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4433110001) 作品数:11 被引量:53 H指数:5 相关作者: 谢民强 刘涛 马栋 江珊珊 张涛 更多>>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叶酸修饰的载质粒磁性纳米复合物靶向鼻咽癌的基因转染作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偶联叶酸(FA)的载质粒PEG-PEI(-FA)-Alg-氧化铁磁性纳米复合物对叶酸受体(FR)阳性鼻咽癌(NPC)细胞的分子靶向能力及基因转染效率。方法体外实验采用铁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FR阳性NPC细胞HNE-1及FR阴性NPC细胞CNE-2吞噬磁性纳米复合物的情况,并通过观察两种细胞内质粒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该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基因转染效率;体内实验采用MRI、铁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尾静脉注射磁性纳米复合物后,同时荷HNE-1及CNE-2两种瘤的同一裸鼠种植瘤细胞吞噬磁性纳米复合物的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HNE-1细胞能有效摄取磁性纳米复合物,细胞内见较强GFP表达,基因转染效率为4O.0%±3.0%。而CNE-2细胞不能有效摄取磁性纳米复合物,细胞内仅见很少量的GFP表达,基因转染效率为4.5%±1.5%。体内实验显示,HNE-1种植瘤细胞能有效的吞噬磁性纳米复合物,而CNE-2种植瘤内吞噬的磁性纳米复合物很少。结论偶联FA的载质粒PEG—PEI(-FA)-Alg-氧化铁磁性纳米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分子靶向性及较高的基因转染效率。 刘涛 马栋 柯波 谢民强关键词:鼻咽肿瘤 纳米复合物 叶酸受体 分子靶向 基因转染 Single-hole silica hollow microspheres prepared via a Pickering emulsion route Silica hollow microspheres with a single hole in the shell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Pickering emulsion route.Th... Ming Zeng; Jingjing Liu; Kaiqiang Zheng; Xinhua He; Minqiang Xie; Xiaoyi Fu;关键词:SINGLE-HOLE HOLLOW MICROSPHERES PICKERING EMULSION 文献传递 共载TFPI-2及顺铂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鼻咽癌的治疗 2015年 构建共载组织途径抑制因子-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及顺铂(cisplatin,CDDP)的磁性纳米(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复合物(MNP-CDDP/TFPI-2),研究该复合物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综合抑制效应。将前期制备的载CDDP磁性纳米颗粒(MNP-CDDP)和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烯亚胺(MPEG-PEI)TFPI-2静电吸附,制备MNP-CDDP/TFPI-2,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观察复合物的结构、粒径大小及电位,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A)法检测复合物中CDDP含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转染效率,分析磁性纳米复合物转染TFPI-2的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NE-2细胞转染TFPI-2质粒后TFPI-2 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MNPCDDP/TFPI-2对CNE-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纳米复合物成功合成,平均水动力学粒径151.2 nm,Zeta电位+14.5 m V,复合物中CDDP含量平均为120μg/m L,包封率33.3%。复合物所载TFPI-2质粒转染率22.7%±2.5%。CNE-2转染TFPI-2质粒后,胞内TFPI-2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NP-CDDP/TFPI-2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分别为34.8%和42.3%,明显高于MNP-CDDP组(27.1%、38.0%)和(MPEG-PEI)TFPI-2组(18.9%、16.2%)(P<0.05)。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纳米复合药物组穿膜细胞数为28±3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MNP-CDDP/TFPI-2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结果表明,本研究已成功构建携带TFPI-2表达基因及CDDP的MNP-CDDP/TFPI-2;体外实验显示,MNP-CDDP/TFPI-2对NPC细胞具有良好的综合抑制效应。 刘芳 刘涛 谢民强 张涛 陈帅君 江珊珊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TFPI-2 顺铂 鼻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在中国喉癌中的感染率及其与喉癌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分析中国喉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以及HPV感染与喉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采用R3.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喉癌患者中HPV的感染率,并按研究年份以及标本保存方法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筛选病例-对照研究,完成HPV感染与喉癌发病风险的荟萃分析.