气温黄土高原
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的感知与适应行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煤矿区的地质灾害较为常见,而且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的感知与适应行为直接与他们的生命财产相关,同时还关系到政策法规的制定。通过对煤矿区公众的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对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灾害原因感知是比较准确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公众选择采取无效的紧急适应行为,有近三分之一的公众没有考虑采用迁移的适应行为。公众对煤矿区地质灾害适应行为的背后涉及利益相关方的博弈。
史兴民
关键词:地质灾害感知
移民社会的物质交流与中心市场建立——以晚清民国时期奇台为中心被引量:2
2014年
清到民国时期,奇台是西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其形成原因除了与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等空间要素有关以外,还与天山北麓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要素密切相关。天山北麓移民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奇台商业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基础,移民社会单一的农业种植经济结构,使得与其他区域间贸易往来成为必须。奇台商业贸易通过与外蒙以及新疆境内游牧地区的物质交流,将本地区农产品交换为便于向内地输出的畜产品、皮毛和新疆土特产品等,然后凭借地处新疆与内地交通要冲的优势,输往内地以换取生活必需品。在这种多边贸易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交流体系,即以奇台为中心的市场体系。
阎东凯
关键词:移民社会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able Lan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outhern Loess Plateau
2015年
With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as the object of study,we select the nonbiological factors( physical factors),biologic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andscape of arable land to build indicator system. Using GIS,we perform the visualization expression and hierarchical storag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build 1 km × 1 km integrated vector and raster database of arable land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Using spatial regression analysis,we determin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able land landscap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able land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egions with high temperature,great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high altitude,high soil N content,small slope,GDP per unit area of land,low ≥1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and short distance away from the rivers and roads. The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able land landscap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in GUOLin PEI
关键词:ARABLELANDINTEGRATEDVECTORRASTERLAND
1993—2012年西安城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基于西安市及其郊区(县)7个气象观测站1993—2012年的气温资料,采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西安市过去20 a城市气温、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能源消费等几方面揭示其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密切联系;同时运用灰色理论分析了诸影响因素对热岛强度的相对贡献度,并对西安未来热岛强度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西安城区和郊区(县)气温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2000年以后发生增强突变;2城市化的发展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各要素相互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传递作用;各要素与热岛强度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人口因素与热岛强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热岛强度增强变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从强度、密度和规模效应上来看,人口密度效应大于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密度效应稍大于经济规模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大于能源规模效应;3各影响因素对热岛强度变化的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贡献程度最大的是常住人口数、常住人口密度和建成区面积,它们是影响热岛强度变化最为直接的因素;其余因素对热岛强度变化的贡献度相对较小,是间接的影响因素;4灰色建模显示,西安城市热岛强度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呈现增强趋势。
刘宇峰原志华孔伟孙铂安彬
关键词:热岛强度密度效应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及碳汇量时空动态研究——以奇台县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讨奇台县土地利用、碳汇量及碳汇价值动态特征,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0年—2007年土地利用矢量图,选择类型和景观水平景观指数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引入碳汇量与碳汇价值模型,对奇台县27年来碳汇量及碳汇价值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7年期间该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建设用地逐年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先增加后减少,水域和未利用地先减少后增加。该区生态系统的碳汇量和碳汇价值,分别由1980年的84 483 071 t和8 870 722.46万元上升为2007年的84 585 294t和8 881 455.87万元。说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使生态系统碳汇量和碳汇价值增加,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郭斌高佳张莉徐琴
关键词:土地利用
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气候变化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农业人口的影响非常显著,更好地理解农户对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对于制定合适的适应政策、提高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非常重要。利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农户适应行为有效性感知特征,并结合调查地2000—2014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中常用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指标,从客观层面验证适应行为的效果,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为3个模型辨识影响农户对适应行为有效性评价的显著因素。结果表明:(1)具有高适应效能感知的适应行为大部分被受访农户使用;2000—2014年研究区的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上升,说明适应行为有一定的实际效果;(2)影响农户对适应行为有效性评价的显著因素包括农户属性中的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种植规模、性别、看电视和赶集的频率,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中的本地自然灾害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作物播种时间、收获时间、作物产量变化和病虫害,2005—2015年的降水等。
孙立凡史兴民王露
关键词:气候变化黄土丘陵沟壑区
Dynamic Simulation of Land Use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被引量:1
2014年
To study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use and predict the future land use scenarios based on the current land use,this paper uses Cellular Automata- Markov( CA- Markov) model to simulate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 2030.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period 1980- 2005,grass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and woodland increased slightly; waters and unused land decreased,and arable land underwent dramatic changes. The simulation precision of CA- Markov model is 87. 28%,indicating that the use of it for simulation is reliable. The land use of the study area will be changed greatly in the future. This metho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gions to carry out land prediction,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optimization of land.
Bin GUO
关键词:LANDSCAPEPATTERNRSGISSOUTHERNREGION
天山北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和Hurst指数法,对天山北部植被覆盖状况的时空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部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度不高,山麓地带、河湖沿岸的绿洲农业区植被覆盖较好。研究时段内的植被覆盖有退化的趋势,且退化区域以绿洲边缘区及中低山区为主,主要农耕区在灌溉措施保障下,植被覆盖有改善的趋势。天山北部的植被覆盖变化具有持续性特点,持续增大区主要分布在绿洲农业区;持续减小区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区;沙漠戈壁区无显著变化特征。
杜娟
关键词:植被覆盖NDVI持续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