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086)
-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春丽吴小候李婷欧俐苹范砚茹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hPLCε通过YAP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丝氨酸/甘氨酸代谢和增殖
- 2019年
-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epsilon(phospholipase C epsilon,PLCε)对前列腺癌细胞丝氨酸/甘氨酸代谢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及质粒转染LNCAP、PC3细胞,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NCAP、PC3细胞中PLCε、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丝氨酸/甘氨酸生成酶[包括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1,PSAT1)、磷酸丝氨酸磷酸酶(phosphoserine phosphatase,PSPH)、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2,SHMT2)及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及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及增殖活性。结果:(1)感染LV-shPLCε可显著下调前列腺癌细胞LNCAP、PC3中的PLCε、YAP、PSAT1、PSPH、SHMT2及增殖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同时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活性;(2)在shPLCε组细胞中加入过表达YAP质粒后,能明显逆转YAP、PSAT1、PSPH、SHMT2及增殖相关基因的下调,但加入干扰YAP质粒后结果相反。结论:shPLCε可通过下调YAP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丝氨酸/甘氨酸生成,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 段李梅杨锦潇刘佳渝郑永波吴小候罗春丽
- 关键词:增殖
- PLCε通过PKCα/β/TBX3信号通路调控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的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PLCε基因调节人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PLCε基因mRNA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重组腺病毒Ad-sh PLCε。T24细胞感染Ad-sh PLCε腺病毒后,用Western blot检测PKCα/β及TBX3、E-cadherin的表达;用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T24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Ad-sh PLCε重组腺病毒感染膀胱癌细胞T24,对其PLCεmRNA表达抑制率为75.6%,对其PLCε蛋白表达抑制率为67.4%。Ad-sh PLCε感染组T24细胞迁移能力较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重组腺病毒Ad-sh PLCε感染组T24细胞穿膜细胞数较空载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d-sh PLCε重组腺病毒感染膀胱癌T24细胞后下游PKCα/β的活化受到抑制(P<0.05),同时,TBX3的表达减少,而E-cadherin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通过以重组腺病毒干扰抑制PLCε基因,能有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系中PLCε下游PKCα/β的活化情况及TBX3,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且对T24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欧俐苹杜红飞杨雪唐敏蔡晓钟罗春丽
- 关键词:膀胱癌迁移
- hepaCAM基因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013年
- 目的构建表达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以质粒pEGFP-N2-hepaCAM为模板,PCR扩增hepaCAM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hepaCAM经PmeⅠ线性化,转化至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感受态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hepaCAM经Pme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I-hepaCAM,经大量扩增后,检测病毒滴度。RT-qPCR及Westernblot检测感染的BIU-87细胞内hepaCAM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hepaCAM构建正确,重组腺病毒AdI-hepaCAM滴度可达1.6×1012pfu/ml,与空载体腺病毒组比较,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IU-87细胞中hepaCAM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携带hepaCAM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I-hepaCAM,为研究hepaCAM基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调控提供依据。
- 陶佳王秋菊范砚茹杜红飞宋学东罗春丽吴小侯
- 关键词:黏附分子腺病毒膀胱癌
- HepaCAM联合吡柔比星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 CAM)联合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影响。方法:将BIU-87细胞分为空白处理组、hepa CAM过表达腺病毒(adenovirus-GFP-hepa CAM,Ad-GFPhepa CAM)处理组、THP处理组、Ad-GFP-hepa CAM联合THP处理组。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D1,CDK2的m RNA表达。将空白、空载腺病毒(adenovirus-GFP,Ad-GFP)、hepa CMA过表达腺病毒(Ad-GFP-hepa CAM)处理的BIU-87细胞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并记录瘤体体积,4周后处死裸鼠。切取各组瘤体组织,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hepa CAM蛋白的表达。结果:Ad-GFP-hepa CAM联合THP处理组,与THP处理组比较,BIU-87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F=2.702,P=0.00);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期(F=10.989,P=0.000);cyclin D1、CDK2的m RNA表达明显下调(F=5.4299,P=0.000)。Ad-GFPhepa CAM处理组的BIU-87细胞成瘤体积明显低于空白处理组(F=12.587,P=0.000)。结论:hepa CAM基因能够增强吡柔比星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吕长坤万雪莲马菲菲杜红飞杨雪罗春丽
- 关键词:HEPA吡柔比星膀胱癌CYCLINCDK2