结果 喉癌患者中HPV总感染率为32%(95%CI:22% ~44%),HPV-16/18感染率为30%(95% CI:24%~37%),HPV-6/11感染率为12% (95% CI:9% ~ 17%);1992-2000年和2001-2012年发表的文献中喉癌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4%(95%CI:15% ~35%)和32%(95%CI:24% ~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新鲜冻存标本和石蜡保存标本中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8%(95% CI:18% ~ 42%)和31%(95% CI:24% ~ 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两组患者HPV总感染率的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OR(odds ratio,优势比)=15.87 (95% CI:9.25~2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16/18感染的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OR =8.07 (95% CI:5.67~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喉癌患者中HPV感染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有随时间增高的趋势.HPV感染可能增加了中国人喉癌发生的危险性. 张春林 邓泽义 陈月红 谢民强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喉肿瘤 中国人 META分析 叶酸修饰的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肿瘤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据相关统计显示,近二十年来美国肿瘤的总死亡率已经逐渐下降,但2011年仍高达23%。由此可见,肿瘤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然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肿瘤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热疗等,其中靶向治疗是当前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 刘日钊 谢民强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 叶酸缺乏 肿瘤特异性 纳米材料 双特异性抗体 细胞毒作用 叶酸受体介导的载顺铂磁性纳米pH敏感药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制备具有叶酸受体靶向、磁靶向及pH敏感释放的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FA-PEG-NH-N=MNPs-CDDP),为进一步研发智能靶向头颈部肿瘤药物载体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醛基化海藻酸钠改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MNPs),海藻酸钠表面的羧基通过配位络合作用与顺铂连接,制备的偶联叶酸的双肼基PEG,其肼基端与海藻酸钠的醛基通过腙键连接包裹载药纳米粒,经纯化获得叶酸修饰的载顺铂磁性纳米pH敏感靶向抗癌药物(FA-PEG-NH-N=MNPs-CDDP),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激光动态粒径仪等对其理化性状等进行表征,同时采用细胞铁染色、透射电镜和体外实验来评估其细胞靶向性和pH敏感释药特征。【结果】该纳米药物顺铂含量为0.773 mg/mL,铁含量约为1.908 mg/mL;透射电镜下磁核平均粒径约为(10.2±1.5)nm,激光粒度仪测得平均水动力学直径(176.6±1.1)nm,zeta电位为(-20.91±1.76)mV,最大饱和磁化强度为(16.3±0.2)emu/g,能被叶酸受体阳性细胞摄取,并能在低pH值下释放药物。【结论】该磁性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叶酸受体靶向性和pH敏感释药功能,为肿瘤的药物靶向转运奠定了基础。 陈帅君 张宏征 万良财 江珊珊 许熠铭 刘芳 张涛 马栋 谢民强关键词:叶酸 磁性纳米粒子 顺铂 叶酸受体靶向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制一种叶酸受体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初步验证其靶向性。【方法】以巯基丁二酸(MS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X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分别对其紫外吸收情况、光致发光性质、晶体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连接了叶酸的氨基聚乙二醇与CdTe/CdS量子点偶联,制备叶酸受体靶向的(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通过凝胶电泳和光谱分析鉴定偶联效果。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已知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阳性的鼻咽癌细胞株HNE-1和人喉癌细胞株Hep-2及叶酸受体阴性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FA-PEG-CdTe/CdS量子点探针的摄取情况。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细胞被标记的情况去检验荧光探针的靶向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巯基丁二酸为稳定剂,当pH=10,物质的量比为n(Te2-):n(Cd2+):n(MSA)=1:10:10.5的条件下,随加热回流反应时间的延长,CdTe量子点的粒径不断增长,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不断红移。在反应10 min时获得了量子产率高达72.5%的CdTe量子点;X射线粉末衍射图显示出对应立方晶型CdTe的三个晶面(111),(220),(311),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近似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 nm(反应10 min)。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光谱分析证实CdTe/CdS量子点与PEG-FA成功偶联,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出叶酸受体阳性的HNE-1、Hep-2被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特异性标记。【结论】CdTe量子点可作为新型的荧光标记材料,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与叶酸偶联后稳定性较好,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在高表达叶酸受体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江珊珊 谢民强 符小艺关键词:分子靶向 叶酸 CDTE CDS 荧光探针 喉癌 FA-MNP-MMP-9-ASODN纳米复合物对鼻咽癌的体外抑制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FA-MNP-MMP-9-ASODN纳米复合物对鼻咽癌HNE-1细胞的体外抑制效应。