- 5-氮杂胞嘧啶核苷联合hepaCAM腺病毒通过抑制p-AKT诱导膀胱癌细胞T24凋亡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5-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azac)联合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腺病毒对膀胱癌细胞T24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探讨。方法:7种不同因素分别处理培养的膀胱癌细胞T24,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RT-PCR检测hepaCAM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epaCAM、p-AKT、total-AKT、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显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细胞凋亡率为(45.21±0.06)%,明显高于hepaCAM腺病毒组(15.60±0.02)%和azac组(26.3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8);FCM显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6.05±0.06)%,明显高于hepaCAM腺病毒组(3.90±0.02)%和azac组(9.6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43);RT-PCR显示,与单独hepaCAM腺病毒组和azac组相比,azac与hepaCAM腺病毒联用可以上调hepaCAM mRNA的表达(P=0.004,P=0.000),下调bcl-2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0);Western blot显示,与单独hepaCAM腺病毒组和azac组相比,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组可上调hepaCAM蛋白的表达(P=0.003,P=0.003),同时下调p-AKT(P=0.001,P=0.005)和bcl-2(P=0.000,P=0.00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zac联合hepaCAM腺病毒可能通过抑制p-AKT的磷酸化水平加速诱导T24细胞凋亡,可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晓荣杨雪王胤吴小候唐敏罗春丽
-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T24P-AKT细胞凋亡
- 5-氮-2'-脱氧胞苷逆转膀胱癌细胞hepaCAM基因的表达及对其生长的抑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逆转hepaCAM表达及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hepaCAM mRNA的表达。结果在T24细胞中,3.0和10.0μmol/L5-aza-CdR药物浓度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3和1.0μmol/L 5-aza-CdR(P<0.05),在BIU-87细胞中,5.0μmol/L5-aza-CdR药物浓度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1和0.5μmol/L(P<0.05),并且药物处理细胞72 h的抑制率明显高于24和48 h(P<0.05);5-aza-CdR处理细胞后,T24和BIU-87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并可逆转hepaCAMmRNA表达。结论 5-aza-CdR可使hepaCAM基因重新表达,并通过诱导凋亡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 刘琪潘翠翠徐新张彦懿吴小候罗春丽
- 关键词:5-AZA-CDR膀胱癌
- Sh-PLCε提高IL-2治疗肾癌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该实验旨在探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ε(phospholipase Cε,PLCε)是否在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治疗肾癌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采用sh-PLCε慢病毒转染肾癌细胞株786-o。MTT法检测IL-2处理肾癌细胞最适浓度,使用最适浓度IL-2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API染色观察细胞中凋亡小体。q-PCR、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以及Fas下游相关分子在基因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将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敲低PLCε后,Fas/FasL表达降低,而IL-2处理后,会逆转这种效果。检测Fas下游相关通路后发现,IL-2处理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后,Fas下游凋亡抑制信号通路FADD/cFlip/Traf2启动,IL-2处理sh-PLCε组后,Fas下游凋亡信号通路FADD/Caspase8/Caspase3启动。共培养实验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L-2处理与sh-PLCε联用组细胞凋亡比例最高。该实验证明,sh-PLCε可以通过启动Fas下游凋亡信号通路,抑制凋亡抑制信号通路来提高IL-2治疗肾癌的疗效。
- 杨锦潇段李梅范佳鑫李婷范砚茹袁鸿玲吴小侯罗春丽
- 关键词:肾癌FAS/FASLIL-2免疫逃逸
- c-Myc小分子抑制剂10058-F4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c-Myc小分子抑制剂10058-F4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检测10058-F4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检测10058-F4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测10058-F4对c-Myc及其靶基因p21、p27和Bcl-2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10058-F4可抑制786-0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且可诱导细胞凋亡,能明显分别下调和上调c-Myc及其靶基因p21、p27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c-Myc小分子抑制剂10058-F4能抑制肾癌78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 张巧琳徐新刘琪罗春丽
- 关键词:C-MYC肾癌增殖凋亡
- shPLCε通过PPARβ/twist1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EMT过程被引量:2
- 2018年
- 该研究旨在探讨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 epsilon(phospholipase C epsilon,PLCε)对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用LV-sh PLCε感染前列腺癌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Cε、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β,PPARβ)、twist1和EMT相关分子m RNA和蛋白质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感染LV-sh PLCε可显著下调PLCε、PPARβ和twist1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同时降低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DU145的迁移能力以及EMT过程。而在sh PLCε组细胞中加入PPARβ的激动剂能一定程度逆转PPARβ和twist1的下调,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和EMT过程;而PPARβ的抑制剂产生相反作用。该研究说明,PLCε可通过PPARβ/twist1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EMT过程。
- 范佳鑫李罗牛凌芳范砚茹高英英吴小候罗春丽
- 关键词:前列腺癌EPSILONTWIST1EMT
- shPLCε通过下调CDC25A抑制T24细胞的瓦伯格效应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shPLCε对膀胱癌T24细胞瓦伯格效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慢病毒感染T24细胞,葡萄糖测定试剂盒和乳酸测试盒分别检测细胞葡萄糖利用和乳酸生成情况;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LCε、CDC25A及瓦伯格效应相关分子的表达。(2)转染sh CDC25A质粒,q-PCR、Western blot检测CDC25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瓦伯格效应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慢病毒干扰PLCε后,T24细胞利用葡萄糖和生成乳酸的能力降低,同时下调CDC25A、PKM2、GLUT1、LDHA的表达。(2)干扰CDC25A的表达后可抑制PKM2、GLUT1、LDHA的表达。结论:shPLCε通过下调关键分子CDC25A的表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瓦伯格效应,从而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郝燕妮李婷范佳鑫李罗牛凌芳欧俐苹吴小候罗春丽
- 关键词:CDC25A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