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MTT方法、流式细胞技术及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转染FA-MNP-MMP-9-ASODN 48h后HNE-1细胞MMP-9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能力、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FA-MNP-MMP-9-ASODN组HNE-1细胞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FA-MNP-MMP-9-NSODN无义序列组明显降低。同时FA-MNP-MMP-9-ASODN组HNE-1细胞生长抑制率约为35.66%,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明显降低。且HNE-1细胞周期也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约为12.60%,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侵袭实验显示FA-MNP-MMP-9-ASODN组穿膜细胞数约为21.00个,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结论:FA-MNP-MMP-9-ASODN纳米复合物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可降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凋亡,体外抑制效果良好。 刘涛 谢民强 许熠铭 张宏征 张涛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反义寡核苷酸 纳米复合物 中国口腔癌中高危型HPV感染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病有关。迄今为止,中国人群中仍缺少大样本量的研究分析中国口腔癌中的HPV感染率及口腔感染HPV的致癌风险。本研究对中国口腔癌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以及感染高危型HPV的口腔癌致癌风险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CNKI、VIP、CBM和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10—24。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口腔癌患者中HPV(未分型)、HPV-16、HPV-18和HPV-6/18重叠感染率,并根据检测方法、标本类型和研究时间进行HPV-16感染率的亚组分析。纳入病例一对照研究,进行高危型HPV-16、HPV-18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的荟萃分析。结果共44篇文献纳入中国口腔癌中HPV感染率的荟萃分析,中国口腔癌中HPV的总感染率、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HPV-16/18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52%(95%CI:41%~63%)、42%(95%CI:33%~51%)、22%(95%CI:13%~30%)和11%(95%CI:7%~16%);口腔鳞癌中HPV-16感染率为42%(95%CI:32%~52%)。亚组比较显示,200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中HPV感染率更高,P=0.020;PCR和非PCR检测方法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新鲜冷冻组织组和石蜡保存标本相比,虽然HPV感染率较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共15篇文献纳入口腔癌HPV-16感染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0R为5.95(95%CI:3.97~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5篇文献纳入口腔癌中HPV-18感染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OR=1.55(95%CI:0.77~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结论中国口腔癌患者中HPV感染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感染以HPV-16为主,并且有随时间增高的趋势。感染HPV-16明显增加了中国口腔癌发生的� 张春林 陈月红 邓泽义 李春雷 李柳金 谢民强 刘兆辉关键词:口腔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喉鳞癌组织中SMG-1、ATM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检测SMG-1、ATM和P5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09年8月31日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手术的喉鳞癌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喉鳞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MG-1、ATM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的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MG-1、ATM和P53在喉鳞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5%(23/63)、41.3%(26/63)、和57.1%(36/63),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分别为73.3%、83.3%、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G-1表达与T分期和原发部位呈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N分期、病理分级无关(P〉0.05)。ATM和P53表达均与患者年龄、T分期、N分期、原发部位、病理分级无关(P〉0.05)。SMG-1阴性表达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G-1和P53的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76,P〈0.01)。结论 SMG-1、ATM和P53与喉癌的发生关系密切,SMG-1表达是反映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其可能通过调控P53表达,共同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周学军 王晓凤 冯勇军 谢民强关键词:P53